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3)
語法教學正確的運用可以使得教師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的改革中,研究討論出更為有利學生學習的模式,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教學活動的設計意在于使所有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有所提高。語法知識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扎實的語法學習可以對學生的閱讀及寫作有很大的幫助。先將當下英法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并解決相應問題。
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若單純以語法教學為目標,填鴨式的向學生輸入語法規則,大多數學生會感覺到學習語法知識很乏味,因此,對語法教學產生抵觸情趣,進而失去語法學習的興趣。因此,語法教學更要求教師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程度,要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對語法學習的興趣。
學以致用是踐行語法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應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掌握語法規則。同時,教師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
互動性原則指的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許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以考試大綱為目標,重心全部放在語法和要點上,忽略了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交際功能。教師應在語法教學環節多設計和創造機會讓師生和生生真正地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交流。一改語法教學課堂中沉悶的教學方法。
任何教學都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何為因材施教,即指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實施不同計劃的教學方案。就中職階段學生而言,自身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學習新知識二等接受能力相對較差,課后的作業也應相對以基礎知識為主。因材施教是教學過程中的基本原則,教師應牢牢把握。
英語語法教學在中職階段,主要還是以分數和成績為主要目標,一味地追求分數。因此,情境教學能充分地帶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在真實或模擬的情境下展開語法教學,進而把抽象的知識真實化、趣味化。教師也可運用具體的句子或文章來解釋抽象的語法知識,即把抽象的知識形象生動化。這種教學方法的設計更有利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中職學生英語語法教學要進行提升,這個過程中,教師對于語法教學需要認真對待,認真對待所教語法課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認真備課。同時,也應該總結過去的經驗,語法教學中,學生的錯誤率會相對較高,由于中文體系和其他語系的語法各有不同,在中文的影響下學生對于外語語法的接受程度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語法學習與使用中出現錯誤是正常現象。教師應教會學生面對錯誤,不怕出錯,從錯誤中進行學習和總結,進而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點。
對于正本教材的語法知識,教師應善于歸納總結,還可以結合其他教學內容進行結合。把教材中的相關語法知識點歸納到一起,針對性地跟學生進行講解,避免同一語法分散講解,不利于學生的吸收和應用。語法進行統一講解能使得學生對語法知識有一個系統清晰的認識思路。只有建立了扎實的語法功底,才能使課堂教學活躍起來。
語法學習的過程對學生而言是乏味的枯燥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傳統教學法,填鴨式的教學法,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語法知識,這種方法顯然已不適用于學生的現階段學習。這種教學方法更為嚴重地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中職學生本階段的學習特點是很積極、活躍的,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更加用心的設計適合本階段學生的特點的學習方法,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會空前的高漲,更能增加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積極性。因此,語法教學在中職階段應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巧妙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通過以上探討和學習,我體會到,語法教學在中職階段只要能巧妙設計教學環節同樣可以讓學生在享受英語學習的過程,最終達到掌握語法知識的目標。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要轉變觀念,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設計適合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語法教學模式的改變應更為有效地促進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設計實施更為有效的學習活動,所有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應以學生為主體,適合本階段學生層次的活動為主旨。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最終使得所有學生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