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亞
(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 221116)
如今,“互聯網+”正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模式,同樣“互聯網+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大趨勢,并帶來教育理念、教育體系、教學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變化。職業教育教學理念的特別性、教育體系的多樣性、教學方式的靈活性、教學資源的局限性、人才培養的特殊性,都對教學信息化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
在新媒體時代,利用智慧校園的大環境,加強網絡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從有效教學到優質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構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職教育很有必要。
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將工作、學習和生活有機整合,形成智慧化的校園環境。近年來,我校積極參與教育教學信息化改革,利用“超星泛雅”電腦端和“學習通”手機端,搭建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并實現全校無線網絡全覆蓋,為網絡學習提供了有力保障。
物理學是五年制醫藥高等職業教育各專業通用的一門必修公共課程,其課程的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到后續很多學科的學習。因此,建設物理課程網絡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平臺和豐富全面的學習資源,使學生能夠運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將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為培養醫藥類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科學基礎。為此,在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上,我構建了五年制醫藥高等職業教育物理課程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成果包括:
1.在我的課程欄目:立足于教材,建立起物理課程授課學習體系。該部分主要是課本資源,它是教師根據教材,建設與課上學習內容相吻合的教學資源,上傳于網絡學習平臺,包括學習目的、學習內容、重難點及上課使用的PPT、圖片、文檔等。
學生登錄物理網絡學習空間我的課程欄目,首先了解學習目的、學習重難點及學習中的注意點,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有效促進了學生網絡學習的主動性,強化了學生網絡學習的積極性。結合目標學習法、問題學習法,借助交流互動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做到真正的愉悅學習,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教師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可以運用網絡教學,與學生在線對話、輔導、答疑,并在網絡上對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檢查預習情況,支持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并通過網絡大數據分析結果,及時調整課程的重難點及作業布置,并反饋學生的答題情況。只要有網絡,學生可以不受地點和學校作息時間的限制,隨時和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并通過觀看PPT、圖片、文檔、視頻、微課等,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做到真正的因人施教。
2.在課程資料欄目:立足于教材,建立起物理課程輔助教學資料體系。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而人類80%以上的信息是通過視覺獲得的。將物理課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物理學發展史、物理學家介紹、實驗實訓操作項目等視頻、微課資料進行整合,并上傳于網絡學習平臺,使教師的教學內容圖文并茂、直觀形象,通過觀看、觀摩,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知識面,創造良好有效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
3.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中的通知、作業、考試、統計等欄目,建立了有效的考核評價制度。網絡學習空間記錄了學生網絡學習物理成長過程,根據網絡學習空間所具有的學習資源的豐富性、時效性和交互性的特點,建立和實現了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考試結束后,通過網絡平臺能夠迅速調出學生的成績,并進行排名、考題的正確率、分數分布、知識點等統計工作,最后根據各部分權重設置,結合作業部分、平時表現、實驗成績、期中期末成績,生成最終成績。網絡學習空間還會保存學生提交的作業、實驗報告等,并會對學生自主學習視頻、微課等資源情況進行統計,記錄學生在網絡學習空間的學習和交流情況,記錄成長過程。教學互動及時、便利,能夠隨時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并加以指導,讓學生的專長充分體現出來,以評價促進學習。
課程設計還可以通過學生們的合作進行資料收集、課堂討論,既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又憑借網絡學習平臺,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提供了嶄新的知識教育模式,與以往單純的多媒體教學有著本質區別,要求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提供者,更是方法的提供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職業素養,提高教學水平和網絡教學能力,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平臺主動學習,促進師生互動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