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云霞
摘 要: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的理論課程,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要求教育一定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構建教師作為主要引導,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由于小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教師需要將古板的知識融入貼近學生生活的場景中,將教學內容簡單化,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生活知識;教學質量
小學生對于外界事物的框架認知,正處于逐步搭建的階段,數學知識點則要求學生具有思維邏輯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因此這些抽象的內容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相對復雜的。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知識,拉近學生與課本知識的距離,降低學生對于數學的抵觸情緒,逐步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將生活化情境融入教學環節,融合數學課堂知識點
現如今的教學課堂,已經逐步從教師的單一講解轉變為多元化的教學課堂,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銜接,視頻、圖文的加入,讓數學理論知識有了更為直觀的展示,一些生活化的小劇場或者是小實驗等等,對于學生而言更具吸引力。這樣新形式的教學課堂,學生的參與力度會得到較大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合理、科學地利用這些生活化的教學場景,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化場景更好地融合,為學生搭建拓展數學思維的平臺,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逐步培養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正處于對外界事物充滿求知欲的年齡階段,導致他們很難長時間地將精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因此教師應該順應學生的天性,將教學內容的設計環節,變得更加緊湊,通過生活化的情境作為橋梁,拉近學生與課本、課堂之間的距離。比如教師在講解“口算乘法”這一章節的時候,可以創建“今天我是掌柜”的活動場景,讓學生試想:假如我們現在正處在水果市場,是一名水果店鋪的老板,那么客人買水果,我們一起來算賬好嗎?教師可以率先設定常見的水果價格,通過多媒體進行圖片和文案的展示,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老板,您好,我想買四斤蘋果,請問我需要給您多少錢?”假設蘋果每斤的價格是7元,學生很自然地便會回答28元。在學生融入角色之后,教師可以對教學難度進行升級,提問學生假設一斤西瓜的價格是3元,現在我需要買5斤西瓜,但是我有21元錢,請問我還能剩余多少錢?通過這樣貼合生活的情境,作為教學內容的橋梁,幫助學生擺脫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逐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二、課堂教學用語生活化,化抽象為具體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較于中高年級的學生而言,會相對較弱。數學課程教學當中一些專業的術語,教師使用起來順口順手,但是學生聽起來卻是“云里霧里”,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的邏輯,盡量做到學生感覺通俗易懂,用一些有趣的話語來闡述教學內容、剖析課本知識點。古板的平鋪直敘,枯燥的講解式授課,很容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走神或者是犯困的現象,致使整個課堂缺乏生命力和活力,教學氛圍也變得沉默和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調動,教學效果也很難達到較好的狀態。比如教師在講解“正方形、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如果一味地講解,正方形是一種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邊長乘以變長,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以寬,學生的感受就會是抽象的,甚至會感覺課堂內容是無聊的、沒有吸引力的。基于此教師可以轉變教學的傳導的形式,通過生動的短口令形式來為學生講解“長方形、正方形,兩個圖形一家親;長方形是哥哥,正方形是弟弟,哥哥等于長乘寬,弟弟等于邊成邊,悄悄問你學會沒,面積計算很簡單”。事實證明,這樣簡短的口令,學生很容易朗朗上口地傳誦,也會對圖形的面積計算,有著更為具體的理解。將抽象的知識點變化為具體的語言,用兒童容易接受的形式產生溝通互動,自然而然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將數學知識點結合游戲,提升課堂趣味性
小學生正處于青春爛漫、活潑可愛的年齡階段,好動、貪玩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性之一,在數學教學環節中,教師完全可以采用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形式,增強整個教學內容的有趣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的氛圍之中。在講解“簡單的數據統計”一章節的時候,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進行缺乏場景的數據統計,對于學生來講整個流程就是枯燥、無趣的,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游戲化的教學場景,引導學生通過游戲過程,理解教學內容,明白數學學習就是解決生活問題的真諦。比如教師可以創建“今天我是員工”的活動,在開始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作為小組長,領取教師頒發的任務。比如讓小組長統計組員們最愛吃的水果,然后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時間準備好,第二天上課時帶到課堂,給學生鋪墊一個謎底。在開課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任務,并且告訴學生完成任務的同學,會收到一份驚喜的獎勵哦。緊接著開始講解課程知識內容,“昨天小組長統計了每個小組的同學喜歡的水果,今天我們一起來統計一下,每個水果的數量好嗎?首先我們從蘋果開始,昨天選擇蘋果的同學請舉手,通過計數得知:蘋果的數量是8個、香蕉的數量是7個、梨子的數量是5個。大家想想如果是用圖形能夠展示每個水果的數量,那么我們看起來是不是會更方便呢,通過這樣帶有互動性的內容,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消除學生內心對于數學知識的陌生感,進而激發對于數學學習的樂趣。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涉足系統知識學習的初級階段,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教學科目,對于學生的未來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所肩負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需要挖掘更多的教學形式,不斷地改革創新,才能更好地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明英國.試論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巧用生活知識提高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6(9):218.
[2]王坤明.巧用生活知識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關愛明天,2016(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