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銘錄
(延邊大學,吉林 延邊 133000)
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贏得勝利的關鍵。在長達十四年的艱難歲月中,東北抗日聯軍隊日本侵略者頑強抵抗,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鑄就了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背景下,弘揚東北抗聯的革命精神,對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有著重要意義。
習主席提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1]紅色基因是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傳播過程中逐漸形成并不斷發展壯大。新時代紅色基因在繼承革命精神的基礎上,賦予紅色基因新的內涵,培養人們繼承革命斗爭時的光榮傳統。
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為人們提供堅定的理想信念。紅色基因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主要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體現黨的性質和宗旨,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主要表現:一是對黨忠誠、維護核心;二是崇高的理想信念;三是堅持人民群眾觀。第二部分體現黨的精神風貌的部分,一是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二是高度自覺的嚴明紀律;三是敢于推動改革創新的革命精神。第三部分是唯物辯證法的部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第四部分是中華民族精神部分:一是愛國主義;二是自強不息;三是勤勞勇敢。
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紅色基因更是一種意識形態,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和發展。習主席反復告誡我們在實現民族復興要發揚不同時期的革命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精神、東北抗聯精神,把紅色革命基因代代相傳。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共產主義理想是紅色基因的理論來源之一。紅色基因以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作為生存和發展的基石。革命斗爭年代,我黨帶領廣大群眾正是憑借偉大的理想信念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理想信念在不僅對當時的年代起到重要作用,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紅色基因的形成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傳播,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的信念。正是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使中國人民重新站立起來,獲得自由。
中華傳統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國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之中。優秀的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是一種內在的推動力,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國人民在五千年的風雨歷程中,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并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被賦予新的思想內涵。中華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互相影響、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共同促進了革命戰爭年代和新時代紅色基因的形成。正是飽經滄桑的中華傳統文化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所形成的紅色基因,才促使我國取得了革命斗爭的勝利。
人民群眾是紅色基因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是紅色基因的重要來源。在我國,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體,中國共產黨正是在堅持群眾路線的基礎上才在最后贏得了革命的勝利。人民群眾創造了許多反映社會生活和愛國主義的文化作品,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過程,也使紅色基因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紅色基因促使中華兒女頑強拼搏、團結協作。
東北抗日戰爭的爆發,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頑強抵抗。東北抗聯所形成的東北抗聯精神鼓舞著中華兒女頑強拼搏、自強不息。東北抗聯精神所體現的愛國主義、艱苦奮斗精神等也是紅色基因的重要體現。
東北抗聯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愛國主義精神,這也是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北抗聯將士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與日本侵略者進行頑強斗爭這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體現。東北自被侵略以來,人民群眾積極抗戰,組成抗日武裝隊伍,給侵略者帶來一個又一個沉重的打擊。其次,在抗日的過程中中國人民的反日愛國運動給日本帝國主義深深的重創。愛國主義精神促使廣大人民群眾同仇敵愾,社會各階層紛紛響應抗日的號召,在全國范圍內掀起抗日革命高潮,并在多次以少勝多的戰役中取得勝利,使日本帝國主義侵華之夢遭到破滅。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東北抗聯精神在紅色基因中的又一重要體現。一是對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二是對戰勝日本侵略者堅定的信念。日本侵略者在侵略中國東北期間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使中國民眾流離失所,其受害之慘,遭遇之深,死傷之多,在人類歷史上都極為罕見。面對日本關東軍的侵略,中國人民頑強抵抗,雖然條件艱苦、對手強大,但是中國人民依然不屈不撓,英勇戰斗。三是對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心。據資料統計:“東北抗日武裝在抗日過程中出動有五萬余次之多。”[2]綜上可見,東北抗聯將士能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出動五萬余次戰爭,靠的就是人民群眾對實現民族獨立堅定的信心,堅信共產黨能夠救中國的信念。
艱苦奮斗精神是紅色基因的重要體現。東北抗聯將士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尤其在冬天,東北氣溫低下,抗聯將士常常衣不果腹,餓了吃樹皮,渴了抓把雪,沒有可以抵御嚴寒的衣物、和鞋子,但是抗聯將士依然不屈不撓、頑強抗戰。在《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有這樣的記載:“部隊每次從敵人手中奪取糧食和給養,都要經過激烈的戰斗,幾乎都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沉重代價。”[3]面對惡劣的環境,抗聯將士不屈服、不妥協,艱苦卓絕的抵御日寇的侵略。
紅色基因是一種優良傳統,是一種理想信念,更是一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革命精神。新時代傳承東北抗聯革命斗爭中的紅色基因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新時代,我們更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牢記使命,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4]自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綜合實力愈來愈強,靠的就是艱苦奮斗精神和堅定的理想信念,這種理想信念在新時代被賦予新的內涵,紅色基因使中國強大起來,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站起來、富起來、人民的精神生活充實起來。紅色基因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代代相傳,步步穩進,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強軍夢。2016年習主席在第13集團軍軍史館視察中著重強調,豐富“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精神內涵,加強黨史和光榮革命傳統教育。[5]紅色基因最重要的就是理想信念。在新時代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繼承和弘揚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基因對于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有著重要的作用。
傳承紅色基因,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重要作用。紅色基因對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重要作用。繼承和弘揚紅色基因有利于公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人民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紅色基因作為革命戰爭所形成的精神,是一種先進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紅色基因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在弘揚愛國主義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在新時代,弘揚紅色基因,更有利于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傳承紅色基因對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艱苦樸素,始終把革命斗爭時期的艱苦奮斗精神作為新時期傳承和學習的重點。九十多年來,中國共產黨歷經坎坷,卻不斷發展壯大,靠的不是真金白銀,而是中國共產黨嚴明的紀律。中國共產黨敢于接受質疑,敢于接受監督,正是黨的優良作風才使中國共產黨成為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傳承紅色基因,對于加強人民對歷史和黨史的認識有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歷史關鍵期與紅色基因的形成具有一致性。學習黨史和國史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使命感,尤其當代學生更應該注重對紅色基因的傳承,加強對黨史的認識,牢記歷史使命,永葆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樹立崇高理想,虛心接受群眾的建議,并將群眾觀點應用于實踐。
此外,新時代紅色基因在增強文化自信和踐行人民群眾觀上也起到重要作用。當前,西方文化不斷滲入我國,對我國人民、尤其青年人產生了影響,要想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在文化上堅持先進文化,就必須發展和傳承紅色基因,抵抗外族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紅色基因形成于革命戰爭年代,彰顯著人民革命斗爭的光輝歷程。傳承紅色基因有助于踐行人民群眾觀。中國共產黨從建黨開始就將廣大人民群眾作為社會的主體。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群眾的立場上,堅持精準扶貧,堅持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我國取得革命勝利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各項事業成功的關鍵,更是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點。
我們要在繼承紅色革命基因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紅色基因。新時代傳承紅色革命基因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有重要意義。我們不僅要在改革的深水區堅定不移繼承和發揚紅色基因,也要在精準扶貧中做好紅色基因的群眾路線,更要在國際合作中堅持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心,發揚紅色革命基因。紅色基因是一種革命精神,是一種優秀文化,我們要加強對紅色基因的傳承,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