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婕
(湖南科技大學工會,湖南 湘潭 411201)
成人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學校教育向終生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體系。近年來我國成人高等教育有著重大進展,據《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2017年全國接受各種非學歷高等教育的學生927.37萬人次,當年已畢(結)業980.84萬人次。在當今數據信息時代,發展成人高等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它所提倡的終身學習為推動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有利于我國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但同時,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呈現不斷萎縮的局面,“成人高等教育終結”、“成人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的呼聲不斷出現,成人高等教育的未來令人堪憂。其主要原因是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狀況日益凸顯。究其源頭,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是關鍵。
首先,我們來看看現行成教培養方案出現的問題。
第一,培養模式缺乏創新,教育理念落后。成人高等教育作為新的教育體系,是傳統教育一項里程碑式的變革,它的終生教育理念意味著它強大的包容性與獨立性,其培養模式應該與普通高等教育有著本質區別。但當前成人高等教育培養模式更多的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沒有考慮成教學生處于各行各業,年齡差距大,學習需求不同這些特點,所制定的培養計劃無法體現成教特色。同時辦學主體教育理念落后,往往只關注于學歷教育,認為學歷比學識更重要,顯得本末倒置。培養模式的不合理及狹隘的教育理念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效果差,受教育者總體水平不達標,導致成教社會認可度低,形成了致使成教效果衰微的惡性循環。
第二,課程設置不合理,所設學科不具有針對性。成教學生的社會角色多,背景各不相同,其文化基礎知識的差距較大。當前成教辦學主體設置課程時只是簡單的進行了專業劃分,而面對同一專業不同文化基礎,學習需求差異巨大的學生時,成教教師很難做到兼顧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這樣的結果導致教師或偏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使得專業內成績兩極分化更加嚴重,或從基礎教育開始,把教學時間都花在基本的專業知識上,本身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學生幾乎沒有收獲。同時每個專業的聯系不夠,學生只獨立的學習本專業知識,沒有把握好教學的整體性,把每個專業切割開來,使得學生知識面狹隘,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三,考核過于簡單,教學質量監管松懈。成人高等教育的課程考核及畢業的標準都不夠高,大多學生并沒有掌握好所學知識就已經達到合格標準。這樣學生認為畢業簡單,很容易就能夠獲取學歷,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不會主動吸納知識,導致畢業之后仍然沒有競爭優勢。過于簡單的考核標準也使得成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管理不嚴,抱有應付的心態,不注重教學質量,使得成教變成了一個獲取學歷的捷徑,與終生學習的理念背道而馳。
總而言之,如何制定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應了解現行人才培養方案問題的,同時充分考慮到成教學生自身特性,不能盲目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培養模式,認識到成人教育的受教育主體的特殊性,才能更好的制定科學高效的培養方案?;诂F行成教培養方案的種種問題和成教學生的特性,筆者認為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應該是改革的龍頭,對如何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開展了較為深入的研究與實踐。
成人高等教育的理念基礎應當是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到受教育群體的特殊性,不能忽視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受教育者的真正需求為出發點,設計培養方案時應認真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考慮所設課程是否對學生有用以及學生是否能夠真正學到。同時注重學生的未來發展與就業問題,設立的課程要與實際情況及人才市場需求相關。同時積極聽取業內專業人士對課程建設的看法和建議,針對現有問題做出合理調整。尊重學生的特殊性和個性發展,在能夠保證培養目標達成與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設置個性化培養方向模塊,多方面滿足學生發展需求,避免和改變成人教育“普教化”的弊端。
成教培養方案的設計目標是培養出有著全面基礎知識,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能夠很好的適應社會環境以及符合人才市場需求的人才。在此基礎上,辦學主體可以在考慮到不同學生個人情況后,根據學校的自身特色制定出科學高效的培養方案。同時應清楚的表述所制定培養方案的突出優勢與基本要求,并提出所培養人才的未來走向。
在設計培養計劃時,培養計劃可以基于滿足能夠分門別類的制定培養方案的要求,通識課程及一些基礎知識應是每個成教學生的必修課,可將其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同時根據分類制定的培養方案,按照不同學生的專業,自身特點與感興趣的方向,設置不同的課程,學生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課程,力圖脫離簡單枯燥的課本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全面且個性化發展。同時注重實踐環節,力求減少學生畢業后在社會中的適應期實踐,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為市場輸送專業知識豐富,實踐技能強大的復合型人才。
成教辦學主體要能夠充分了解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學生能夠畢業的具體標準,努力做到畢業學生都是人才市場所需要的,有極大競爭優勢的學生。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設置科學的課程與考核標準,確定怎樣制定培養方案才能達到目標,最大限度的靠近這一目標,優化課程體系,使得學生有足夠能力去適應社會需要。
職業資格證書對于成教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在成人高等教育認可度依然不夠高的今天,成人高等教育的畢業生比起普通高教畢業生在市場上沒有足夠的優勢,職業資格證書是提升成教學生競爭力的最好方法,將職業證書考試的內容融入成教培養課程當中,可以很好的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加大了學生將來的競爭優勢。在制定培養方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這些課程,同時在培養方案中要明確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