摘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以企業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觀原因仍存在不少桎梏。而中美貿易摩擦的出現,使我國企業文化再塑造迫在眉睫。本文以我國企業文化目前發展困境為突破口,提出以文化自信、以人為本、包容開放、不斷創新的階梯式舉措,以達到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深度有機的結合,進一步推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增強我國企業在當今形勢下的抗衡能力。
關鍵詞:企業文化;再塑造;中美貿易摩擦;可持續性發展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以企業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正愈發占據著比硬實力更重要的地位,考慮到企業文化建設與經濟效益之間的正相關關系,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文化建設放入戰略之中,發展迅速,收獲良多。但自2018年美國對中國征收500億美元關稅以來,雙方貿易關系摩擦愈烈,盡管中美雙方進行了多輪經貿高級別磋商,表面似乎有所緩和與改善,但就該問題涉及利益的性質,并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根本地、徹底地解決,這將仍是一場持久、艱巨、復雜的戰役。美國單邊主義與霸權主義的回流,使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舉步維艱,擺在面前的困境不僅僅是簡單的資本博弈,更是隱藏在其背后的企業文化與企業價值觀的深層沖突。在這個環境下,我國企業如何審時度勢,充分保持原有優勢并創新融合,形成獨有的中國式特色化企業文化成為重中之重。
一、企業文化含義與我國的發展
(一)企業文化的含義
企業文化,即組織所踐行的價值取向、信念信仰而形成的特有文化形象。學術界關于企業文化的概念說法不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第一種為總和論,即物質和精神雙重方面構成企業文化;第二種為同心圓論,將企業文化形象化地劃分為以精神文化為核心,制度文化為中心,物質文化為外顯的同心圓形態;第三種為五因素論,即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式人物、企業儀式、文化網絡五者有機一體。但歸根到底,無論從狹義或是廣義來討論,企業文化都注重了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都肯定了其對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管理的重要影響。
(二)我國企業文化的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間的市場競爭也愈發焦灼,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以企業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正愈發掌握著企業發展的命脈。近年來,我國企業也愈發認識到了企業文化建設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密切關系,不斷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建設與塑造,以進一步推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與全面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雖然我國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發展迅速,但是由于客觀原因與主觀原因雙重打擊下,企業仍存在文化發展桎梏,主要表現為建設空乏無效,并未服務于企業品牌與企業價值,進而造成限制企業長久發展與失去抗衡能力的慘重下場。究其原因在于企業并未認識到企業文化是理論科學性與應用實踐性的有機整體,企業對于文化建設還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如統一口號、統一制服、無效團建等,絲毫未意識到企業文化并非一蹴而就,首先需要就企業本身發展戰略進行統一規劃,并不斷實踐修改,意識到企業文化的實踐性、發展性、成果性。
二、當前我國企業文化再塑造的必要性
(一)中美貿易摩擦的殘酷現狀
2018年以來,由于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嚴重威脅到美國的直接利益和長久發展,中美雙方的貿易關系逐漸由合作互補轉變為競爭壓制,美方以中國不遵守WTO承諾和不正當獲取美國技術為由,企圖通過減稅加息、加征關稅等一系列政治措施對我國經濟尤其是出口經濟進管制,美國妄想不斷拉大雙方高新科技技術差距,對中國經濟進行全方面的遏制甚至封鎖。有筆者預計,中美貿易摩擦使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至少下行0.6%-1%,而市場活動主體——企業將遭受直接打擊。
中美雙方經濟利益爭奪導致中美貿易摩擦不斷惡化升級,盡管中美雙方磋商協調使中美貿易摩擦表面上有所緩和,但其本質上是一場持久戰,該難題的復雜性、長期性難以短時間內攻破。
(二)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無論人力資源管理還是企業管理,企業文化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對于人力發展而言,良好優質的企業文化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發展潛力,同時協調和諧員工關系,從而成為推動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內部助推器。對于企業發展而言,無數的實踐已經證明了企業業績利潤與企業文化密不可分,只有將企業文化品牌化、價值化,根植于企業的命脈,將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深度有機結合,才能從根本上達到其最終追求——利益最大化。
值得關注的是,企業此次面臨的不僅僅是局限于產品本身的資本沖突,更是以企業文化為核心的價值沖突,企業需制定長久戰略,以創新為突破口的企業文化去捍衛公平和發展。
三、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文化再塑造的措施
(一)堅定文化自信,牢記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企業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只有始終保持著建設祖國、貢獻社會的歷史使命,才能在國家的支持與人民的擁戴中,體現自身價值,緊握時代脈搏。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經歷國內改革、國外摩擦,但一直砥礪前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時刻將自身發展與時代命運緊密聯系,在中美貿易摩擦下,更應堅定文化自信,牢記初心使命,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二)注重以人為本,實現戰略管理
企業管理本質上是人的管理,企業文化也不是符號化、概念化,而是理性認識基礎上的多次實踐,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以人為本,將這第一資源發揮到極致。只有發展員工,才能發展企業,真正關心員工、激勵員工,企業在培養企業文化時應拒絕空喊口號,拒絕生硬宣傳,做到注重員工多層次需求,實現多方面發展,從而引導員工認同企業文化、實踐企業文化、發展企業文化。
(三)堅持包容開放,實現有效融合
盡管當今國際上保護主義盛行,但經濟全球化時必然趨勢,我國不可能閉門造車,而應緊握時代脈搏,大力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正確發展戰略,積極探索與他國的共同發展戰略。考慮到風俗文化、價值觀念的客觀差異,企業文化是否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很大程度決定了企業的潛在發展能力。企業需要在充分知曉企業員工文化差異性的基礎上,開展多層次、多項式的跨文化交流,從而緩沖內部文化沖突,創造高效和諧的內部環境。與此同時,企業海外經營還應加大對本土員工的信任度和激勵性,積極儲備跨文化人才,從而減少企業決策的失誤。
(四)持續創新發展,提高產品質量
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以創新為基點的企業文化不僅可以使該企業的管理模式與發展能力得到優化升級,更能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提高創新能力,贏得內外市場,成為這場國際經濟競爭的優勝者。企業應以提高產品質量為導向,通過鼓勵思維創新,實現制度創新,注重多元化發展,做到與時俱進,長久穩定。同時企業也應充分利用不同地域人才所帶來的獨特思維,拒絕故步自封,從另一個角度創新企業經營模式與人力資源管理。
結束語
從1949的篳路藍縷到如今的經濟強國,是我國各種類型企業的拼搏努力與無私貢獻。在這個機遇與競爭并存的全新時代,廣大企業更應該在認識到中美貿易摩擦背后實質的基礎上,堅定文化自信,牢記初心使命;注重以人為本,實現戰略管理;堅持包容開放,實現有效融合;持續創新發展,提高產品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忠禹.把握新時代文化脈搏 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J].企業管理,2019(09):6-7+13.
[2]王樹斌.新時期我國企業文化建設創新分析[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8(05):15.
[3]余永定.中美貿易戰的深層根源及未來走向[J].財經問題研究,2019(08):3-12.
[4]郝大江,王培.“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企業跨文化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9(02):48-49.
作者簡介:
許靖雪,女,江蘇鎮江人,河海大學江寧校區,研究方向: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