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煥
摘 要:電教媒體技術作為現代化教學的重要工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拓展和延伸學生的認知和探究學習的空間。本文主要探討電教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電教媒體;運用
當前,電教媒體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它能實現課堂教學資源共享以及為教學注入活力的目標,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用電教媒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電教媒體運用的優勢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多媒體可以通過色彩、動畫等元素賦予教學形象性和生動性,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如《北京的春節》一文,是一篇反映老北京春節民風民俗、展現中國節日習俗溫馨美好的課文。小學生對自己家鄉的春節比較熟悉,但對于北京的春節是陌生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電教媒體剪輯相關視頻資料,將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結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傳統學習忽視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存在,而自主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現代學習方式。一方面,電教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積極、自主地參與各種類型的學習活動而習得知識。另一方面,電教媒體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大量的、有效的資源信息,學生可以自由探索、自主學習,能有效培養學生探索學習和自主發現的意識及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電教媒體的運用策略
(一)創設情境
小學生在年齡以及心理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下,往往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知識往往需要有濃厚的興趣作為支撐。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可利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果。如,學習有關季節的文章時,教師可根據所學內容,展示季節景觀和變化,讓學生感受到季節的變化并不只是溫度上的變化,還關系到人們的勞作、動物們的生存習性等,利用這種直觀而形象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所學文章產生好奇心,使其能夠在教學中理解更多的內容,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激發思維
課程改革的深化,使教育活動越來越重視學生自身的個性成長,并提倡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受到講解條件的限制,單純地口述,限制了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而且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對于教師存在盲目的信任和崇拜,對于學習中存在的困惑,不敢及時提出,長此以往,會對學生個性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應用電教媒體,能夠有效改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緊張心理,使教學氛圍變得輕松,實現交流平臺的有效搭建,有效提升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如,在對有關雨的內容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雨聲進行描寫,在日常生活中,雨是每個學生都經歷過的,但很少會有學生對雨的聲音進行關注,所以在具體描寫的過程中,很難對雨進行細致的描寫。這時,教師可通過電教媒體播放下雨的畫面,讓學生觀看和聆聽,并從中感受到小雨沙沙、大雨嘩嘩的聲音,并在寫作中進行具體描繪,不僅能有效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還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優化材料
大量閱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通過電教媒體,能夠使學生的閱讀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可以通過電子圖書對相關閱讀內容加以獲取,教師也可以借助電教媒體展示教學背景,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這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例如,在對人物類文章進行學習時,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教師可以確定哪些內容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可以針對這些內容設置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對所寫人物的背景介紹進行收集,并找出相關事跡的圖片或視頻解說。通過資料收集和相互之間的交流,學生能夠充分了解人物及其事跡,把握文章中心,并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學習人物精神和品格的同時,掌握人物寫作方法,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電教媒體的有效應用,能夠使小學語文教學更具靈活性和生動性,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參與度,對該學科教學水平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研究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有效提升自身的應用水平,使電教媒體能夠在語文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以此來獲得更高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姜艷.淺談電教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婦女(下旬),2014(03):71.
[2]李娟.合理利用電教媒體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235.
[3]林木田.如何利用電教媒體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