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木熱提古麗·尼亞孜 阿不都拉·吾甫爾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時使用溶栓后PCI(介入療法)和直接PCI的效果。方法 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50例,通過區(qū)組隨機化分為對照組(75例)和觀察組(75例),對照組行溶栓后PCI,觀察組行直接PCI,將兩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離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離均更優(yōu),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直接PCI能夠獲得更佳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溶栓后PCI;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7..01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心血管常見疾病,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趨勢的日益加重,該疾病的發(fā)病率也處于了上升狀態(tài)[1]。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治療干預能夠及時開通受阻血管,減少梗死面積,使瀕死的心肌組織得到挽救,改善患者預后[2]。在本次研究中,給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PCI和直接PCI 療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50例,通過區(qū)組隨機化分為對照組(75例)和觀察組(75例),其中,對照組男40劉麗,女35例;年齡48~70歲,平均(62.0±4.8)歲。觀察組男41例,女34例;年齡47~70歲,平均(62.1±4.7)歲。兩組基線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行溶栓后PCI,觀察組行直接PCI。溶栓治療方案:尿激酶150萬U與100 mL生理鹽水混合后對患者行靜脈滴注,1小時內滴注完畢。對照組在接受溶栓治療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再擇期進行PCI治療。觀察組則在入院90分鐘內進行PCI治療,術前口服給予患者300 mg氯吡格雷和300 mg水溶性阿司匹林,并通過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確認患者心肌梗死血管范圍及位置。
1.3 評價指標
將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離作為評價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SPSS 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由t檢驗,P<0.05提示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離均更優(yōu),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的起病急,且病情進展極快,患者預后通常較差。研究者認為由于患者心肌的血細胞過分集中,并形成血栓附著在血管壁上,縮小了局部管腔的體積,導致血流受阻,心肌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氧,因此發(fā)病[3]。目前臨床上PCI治療對該疾病有著較好的療效,能夠使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得到改善,修復心肌的血氧供給,減少梗死面積,但是該治療該何時進行,一直處于爭論當中。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直接PCI,經對比,觀察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離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溶栓后PCI的優(yōu)勢在于如果溶栓失敗,立即進行PCI能夠改善患者預后。但是靜脈溶栓會增加出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降低再通率,并提高心肌再閉率[4]。而直接PCI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患者壞死的心肌得到拯救,并有效、及時地再通其心肌的梗死血管,進而優(yōu)化患者預后。另一方面,直接PCI能夠降低對患者血栓的負荷,更有助于抽吸,再加上縮短了微循環(huán)缺血的時間,因此慢復流和復流的發(fā)生率較低,治療安全性更高。相關的研究認為,直接PCI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明顯的有效性,而且出血的風險更低,同時能夠實現早期的再灌注,因此對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更有優(yōu)勢[5]。本次研究中結果也顯示直接PCI 的療效更佳,但由于樣本量較少,還需要擴大樣本量的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直接PCI能夠獲得更佳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桂香,都 雯.溶栓后介入療法與直接介入療法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06(03):61-62.
[2] 陸 軍,曹宏玲.溶栓后介入療法與直接介入療法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對比[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52):86-87.
[3] 彭 軍.探討溶栓后介入療法和直接介入療法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52):24-25.
[4] 劉 宇,向小平,周 喆,等.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后補救介入治療的臨床療效[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17,05(05):345-347.
[5] 林 青,萬 征,李曉春,等.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后介入治療與直接介入治療的比較研究[J].天津醫(yī)藥,2016,34(06):372-375.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