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榮
(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 300204)
首先,二外法語教學改革是內在需求。長期以來,二外法語教學中存在三個突出的問題。一是課時少,大部分高校每周四課時,開課兩至三個學期。對于法語零基礎的同學在這么短的時間中要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實非易事。二是二外法語的非專業地位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性和主動性欠缺。三是由于學生學習目的和需求不同導致學習層次分化,學習動機強的同學渴望獲取充足的知識,盡快提高法語水平,而動機弱的同學則僅滿足于教材范圍。面對這些問題,二外法語課程需要改變傳統的授課模式,探索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能按需施教的途徑。因此,二外法語教師一直在尋找輔助教學的平臺,為學生提供觸手可得的語言學習環境和優質的學習資源,使課堂教學得以延伸,并滿足實時互動、課內課外相結合的要求。
其次,二外法語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以“教師、教材、教室”為中心的二外法語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和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成為高校法語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互聯網+”時代為外語教學改革帶來了新思路。豐富的網絡資源與成熟的教學應用平臺使轉變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的愿望得以實現。筆者所在的天津外國語大學于2016年引進了“網絡教學資源與應用平臺”,這為實現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課程教學模式變革和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環境。
網絡教學資源與應用平臺是一個提供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的平臺,既可以在電腦終端使用,也可下載相應的app(超星學習通)在移動終端使用。它功能強大,支持教師自建網絡課程、網絡互動教學、多種模式教學以及教學過程跟蹤與分析,而且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與優質課程供師生共享。它的出現滿足了二外法語教改的需求,而且給網絡化外語教學帶來了新機遇。借助該平臺輔助法語教學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平臺上建設二外法語課程,將微課、翻轉課堂這些新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優勢互補,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筆者曾使用過公共郵箱、騰訊qq和微信等平臺輔助教學,這些平臺能夠滿足一定的互動需求和課程資源共享需求,但無法建立穩定的課程資源,上傳的學習資料難于分類,也不易于學生日后搜索、查找。往往是每一學年都需要重復上傳操作,浪費了大量不必要的時間精力。而且由于缺乏教師端的后臺監測和學情統計功能,對于學生的課下學習情況難以及時監管。網絡教學資源與應用平臺較之于這些平臺具有突出的優勢:更專業;功能更齊全;互動性更強;更穩定,適于不斷完善課程;更易于監管;等等。它為教師提供了一站式的自建網絡課程功能,支持多樣化的網絡教學互動(包括在線答疑、在線作業、在線討論、在線檢測等),而且可以共享網絡課程,便于優質課程的推廣。
該平臺可以滿足教師自主創建在線課程、課堂在線互動輔助教學以及課下師生交流與資源共享等需求。筆者目前主要將其用于課堂教學的延伸,尚未在課堂授課環節使用。一是因為二外法語課堂授課時間有限,更需要將這有限的時間用于重難點知識的講授、師生面對面交流與小組討論等活動;二是因為如果課堂借助平臺互動,學生難免經常使用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雖然此舉能提高學習的趣味性,但自律性弱的同學可能借機娛樂、開小差,總體衡量,弊大于利,為了保證學生課堂上的專注力和參與度,還是傾向于課上“人機分離”。
(一)構建在線課程資源,助力學生預習、復習
教師可以按章節順序或者以教學課時為主線上傳教學資源,構建網上課程體系。上傳的資源支持文檔、圖片、音頻、視頻、鏈接等形式,也可以插入在線圖書或圖書內頁。教師將教材中的錄音發至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讀與聽的練習。對于語法內容,可以提供一些原汁原味的語言素材,如法語歌曲、海報、對話、故事等,使學生在生動而真實的語料中對所學內容有一定的預習和感知,同時補充適當的相關練習,用于課下復習和鞏固。對于課文的學習,可以提供一些背景資料,文中重點句型與短語的歸納,以及新接觸的不規則動詞的變位。這些輔助學習資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預習和復習效率。將課堂上詞匯用法講解內容分享至平臺,能有效縮短學生課上的筆記時間,進而增加口語表達的機會。
(二)運用教學音頻、視頻,適當開展翻轉課堂
對于學習難度低的語法知識點(比如形容詞tout的用法,表達時間的介詞和介詞短語用法總結,等等),教師可以搜集網絡上的相關教學音頻、視頻,或者自己動手制作,并設計學習任務,上傳至平臺供學生課前自學。課堂上根據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檢測學習效果,解決學生課下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三)補充課外練習等學習資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二外法語班上的學生學習動機存在明顯差異。一部分有考研打算的同學希望在日后的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學習積極性很高,有很強的課下自學意愿。還有些同學出于對法語與法國文化的喜愛,學習興趣較濃,也有明顯的求知欲。而另外一些同學由于對法語學習的預期不高,學習態度表現得被動而消極,不愿在第二外語學習上花費太多時間。而且,每位同學的語言領悟能力與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面對這些問題,筆者在教學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指導。在教學平臺上,每個章節都會為學生補充一些課外練習和閱讀資料,也會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分享相關主題的法語視頻,比如在“身體與健康”的學習單元中分享了一集小豬佩奇的法語視頻,題目為《 Pas très bien 》,由于視頻沒有字幕,筆者將視頻中難于理解的句子摘記了出來,一同發至平臺,便于學生學習。對于跨越章節的綜合性學習資源,可以按主題發布在“資料”板塊中。這些補充學習資料通常分為兩類,一類要求所有學生完成,另一類是自愿完成。這樣既滿足了求知欲強的同學的學習需求,又不會為學習動機和能力較弱的同學造成過重負擔。
(四)充分利用平臺互動功能,便利師生溝通、生生溝通
超星學習通的一對一聊天功能、班級群聊功能和在線討論功能將教師與學生聚集在一個平臺,為課下師生實時交流和學生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學生遇有疑問,可以隨時在學習通上提出,教師在平臺上及時答疑解惑。學生的問題與教師的答復發表在班級群聊界面中,全班同學都能夠借鑒學習,信息共享,促進大家共同提高。熱心的同學還把自己喜歡的法語歌曲 《 Message personnel 》分享到班級群聊中,供大家欣賞、學習,歌曲語速緩慢、旋律優美,歌詞簡單易懂,非常適合二外法語學習者。教學平臺上日常的交流與分享無形中構建了一個線上學習圈,將課上與課下的學習氛圍融合在一起。
借助該教學平臺,教師可以輕松實現對學生的個別指導。比如,筆者班上有個別同學語音基礎薄弱,單詞和課文的朗讀有明顯困難,由于課上時間有限,不能為他們一一糾正讀音,于是讓這幾位同學把自己讀單詞的錄音以私信方式發給筆者,對他們進行線上指導,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這些同學的發音有了明顯進步。
(五)借助后臺數據,關注學生在線學情
對于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尤其是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教師要及時關注,以便及時提醒、督促態度消極的同學。教學平臺上的學情統計可以反映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和課程訪問量。教師也可以通過資料的下載量從側面觀察學習情況。部分作業資料可發布在“通知”板塊中,這里可以及時顯示已讀學生人數,并能對未讀的學生發出提醒。
實踐證明,“網絡教學資源與應用平臺”應用于法語教學是可行的,而且能明顯提高教學效果,但在使用過程中也需注意以下問題:
(一)在線課程的構建與完善,以及應用教學平臺輔助日常教學都需要教師課下投入大量精力,這要求教師有崇高的敬業精神。當看到同學們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比往屆同學取得更大進步,看到他們語言水平不斷提高的時候,身為教師,筆者會由衷地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內心充滿成就感和滿足感。另外,為了保障教學工作的高質量運行,應建立教學團隊,發揮團隊協作的作用。
(二)在如今的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網絡教學資源豐富,這為教學平臺建設提供了資源保證,同時也提出了取舍問題。教師在選擇上傳平臺的資源時,必須精挑細選、仔細甄別。一是把控質量,避免存在錯誤的低質量資源流入平臺;二是把控難度和數量,所選內容一定要符合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且數量適當,切勿貪多,以免給學生造成過重負擔,挫傷學習積極性。
(三)由于教學平臺上的學習內容為課下自主完成,有些學習動力不強的同學會出現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情況。這時,可以采用在線提醒的方式提醒學生。同時從長遠角度考慮,應該在學習評價中加入過程評價內容,將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納入平時成績評價體系。
將“網絡教學資源與應用平臺”應用于法語教學的探索,實現了課堂教學的無限延伸,促進了按需施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便于優質課程的共享和推廣。借助“網絡教學資源與應用平臺”的教學改革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資源,解決目前教學中的問題,豐富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為外語教學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改革成果對于其他外語學科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在現代教育網絡化的發展趨勢下,高校外語教育工作者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勤于探索,勇于嘗試,不斷提高外語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