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驕
摘 要:陶行知老師立足于傳統教育的不足提出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廣大教師在組織教育活動時挖掘生活資源,創設生活狀況,在學生體驗生活過程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英語作為一門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同樣需要實現生活化教育。本文以生活狀況為切入點,詳細介紹初中英語創設生活狀況的必要性和創設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生活教育理念;生活狀況;開展策略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通過多種訓練方式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已經脫離了時代的發展要求。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發展英語技能,形成學習能力。要實現這種教育要求,必須創造生活狀況。英語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科,教育活動的實施也需要生活狀況。那么,為什么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實施中創造生活狀況呢?這是本文應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在生活狀況下開展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實施首先要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信心,幫助學生養成英語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第一,是必要的。興趣來源于生活,利用生活狀況向學生展示生活內容,有效地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體驗情況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
英語是語言學科,也是交際手段。在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忽視了英語學科的交際性,立足于道具性,一味照本宣科保持原樣,使學生掌握基礎語言知識,完成練習任務。這種教育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剝奪了學生利用英語交際的機會,限制了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由于生活是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主要場所,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創造生活狀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有價值的知識,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實現語言交流。
新時期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積累知識經驗,提高能力,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以傳統知識滲透為主的教育方式難以實現這一教育目標。這時,教師需要在教育階段讓學生體驗生活,獲得生活經驗。因此,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需要創造生活狀況。
既然初中英語教學有這樣的價值,教師就必須利用生活狀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創設生活狀況的策略。
二、利用生活狀況開展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
(一)使用教材中的生活資源,使學生進入生活狀況
教材是教師組織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依據。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許多教師創設生活狀況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忽視了挖掘教材的生活資源,只是基于教材中出現的語言知識教授新知識。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材編者受到生活教育理念的影響,教材中滲透了大量的生活資源。教師需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使用教材。以新的目標英語教材為例,通過各單元的主題,可以窺視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關系。像This is my sister,這是介紹家人的,學生在體驗生活和人際交流時是必要的。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ar?,這是問路的話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在組織教育活動時,我一般通過單元主題挖掘生活資源,為學生創造生活狀況。
例如,在組織教育活動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暑假旅行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動員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對旅行經驗展開自由的討論。這樣創設生活狀況,不僅能讓學生根據情況自主探索生活,還能在交流中開闊視野,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為語言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使用生活中的生活資源,使學生進入生活狀況
盡管教材中收錄了很多生活資源,但受教材篇幅的制約,與教學相關的生活內容有限。在組織教育活動時,教師不僅會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生活狀況,還會限制情況的創設,將學生限制在狹小的教室空間內。生活是英語的起源和歸途,學生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參與主體,也是體驗生活的主體。因此,在組織初中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樹立開放意識,開放教室,鼓勵學生體驗生活。在學生體驗生活的過程中,要挖掘、收集大量生活資源,把這些生活資源帶入教室,創造生活狀況,有效地體驗生活。
例如,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門課以身體鍛煉為主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在組織教育活動之前,我先根據單元主題,為學生安排身體運動相關任務,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收集健康運動信息,總結自己的運動習慣。在參加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表現收集到的信息和自身的運動狀況,自然創造生活狀況。體驗生活狀況時,學生利用學到的語言知識,鍛煉身體。學生掌握了這門課程的基礎知識后,我讓他們重新回歸生活狀況,比較自己的鍛煉習慣和合理的鍛煉習慣,發現自己日常鍛煉的不足,制訂合理的鍛煉計劃,在現實生活體驗過程中實踐。這樣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生活資源創設生活狀況,不僅能給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導權,還能幫助學生在經歷狀況過程中獲得語言知識,鍛煉語言技能,提高交際能力。同時,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為有效參與社會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也就是說,在組織初中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立足于課程改革的要求,掌握英語與生活的關系,利用生活狀況的必要性,在教材中挖掘生活資源,進入驅動學生進入生活狀況的現實生活,讓學生體驗生活狀況,使學生在生活狀況中獲得語言知識。
參考文獻:
[1]林海.初中英語教學中生活化教育資源的運用分析[J].海外英語,2018(16):21-22.
[2]孫敬.創設教學情境 提高教學效率——關于打造初中高效英語課堂的探究[J].學周刊,2017(2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