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敏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提高個人學習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關鍵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雖然教師所應用的教材內容較為豐富,并且題材多樣,但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存在,很多教師仍舊會限制學生的思考,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阻礙了學生語言積累意識的形成。基于此,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積累;教學對策;教學分析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大眾獲取知識以及信息的途徑開始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在這一背景下,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升。小學階段是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同時也應該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逐步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語言積累意識
綜合來說,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對于學習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且很多小學生也沒有意識到語言積累的重要性。在開展語文學習活動的時候,很多學生會將側重點放在“我要學什么”,而不是“我應該怎么去學習”。并且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存在,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會對學生形成全面的管理以及教育。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下,學生會對教師形成過高的依賴,并且自身的思維會受到一定的禁錮。在學習時,他們會習慣性地去做一些書面性的學習工作,而不會站在主體意識上對語言進行積累。因此教師應進行適當的調整,指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語言積累工作中,形成穩定的自主意識。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完成閱讀教學活動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在文章中找出5個關鍵的詞語,然后以詞語為基礎進行造句訓練。在這樣的一個小活動內,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比如先閱讀,然后積累文中的素材,最后對素材進行應用。在多次的訓練之后,學生就能夠形成一定的語言積累反應。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豐富有趣的實踐性語言活動。綜合來說,語言積累并不是一個死板的教學任務,其具有較高的動態性以及實踐性[1]。在積累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使之能夠意識到語言對自己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加強自己的語言積累意識以及能力。例如,在教學之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成語接龍的小游戲,也可以組織學生分成小組,開展你畫我猜的小游戲,借此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語言的內涵,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語言積累素材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各項能力均處于發展初期。當其在與語言進行接觸的時候,很難辨別語言資源的價值,并且自身的篩選能力也相對較差,從而導致自身會形成較大的學習障礙。在這一情況下,教師就應該起到合理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進行篩選,為學生提供有效的素材,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時,就可以提前對活動的主題進行確定,然后為學生合理地進行材料篩選以及材料整合,使學生能夠直接參與到語言積累活動中。例如,針對“童年”這一主題,在進行文章篩選時,教師就可以先選擇一些教材內所包含的同主題文本,比如古詩《牧童》、課文《冬陽、童年、駱駝隊》等。然后,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教材外的素材,比如《童年》《我從未見過麻雀》等。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地加深對閱讀主題的理解深度,也能夠拓展自身的語言積累范圍,使之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對教師形成效仿,有效加強自身的語言素材篩選能力以及語言積累能力。
三、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語言積累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若想要有效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不僅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輔助,同時也應該引導學生學習一些相關的自主學習技巧,以此促使學生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逐步完善自身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寫字訓練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融合一些趣味性的學習活動。比如漢字聽寫競賽、改正錯別字競賽以及動畫識字等,以此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拓展學生的識字范圍。并且,當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地對自己在游戲中所了解的生字詞進行積累記錄,以此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再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默讀、泛讀以及精讀等不同的技巧,在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
綜上所述,語言積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務。并且,在小學階段,由于年齡以及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很難通過個人的努力加強自己的語言積累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適當的引導性工作,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語言積累意識,為學生提供合適的素材,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通過多樣性的活動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形成。
參考文獻:
[1]王恒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10):138-139.
[2]何倩.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J].才智,2019(20):8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