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芬 花蕊
摘 ?要:體育教師核心素養是參照教育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出來的,體育教師在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方面的綜合表現為體育教師的核心素養,本文就高職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展現的核心素養以及課程的分類提升、校內外深度融合、家校協同創新等現狀為切入點,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挖掘了高職體育教師在3個方面的素養內涵,并力圖提高高職體育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
關鍵詞:高職 ?體育教師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090-02
在應試教育本質未發生徹底改變的今天,教師被看作應試教育的執行者,在以考試論英雄的社會里,高考指揮棒雖然砸的是學生,但是教師也是其中的受害者,教師教學的夢想和目標已經被“分數”欺負的七零八落。特別是文化課教師已經被迫成為應試教育的幫兇,從這個角度上看體育、音樂、美術、勞動技術教育已經成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突破口,關于核心素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歐洲以OECD、歐盟及美國為代表的國外研究狀況。1997年12月,OECD啟動了“素養的界定與遴選:理論和概念基礎”,確定了3類核心素養:交互使用工具的能力、在異質群體中有效互動的能力以及自主行動能力,此舉正式拉開了核心素養的研究序幕。此后,2006年12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通過了關于核心素養的建議案,其中包含了母語、外語、數學與科學技術素養、信息素養、學習能力、公民與社會素養、創業精神以及藝術素養等八大核心素養體系。2002年美國制定了《“21世紀素養”框架》,包含3類技能領域:學習與創新技能、信息媒體與技術技能、生活與職業技能。據此,有學者對國際上的核心素養研究進行歸納整理,提煉出“世界共同核心素養”,即協作、交往、創造性以及批判性思維。國內學者經過三、四年的研究,對核心素養內涵的認識逐漸趨同,而對核心素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形成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及基本內涵。通過檢索,發現現有文獻而對教師的核心素養只有很少一部分研究關涉教師的核心素養,且研究焦點集中于中小學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涉及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的研究國內更是鮮有。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總結、歸納前人研究經驗和不足,為本研究奠定依據。
1.2 專家訪談法
確定調查問卷的效度;確定調查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發展與“互聯網+”教育的融合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及影響的可行性,為問卷調查奠定基礎。
1.3 問卷調查法
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并隨機訪談,高職院校教師對互聯網嵌入教學的了解及應用狀況的調查分析,建立“互聯網+”時代下體育教師核心素養能力要求及提升途徑模式。
2 ?高職體育教師核心素養內涵及其提升現狀
2.1 高職體育教師核心素養概念
高職體育教師是指高職教師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在教育教學領域最基本的素質要求,是對高職體育教師在知識理論、技能掌握、創新實踐3個方面的直接考量。決定了高職體育教學所培養的學生具備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體育品格的3個方面的能力。高職體育教師核心素養是以學生的技能水平來體現的,是教師必須承擔教學任務、必須扮演好教師角色,這是教師素養的外在表現,展現教師素養的前提,是教師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持續的時間來看教師核心素養和教師勞動一樣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與教實踐和教齡融合共生。高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自我完善、專業知識水平、教學水平接受有質量的培訓。
2.2 高職體育教師核心素養內涵
高職體育教師的核心素養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解決復雜問題和解決不可預測情景問題的關鍵能力,有關專家認為對體育學科知識掌握和教學實踐,以及創新能力,作為體育教師的核心素養,高職體育教師核心素養還有3個方面6個維度,3個方面是指運動技能精湛、運動理論深厚、運動實踐扎實。其中運動技能精湛指運動能力和技術控制能力,體育理論深厚是指掌握運動訓練基本理論和運動醫學基本理論,運動實踐扎實是指體育教學能力扎實和體育教學藝術創新。
2.2.1 運動技能精湛
在我國體育課程的課時量是僅次于必修課程課時量的,比音樂、美術、信息、科學、化學、物理、生物、地理、歷史等學科的課時量都多好幾倍,但是學校從小學到大學的體育缺乏系統系導致學生沒有掌握一項運動技能,每天鍛煉1h、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每天1h鍛煉什么?十幾年來的體育沒有教會運動技能,更何談運動技能精湛。體育教師的運動技能也需要每周有規律的練習幾次,在一定范圍內運動效果會不斷地提升,運動技能提升的也就很明顯。體育教師運動技能是職業要求也是體育示范的直接映射。
2.2.2 體育理論深厚
體育理論是運動技能的原理化解釋,運動實踐讓運動技能有骨架而體育理論讓運動技能有外衣,通俗一點講體育理論就是讓運動者了解體育知識,從科學的角度踐行運動技能,體育基本理論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處方與保健、體育法學、體育史學、體育倫理等理論學科。體育教師的理論素養是必備的。
2.2.3 運動實踐
體育教師運動實踐素養主要表現在運動比賽能力,比賽和訓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比賽素養是指最快適應比賽的良好狀態,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比賽中需要運動員樹立自信、樹立比賽必勝的信念。
2.3 高職體育教師職業素養提升現狀
高職教師職業素養提升是高職專家型教師的必備之路,職業素養的走向成熟的前提,高職體育教師同其他高校教師一樣都具有獲得職業提升的渴望,但是在實際中高職體育教師卻沒有其他教師機會大,提升現狀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3.1 高職體育教師職業素養提升的機制單一
國家和教育部門非常重視高職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學校和教育部門都喜歡教學名師,教學骨干,因此教師特別重視自己的培訓和職業素養的提升。但是實際中體育教師培訓基本上是全國名師、全省名師、全縣名師上公開課其他教師旁聽,這種培訓忽視了教師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3.2 高職體育教師職業素養提升的內因阻力
高職體育教師認為自己的職業素養提升對自己的身份、地位、榮譽等影響意義巨大,但是所有的人都認為素養提升阻力巨大。部分高職體育教師隊自我認知不清晰,他們認為自我能力或者素養達不到職業素養的要求。教師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工作上主要表現在校內同行隊體育教師的偏見還沒有完全消除,使得體育教師的地位沒有其他教師的地位高,體育課被弱化、被擠占,加之學生管理難度加大,另外一方面來自生活的壓力主要表現在年輕的體育教師要買房、買車、工資薪酬跟同齡人比較尷尬??傊w育教師素養提升來自生活的工作的壓力是不可避免的。
2.3.3 高職體育教師職業素養提升評價內容枯燥
高職體育教師評價機制廣大教師是一種被動接受,評價機制主要是安行政區劃大小來評價培訓級別主要有省級素質教育提升工程、縣級教師教育先進培訓、國家級培訓這種培訓的級別來對教師專業素養進行評價。當下教師核心素養單向評價從培訓者到培訓者之間單層次、單方面、單角度的評價。高職體育教師核心素養評價主要體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隨堂聽課、學生評估、教師課外活動參與情況,教案、課堂、賽教成績作為學生評價的內容,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工作量、聽課和學生體質達標成績,忽略了體育教師在平時對學生的行為習慣教育。
3 ?結語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培訓提升體系呈現諸多問題,學分制是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教師在職培訓形式,學分制是體育教師核心素養培訓的有效載體,為我國高職體育教師培養和教育培訓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路徑,推動高校體育教師素質的高效發展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效果,豐富教師評價機制、評價內容和評價樣式。
參考文獻
[1] 王小平,楊怡.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探討[J].常州工程技術學院學報,2008(3):4-7.
[2] 汪武山.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4(5):134-135.
[3] 許軍.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體育教學[J].學周刊,2016(6):201.
[4] 胡義忠.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主體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1(3):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