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汶芳
摘 ?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呈指數型增長。而鍛煉、運動是人們精神生活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是目前人們最常見的精神娛樂方式。鍛煉活動、學校體育、競技運動等內容都屬于體育的范疇。體育作為國家建設事業的組成部分,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體育事業得到了國家的重視,有了巨大的發展。體育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民群眾越來越多,關注程度也愈加濃厚,而青少年一代的體育鍛煉更應受到重視。目前各階段學校大多都為學生開設了體育課程,其中不乏部分學校設置了特色體育項目及活動,例如早操、運動會中的趣味項目等。各階段的學校,高校體育因其自主性較強而更加受到重視。但由于大學生缺乏鍛煉自主性,校園的體育管理有待改善等,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亟待加強。
關鍵詞:體育文化 ?體育任務 ?高校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058-02
1 ?高校體育的任務
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是高校體育的首要任務。其次要培養大學生終身堅持、參加身體鍛煉的興趣、能力和習慣。在虛擬經濟如此發達的現在,移動支付為人們提供了便利。年輕一代正是移動支付的最大消費群體,他們通過移動支付,足不出戶,買到各種需要的東西;快遞服務業的發展更是讓商品直接到達消費者的手里。因此年輕一代可以長時間足不出戶,并很好地生活。但這樣的便利,使年輕一代失去了日常基本的活動“走路”更讓他們失去了想要外出活動的欲望。飲食不規律、經常食用垃圾食品、缺乏鍛煉這些是造成當代大學生身體普遍亞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因此,培養大學生鍛煉的興趣、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
就目前各大高校已有的體育活動而言,可以發現目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并不樂觀。
2.1 高校體育活動單一
大多高校目前仍然沿用秋季舉行校運動會、春季舉行各二級學院的運動會這種單一的體育活動安排,有的高校甚至每年只有一次校運動會的大型體育活動。大學生們在小學就已經適應了春秋季各舉辦一次運動會的制度,到了大學還是這樣的制度,那么自然全無興趣。
2.2 高校體育設施不健全
部分高校因占地或者資金問題,校園只設有基本的常規操場,沒有專門的室內體育活動場所——體育館。部分高校雖然建設了體育館,但體育館似乎只起到了在下雨天依舊上體育課的作用,沒有在體育館內部安置一些獨特的體育運動器械。體育設施單一、不齊全也是提不起大學生們鍛煉興趣的原因之一。
2.3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管理的缺失
部分高校沒有在意體育文化建設的問題,自然也沒有設置相關部門進行管理,使得學生們對體育活動安排的建議得不到及時上報以及回應。
根據以上情況,學校應結合自己的辦學特色,改變體育活動單一的現狀,可以放開活動舉辦制度,讓學生們也參與到體育活動的籌劃之中,學生從中獲得的參與感也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體現;學校應利用好國家補貼資金,逐年完善校內的體育設施,為建設校園體育文化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氣氛;學校也應設立專門的部門對校內體育建設進行管理。這樣,才能讓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走上正軌。
對目前普遍高校的體育文化建設現狀進行了相應闡述,那么現在就我們學校的情況來談一談。我校同樣選擇了秋季舉行校運動會,春季舉行二級學院運動會的制度,但在此基礎上有些二級學院會做一些相關變動。
3 ?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建議
3.1 體育賽事的舉辦
大學體育課程開設了多門體育項目,以方便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喜好去選擇,如:武術、籃球、健美操、足球、排球等,同時為保證學生們在課余時間也能充分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學校舉辦了各項校級體育賽事,其種類包括足球、籃球、羽毛球等,形式則多為各學院間對抗。對此,學生們積極組建隊伍,加強體育鍛煉,并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練習,以期在各類比賽中一展風采。這類賽事的舉辦的優勢和益處可以總結為3個方面:第一,針對個人的益處。體育競技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強健個人體魄的同時,加深了學生們對各項體育運動的了解和認識,更有助于學生們放松身心、勞逸結合,以更好的狀態投身于學習生活中。第二,對各二級學院的積極影響。各項校級比賽,加強了學生間的交流理解和強化了其團隊意識,提高了學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對于學院的良好發展無疑是一大優勢與不可忽視的助力。第三,對整個學校發展的推動作用。各項體育比賽,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擴充其體育知識的同時,更使得校園體育文化深入人心。可以說,學校通過舉辦比賽的形式,延續了長久以來的體育傳統,并將其與實際相結合,進行適當引導和培育,從而推動校園優秀體育傳統進一步傳播與發展。
3.2 二級學院的發展嘗試
除上文所述我校為延續和培育優秀體育傳統所做的嘗試和努力外,各二級學院也在繼承原有各類體育活動及其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與時俱進的合理改造與大膽創新。對此,僅舉一例來具體分析。
此處以文化產業學院為例。鑒于校運會是正經的體育競技活動,所以是嚴格按照體育競技項目進行的。本學期文化產業學院全體學生沒有沿用校運動會制度,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在院學生會的組織帶領下,積極籌備并舉辦了文產趣味運動會。本次趣味運動會中有:夾氣球奔跑、“救護車”、傳水、“六十秒不NG挑戰”等項目。此次運動會與傳統不同,其中各項傳統競技項目被替換成各類考驗團隊合作,身體素質乃至反應能力的趣味游戲,大家四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在歡快活躍的氣氛中展開對抗。不同于校運動會,大家把成績和名次看得很重要。而在這個趣味運動會中,運動會的目的不再是冠亞季軍的爭奪,而更偏重于多人合作完成各項關卡,其專業性較弱,因此在學院內的參與度極高,學生們體會到的是最原始且純正的來自于體育的樂趣。而且,學生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團隊成員間的默契與信任,以及精誠合作時的集體榮譽感。從大家的表現來看,趣味運動會的確讓同學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大幅增加,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自主性。每個人在放松心情,享受游戲的同時,也親身參與到了團隊合作、盡情拼搏的過程中,從而有所感觸和收獲,可謂是“寓教于樂”。趣味運動會應順應時代發展和學生需求,開啟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全新視角。
如今,校園內舉辦趣味運動會的不只有文化產業學院,更多的學院開始逐漸參與到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當中。再者,繼承和培育優秀體育傳統也遠不止舉辦趣味運動會這一個途徑。學校以此為初衷已經進行了諸多改革和優化,并將繼續保持這一趨勢,有條不紊地推動體育文化的傳播發展,為弘揚學校優秀體育傳統奠定堅實的基礎。
4 ?結語
除了學校、二級學院官方舉辦這些體育活動之外,學生們也自發地舉行了一些鍛煉活動,比如校學生會體育部同樣舉辦了特別的體育活動——熒光夜跑。在燈光點綴下的南藝校園里夜跑,這無疑是一種新奇的鍛煉活動,學生們參與的高度熱情,讓這個活動極為成功。各種炫酷的熒光道具、成群結隊的奔跑,朋友之間的嬉笑打鬧,讓學生們在夜跑的時候體會到了無限樂趣。可見傳統運動會的舉辦雖然是必要的,但以獨特的方式舉辦的趣味運動會以及學生會策劃的熒光夜跑,使學生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大幅度增加,這同時加深了他們對校園體育文化的理解。這樣便于學校更好地舉辦系列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活動。
參考文獻
[1] 祝文鋼.全國體育院校藝術專業實踐教學方案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2011.
[2] 閆順玲,魏曙光.體育藝術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構建[J].文學教育,2015(22):148-151.
[3] 宋壘則.終身教育與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J]. 大學教育,2014(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