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雅蘭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5)
分組教學法是指在教學活動當中,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等因素,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其可以有效的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互動當中,并得到進步和發展。而高職法語聽說課堂主要是為了培養高職學生基礎的法語聽說能力,其主要以聽力練習和口語表達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在高職法語聽說課程中采取分組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的法語聽說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實現因材施教,從而提升法語聽說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在高職法語聽說課程教學中,普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會不自覺的偏向于中等成績的學生,所設計的教學內容也是針對中等成績學生的。這樣會使得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感到教學進度太慢,教學內容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從而逐漸喪失對法語聽說課程的學習興趣[1]。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感覺教學內容太難,無法進行消化和掌握,完全跟不上教學進度,這也會使得他們對法語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在高職法語聽說課程中采取分組教學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學習小組,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有效的實現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課堂學習,獲取進步和發展。
在高職法語聽說課程教學中,采取分組教學法,那么首先就是必須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再結合法語學科的特點和實際的教學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通常情況下,由6-8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最佳,小組成員應當要包含2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2-3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2-3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另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小組成員之間的搭配,比如:有的學生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有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的學生雖然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但是文筆很好[2]。教師則需要將這些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學生均衡的分布到各個學習小組當中,這樣才能夠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各自的小組中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優勢,促進成員之間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在高職法語聽說課程中采取分組教學法,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必須要注重對學生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的培養。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法語聽說的音頻資料,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通過搶答,說出自己在音頻資料當中所聽到的內容,說出最多且正確的小組獲勝。通過這樣的方式即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對法語的反應能力和接受能力,還可以通過組員之間的互補性,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第二,教師應當要根據不同小組的學習情況,為各個小組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和要求。比如: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提供10個不同的法語關鍵詞,然后要求每個小組根據這些關鍵詞,設計一段場景對話。在這樣的學習任務當中,每個小組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如:可以由想象力豐富的學生負責設計對話情境,由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負責表演中難度較大的部分,由文筆較好的學生負責檢查對話中可能存在的用詞或者句法錯誤等。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就需要負責引導和幫助各個小組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更好的實現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
分組教學法在高職法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既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促進全體同學的共同進步和發展。但是分組教學的一些弊端也逐漸的暴露出來,比如:學生的參與程度無法做到絕對的均衡,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發言機會會比較多,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另外,小組成員在合作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愉快等。但是整體來說,分組教學法在高職法語聽說課程中的運用還是利大于弊。針對這些現象,教師應當要合理的采取分組教學,并制定科學的評價機制,對分組教學的過程進行合理的控制,從而充分的將分組教學的優勢發揮出來。
綜上所述,在高職法語聽說課程教學中采取分組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提升高職學生的法語聽說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因此,在高職法語教學中,教師應當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并根據學生的層次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制定科學的評價機制,對小組學習的成果進行評價,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法語聽說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