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初中英語教學理念根深蒂固,長期引導初中英語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學面臨改革諸多問題和考驗,針對教學理念缺乏更新、教學模式生硬以及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的教學評價模式單一的具體問題,本文提出初中英語教學應當深入學習新課標的提倡內容,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及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 英語教學 新課改
根據“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改的推進需要教師團隊不斷的積極探討與研究。初中教育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時期,基于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英語教師要全面認識素質教育的內在涵義,在積極提升學生英語成績的同時,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綜合培養初中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已經不能完全適用于當下的教學理念,刻板、生硬的教學模式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受到影響。在新課標的教學目標要求下,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為初中英語教學開辟新道路,使素質教育思想貫徹初中英語教學活動。
一、初中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
傳統初中英語教學在應試教育背景下,不斷要求提升學生英語成績,從而忽視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只關注于學生是否能在試卷考試總中取得優異分數。傳統教育理念以教師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氛圍沉悶,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只能被動接收老師的教學內容,既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新要求,又使得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甚至于不斷消磨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
(二)教學模式缺乏創新
初中英語教學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其教學方式仍然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導,不斷向學生注入課本內容,機械式地訓練學生的詞匯掌握、句法結構、英語作文等內容。這樣的課堂模式只能單純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對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毫無助力。另一方面,傳統教學模式缺少師生互動,課堂進行方式主要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記,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育尚不成熟,對于枯燥的課堂教學很難集中注意力,落后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令初中英語教學難以達到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三)對新課標的發展目標不明確
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對于新課標的具體要求,教師團隊并沒有做到足夠深入的了解與探討,學校方面也只是對其進行初淺的學習,甚至認為新課改只是對課程教材的改變,其教學理念、教學目標甚至是教學內容的改革在初中英語的教學實踐中并沒有得到真正體現。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夠透徹,以致于初中英語教學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導,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停滯不前,課堂教學質量低下,教師的職業技能處于低層次水平。
(四)教學評價機制單一
傳統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局限于考試分數的具體體現。基于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學校教育被升學率綁架,以硬性分數為標準的錄取規則,導致學生學業壓力巨大,也使得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也不得不側重試卷分數,教學評價機制單一,學習情況的反饋不夠及時。新課改的推行,對學生的各項能力考查均有注重,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的教育理念,要求初中英語教學不能再單純關注學生的卷面分數,而是要全方面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考核學生各項綜合能力,教師要針對具體的學習反饋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實踐中及時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英語教學要按照新的課程標準,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將先進的教學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初中英語教師要學會利用學校的教學設施,整合教學資源,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專注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增強師生互動,轉變以往沉悶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在備課環節要設計有趣的課堂提問,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利用當下流行的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主觀能動性,主動投入到初中英語的學習中;組織學生建立合作學習機制,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語言能力的訓練,相互監督學習進程,提高英語的語言實踐能力。
(二)針對學生基礎,分層教學
初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較低,個性突出,身心發展處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學生的學習效率各異,學習進程有緩有快,對于知識的吸收轉化需要的時間各不相同,教師要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實施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程度將其分為興趣較高、一般、較差三個層次,分配給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針對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教師也可以對其進行分層,由淺入深,為學生構建英語語言體系提供合理性引導。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應占主體地位,教師要把素質教育理念落實到日常教學的方方面面,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主要教學任務,積極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英語語言的實踐技能。教師要主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其自主學習能力,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學習內容,積極提出問題,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共同討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新課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導性綱領。學校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到主導作用,對教學目標的把握,需要教師團隊及學校的共同努力,清晰每個教學環節的真正要求,深刻領悟其內涵,有利于初中英語的教學工作。
三、結語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應當關注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提升,結合先進教學思想,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團隊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深入學習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要求,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具體情況,創設有利的課堂環境,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彧.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9):30.
[2] 顧群官.淺談新課標精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6):148+150.
[3] 許畫,胡俊杰.論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6):125-126.
作者簡介:姜代瓊(1977—),藏,籍貫:四川雅安,單位:雅安市寶興縣靈關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