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 要:當前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設置的常見問題有:過于簡單,學生不用多加思考就能直接解答;過于華麗,學生抓不住學習的重點;過于獨立,學生不能系統的將知識連貫起來;過于復雜,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范圍而無法解答。設置有效問題情境的方法:把握學生的認知沖突,創設問題的障礙情境;通過設疑激思,創設問題的發現情境;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創設問題的解決情境。
關鍵詞:問題情境;有效性;程序設計
初中信息技術新課標要求體驗并初步學會通過程序設計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由于VB理論抽象,上機調試要求經驗性強,加之編程本身要求思維靈活等方面的原因,使得VB這門課,教師難講,學生難學,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問題更是突出。在參與了初中VB程序設計教學一段時間后,筆者摸索出這門功課的規律,形成一定的教學思路。實踐證明,在初中進行程序設計教學是可行的、必要的。
一、什么是問題情境
布魯納認為:“學習者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經歷對學習材料的親身體驗和發展過程,才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切學習都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從這種意義上講,“問題情境”可理解為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教學環境。這種教學環境除了物理意義上的存在外,還有心理意義上的存在。從物理意義上講,它具有客觀性,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教學背景,它可以是現實生產、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學科的問題,還可以是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等。從心理意義上講,它充分反映了學生對學習的主觀愿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讓學生在學習中伴隨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
1.問題情境設置過于簡單,學生缺乏思考。
例如:基本運算教學,情境為:看看你是否已經理解四種算術運算:
2+3=;2-3=;2*3=;2/3=。
設置的情境過于簡單,學生都能回答,缺乏思考,毫無疑惑,引不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問題情境要有新的要求,使學生不能簡單地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直接解決。
2.問題情境過于華麗,學生抓不住重點。
例如:算法概念教學,情境為:(1)腦筋急轉彎——怎么把大象放進冰箱,(2)農夫如何帶雞和米過河,(3)韓信分油故事,問怎么做?這樣的情境將學生的思維放到了廣闊的背景之中,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得出了很多的解法。課堂看似熱鬧,可是離題甚遠,學生只沉浸在解這些問題的思潮中,而不明確學習的目的,抓不住重點。問題情境的設置要少而精,有針對性,使得學生圍繞學習內容展開思考,能直擊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把握重點。
三、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方法
在初中算法教學中,有必要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范圍,提高初中算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把握學生的認知沖突,創設問題的障礙情境
比如在講DO循環語句時,用了ATM機上取款需要密碼驗證的例子。這種生活經歷,學生一般都是有的,所以容易理解,學生很快用If語句寫出了代碼。當學生運行程序時再提出問題:這樣的密碼輸入只有一次機會,不人性化,怎么辦?有學生說用For循環語句來實現,接下來讓學生將程序改成For循環,可以提供六次輸入密碼的機會。很快就會有學生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第一次即輸入了正確的密碼,程序還是要求用戶輸六次密碼,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而用戶到底在第幾次才能輸入正確的密碼,是程序設計的時候無法預計的,這樣FOR循環語句就失去了作用,這時引出DO循環語句的語法和特點。當學生將程序改好調試時,又有一部分學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一旦用戶無法輸入正確的密碼,程序將陷入死循環,而且輸入密碼次數不限,很容易通過不斷嘗試的方法破解密碼。這說明他們已經在程序設計的時候已經養成了一些周密、嚴縝的思維習慣,這是一個好現象,要趁機鼓勵夸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并引導他們修正程序,通過DO語句與if語句的組合使用,達到限制輸入次數的目的。
2.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創設問題的解決情境
比如在引入循環語句for語句時,可以依次設立如下三個問題創設情境:
問題一:寫出求1+2+3+…+10的和的程序代碼。
問題二:寫出求1+2+3+…+100的和的代碼。
問題三:寫出求1+2+3+…+n的和的代碼。
當引導學生用s=s+1,s=s+2,……,s=s+10這10條賦值語句完成問題一時,教師可順勢提出問題二和問題三。面對問題二和問題三,學生已經有點不再甘心于用解決問題一的方法來解決它們。當學生出現這種心理時,教師可提示學生觀察解決問題一的10條賦值語句,并要求他們找出這些語句之間的異同點。學生經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些語句之間的規律:即都是將s與一個數相加之后的和再賦值給s,而且所加的那個數是從1依次遞增到10的自然數。當基本的規律已看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通式s=s+i來表示這10語句,并注明i的變化規律。此時,如何用語句來表示變量i的依次變化成了首要問題,這也是引出for循環語句的恰當時機。所以,經過這一系列引導,新知識點的引出便水到渠成。
結束語
我們要認真挖掘教材和鉆研課標,從教材內容、學生已有的經驗等具體情況出發,注重知識間的聯系,創設趣味性、探究性、拓展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算法,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提高算法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魏雄鷹.信息技術.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2]黃瑋張曉俊.做一個會創設情境的教師[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