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綜合文化素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傳統語文教學方式相對落后單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語文教育功能難以充分發揮。基于此,立足新課改要求,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中融入信息技術,以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信息技術;融合途徑
信息技術的產生與發展催生了社會各行各業的變革,也使得教育行業備受沖擊。新課改背景下,將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不僅可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能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為寬廣、有效的學習平臺。為此,下面就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具體應用做詳細分析。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多媒體教學上,因為多媒體技術集視頻、圖片、文字于一體,因而能營造出形象直觀的文本畫面,能將原本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同時也能通過對學生視覺與聽覺等感官的多重刺激,調動學生情緒,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1]。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圖文并茂,音頻、視頻并存這一特點,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此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具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梅花魂》這篇文章時,教師可先從網上搜集多種多樣的梅花圖片,將這些圖片配上音樂制成課件在正式教學前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先通過多媒體課件一覽梅花的傲骨風姿,從而對梅花產生喜愛之情,對課文內容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想要盡快了解課文是如何寫梅花的,梅花魂又是什么,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記住了梅花的形態、顏色等外在特征,更能理解梅花堅貞不屈、不畏風寒的高尚氣節,同時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又從課文中感受到老華僑對家鄉的熱愛與眷戀之情,可以說獲得了多重教學效果。另外,教師也要善于將語文課文問題與信息技術情境有機結合,以生動有趣的情境、新奇有趣的問題調動學生思維,從而實現對學生創新性思維、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鍛煉與培養。
二、創新信息技術運用形式,搭建廣闊學習平臺
盡管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但長久以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都比較淺顯、單一,如僅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簡單的課件,或是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播放一些視頻等,使得信息技術的教育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熱情、好奇心也日漸減退。針對這一問題,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立足實際學情,積極創新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形式,不是僅拘泥于多媒體課件這一種,而是要靈活運用微課、微信學習軟件等新型技術手段展開教學,有效提升語文教學的技術性、有效性,為學生創建更加廣闊的學習平臺,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語文素養提升。具體如,在教學《小鎮的早晨》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在教學前,教師先根據課文內容,整合網上圖片、聲樂等資源設計出專門表現小鎮早晨的微視頻,利用視頻、聲音等生動、形象、逼真地營造出小鎮緊張、熱鬧又恬靜的景象,并通過組織學生觀看這一微視頻將學生帶入具體情境,帶入課文,讓學生通過文字再次了解小鎮的早晨有著怎樣的景象與魅力[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將課文中的重難點內容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利用微課反復學習、反復練習,直到完全掌握為止。總之,與傳統教學工具相比,微課短小精悍,圖文并茂且又重點突出,其可以引導學生在有效時間內完成預習,也能通過線上檢測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鞏固,更能利用3~5分鐘的專項講解指導反復學習、探究某一重難點知識,教學效果相對顯著。
三、構建網絡資源庫,豐富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改變了信息傳輸、接受方式,其讓信息傳輸的速度越來越快,也讓信息的接收范圍越來越廣。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我們能一鍵查詢到國際訊息,也能獲得來自世界范圍內的各種知識。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這一優勢,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起網絡資源庫,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有效的學習資源,以此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夯實學生語文基礎,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生成與提升。同時,除教師自己動手構建網絡資源庫外,教師也可為學生介紹一些比較正規、有用的學習軟件、學習網站等,并教給學生正確運用這些軟件與網站的方法,讓學生能根據自身要求科學搜索、下載學習資料,運用網絡資源開展有效學習[3]。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可活躍課堂氛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此,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樹立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語文教學的意識,并能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創新信息技術應用方法、應用形式,進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促進信息技術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王春明.淺談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下)[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2]李德洪.新課改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8(34):64-65.
[3]王樂果.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0):102.
作者簡介:鄭紅亮(1982.7—),女,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人,漢族,本科,二級教師,就職于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堡學區李家堡中心小學,主要從事教育教學,積極參與網絡教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