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祥淼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廣東 珠海 519041)
在2014年6月,習近平對共青團工作的批示中指出“共青團組織要牢牢把廣大青年團結和凝聚到黨的周邊,堅定理想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勇擔時代賦予的重任,走在創新創業的前列,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建設祖國的生動實踐中體現人生價值。①”2016年《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出臺,進一步明確了高校共青團的責任使命和價值擔當,而在引領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共青團還需做出更多的努力。明確指出了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養青年。在新時代,高校共青團如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青年大學生成為重要的課題,值得深入探究。
(一)由共青團的性質和高校共青團特性所決定,高校共青團要用核心價值觀來培育青年。
《黨章》和《團章》明確規定“共青團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后備軍。②”共青團組織要依靠黨、根植青年,引導青年按照黨的要求健康成長,擔負著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
高校共青團居于全團基礎性戰略地位,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高校的青年學生團員數量多、素質高,他們接受系統的專業教育,綜合素質水平較高。但是高校青年學生處于思想意識、價值觀塑造關鍵時期,時刻面臨著各種挑戰,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不斷沖擊高校意識形態斗爭呈現復雜化、隱蔽性。
高校共青團自身具有的優勢特性決定了其在培育青年上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是高校共青團的組織優勢能凝聚青年思想。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是思想把握能力,凝聚大學生思想的能力,而共青團在此方面具有先天的組織優勢,能夠在核心價值觀培育活動中有效把握和凝聚,及時洞察大學生的思想動態。二是高校共青團的渠道優勢能反映青年的呼聲。大學生的各種需求和心聲通過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得以體現出來,共青團掌握學生各方面的動態的渠道更多和更具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要回應大學生的各種需求和疑惑,才能更好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三是高校共青團的平臺優勢能豐富文化內容。價值觀的塑造是需要緊緊依托校園文化建設,核心價值觀只有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才能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和穿透力。
(二)立德樹人是新時代中國高校的根本任務,這一任務明確了道德對于青年群體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發揮道德對于青年成長的重要作用,關鍵在于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共青團作為高校承擔思想引領的重要部門,用核心價值觀培育青年是高校完成立德樹人的任務的重要一環。
(三)高校共青團用核心價值觀培育青年,正是高校共青團應對在思想引領過程中諸多挑戰的良策。目前,西方意識形態斗爭加大力度、思想文化日趨多元、改革發展中矛盾較為突出、青年思想滑坡明顯、傳統的話語渠道受到沖擊等多重挑戰,如不能妥善應對,思想引領工作就會受到阻礙。
(四)高校共青團用核心價值觀培育青年,是促進青年學生全面發展,成長為新時代的人才。黨的十九大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地戰略資源。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素質較高的重要群體,其是否能成長為國家的有用之才,是關系到新時代人才強國發展目標能否達成。高校共青團用核心價值觀培育青年學生,促進青年學生全面發展,成長為新時代的人才后備軍,同時發揮青年人才的輻射帶動力,帶動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核心價值觀以來,高校共青團就把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這加大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年學生中的說服力、影響力,但在真正讓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上存在諸多問題。
(一)部分高校工作在價值觀教育上重視程度不足。許多高校共青團組織并沒有把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放在事業全局的高度來抓,以其引領其他工作開展。把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看做一般的事務性工作來抓,在開展活動時轟轟烈烈,沒有對活動的效果進行評估考量,沒有對活動產生的效果進行后期跟蹤。
(二)高校共青團把積極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作為整體工作目標,但在實踐中并沒有將核心價值觀在具體的生活情境實踐中落細、落小、落實。因此在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高校共青團的實際工作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多樣化的實施舉措,具體行動實施沒有跟上思想建設。在價值觀教育實施前,缺乏對實施過程進行系統的規劃,沒能做到把握全軍,在開展過程中時間上、目的上呈現碎片化;“二八現象”突出,工作覆蓋面只在少數的學生干部上,學生干部即承擔著開展價值觀教育活動,又是這些活動的受教育者;追求“高大上”,片面追求活動過程娛樂性、活動性,單純用娛樂活動吸引青年學生,缺乏思想性、教育性。
(三)高校共青團工作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宣教投入的多,實際踐行的少,觀念與行動上存在脫節現象,對外轉化率低。只是注重宣教本身,機械重復的進行宣傳,沒有考慮到廣大學生本身的特點和真正需求,開展宣講、課堂學習、線上學習的次數較多,但是對于行動激勵措施的缺失,并未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部分青年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處于“置若罔聞”,盡管在生活中、學習中經常提及,但缺乏認同。
新時代高校共青團用核心價值觀教育新青年,必須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全融入到高校共青團全工作領域中,才能使核心價值觀獲得最豐富的踐行土壤,才能讓青年學生真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眼、入腦、入心,讓核心價值觀成為提升思想境界,指導生活實際的活水源頭。
(一)多途徑、多形式深入開展宣傳教育
日常宣傳教育是基礎性對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地反復進行宣傳,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營造積極的氛圍。在團校、青馬工程、支部三會一課過程中定期組織青年學生開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媒體宣傳。在團的網上陣地,青年之聲、網頁、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團屬渠道和陣地,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有溫度、有深度的宣傳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信息氛圍和媒體環境。
宣講討論活動。通過面對面交流的形式,邀請青年導師、青年先鋒、青年榜樣與青年學生進行直接的交流,交流內容,可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的社會人物故事分享、解讀熱點事件、社會問題等,通過多維的直接對話,啟發促進青年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進一步的認知和接受。讓價值觀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鮮活的體現。
(二)注重在共青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來教育青年
在團學干部開展工作時,不做青年官,要做青年友,在同青年學生交往過程中帶頭組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了解青年學生的思想狀況,價值觀傾向,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共青團也要及時了解、幫助青年學生解決其在成長成才過程的需求和權益利益訴求,在解決的過程中,因勢利導。在從嚴治團的過程中,用恰當的治理措施,嚴格的規范制度,具體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價值觀對于學生而言,不是井底撈月,而是有觸感、有沖擊、有真實感。
在共青團的評優、推優入黨的具體工作中,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工作中,納入到考查范圍中,任人唯賢,賢才兼備,將看似柔性的但建設依靠實際的制度而落實。
大力推行和拓寬志愿服務。志愿服務是青年學生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青年學生在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同時,提升其公民意識、家國情懷、豐富人生閱歷。
榜樣的引領帶動。挖掘樹立具有時代特色、符合核心價值觀的榜樣,特別是身邊的榜樣,既要有說服力、又要看得見、夠得著。一方面是引入校外的榜樣、另一方面是校內的榜樣,讓廣大青年了解他們事跡,人生追求,理想信念,進而向榜樣靠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注重青年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養成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青年,不能只停留在教育上,要讓青年學生把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內在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自覺規范。一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另一個面要結合社會熱點、社會事件進行解讀回應,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站得住、站得穩;利用重要的節日來傳播社會主流價值,充分發揮五四青年節、建軍節、建黨、國慶等革命性節日,中秋節、春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的作用,加大對青年學生愛國主義和優良傳統的歷史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源于實踐,也要回歸實踐,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實踐的檢驗,才能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時代高校共青團,將核心價值觀完全融入共青團工作,要用核心價值觀教育新青年,發揮共青團的優勢,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年學生中“落細、落小、落實”,使青年學生成長為新時代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 注 釋 ]
①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7.
②共青團中央.團十八大團章修正案學習讀本[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