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目的 探析康復護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通過雙盲法分組標準將2017年2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38例慢阻肺患者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參照組(n=19)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n =19)實施康復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結果 護理后,實驗組肺功能指標改善效果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康復護理能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康復護理;肺功能;慢阻肺;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7..01
慢阻肺屬于常見肺部疾病,患者臨床特征主要為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此病發病率較高,可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受到嚴重不良影響。慢阻肺治療不及時,將會誘發肺心病[1]、呼吸衰竭等病癥,進而危及生命安全。匯報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38例患者均確診為慢阻肺,均分成兩組,參照組男女之比為10:9,年齡57~73歲,平均(62.85±6.17)歲;病程2~11年,平均(5.23±2.78)年。實驗組年齡男女之比為12:6,年齡58~72歲,平均(62.90±6.24)歲;病程2~10年,平均(5.41±2.95)年。
1.2 方法
兩組均遵醫行常規解痙祛痰、平喘止咳、抗炎、抗感染以及持續低流量吸氧等對癥治療。
參照組施以常規護理:①心理護理:因病情反復,患者易產生諸多不良情緒,若不及時予以疏導,將有可能導致患者抑郁或焦慮。護理人員需與患者密切交流,幫助患者疏泄負面情緒,進而保持樂觀的心態。②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疾病健康教育,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危害性、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等,使患者治療及護理配合度得以提高。③飲食指導:了解患者的飲食喜好,結合其病情需要制定科學的膳食計劃,滿足患者機體營養所需的同時,增強其體質。④基礎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進行呼吸操訓練,使患者的耐力與呼吸肌肌力得到提高,以改善呼吸肌活動能力與呼吸功能。
實驗組:在上述護理基礎上,實施康復護理,結合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決定運動方法:(1)病情較輕者:①腹式呼吸:協助患者保持平臥位或站位,雙手放于胸前,自然吸氣一次,并默數1、2,再由鼻子吸氣,使腹部隆起,告知患者吸氣至無法由自然狀態開始呼氣;②縮唇式呼吸:引導患者縮唇,口型為吸氣時屏氣一至三秒,再用口緩慢呼氣,一般為吹口哨狀,將氣體緩慢呼出,同時收縮腹部,用手向下輕輕擠壓,促進呼吸的同時通過腹肌收縮盡量排出氣體,通常每分鐘默數1~4,可持續做6~8個循環,2次/d,早晚進行。(2)重癥患者:①空中踏車:囑患者保持平臥位,其后屈膝,將下肢抬高,上半身不動,雙小腿于空中交替行空踩自行車動作,至腳踩不到即可。②拱橋運動:協助患者保持仰臥位,屈曲膝關節,雙足底平踏于床上,用力抬高臀部,離床面10~15 cm,并重復上述動作;③拉伸起坐:引導患者雙手將床邊拉住,上肢將上半身拉起后坐直,維持5 s,其后躺平持續開展上述動作;④上下肢臥位訓練:上肢開展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指頭活動和負重活動;下肢肌力0級者使用意念活動下肢拇指頭;Ⅰ級者使用拇指頭和腳底踩踏軟墊;Ⅱ級者下肢水平移動或屈膝;Ⅲ~Ⅳ級者開展下肢伸直抬高運動;Ⅵ級者開展臥位空中踩車運動。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護理前后的肺功能。
1.4 統計學方法
借助SPSS 21.0統計數據,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護理前,參照組FEV1為(1.32±0.11)L,FEV1/FVC為(43.20±3.56)%;實驗組為(1.34±0.11)L、(43.25±3.51)L。護理后,參照組上述指標為(1.49±0.21)L、(54.32±4.19)%;實驗組依次為(1.98±0.44)L、(68.89±5.23)%。兩組護理后的肺功能指標對比存在顯著差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慢阻肺具有病程緩慢、反復發作、并發癥多及發病率高等特點,可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康復護理是一組針對性護理模式,其目的在于促進康復,能預防疾病急性發作[2],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護理后的肺功能指標FEV1、FEV1/FVC與參照組對比均有明顯的改善,表明康復護理優于常規護理,能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配合各種康復運動,使患者循序漸進地增強體質[3],改善呼吸活動,阻止肺部病變,最終逐漸恢復自身的身體機能。
總之,對慢阻肺患者施以康復護理作用確切,其對提高肺功能有積極作用,建議加大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茶花,李 娜.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31):137-139.
[2] 潘玲玲,吳藝萍.綜合康復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8,37(29):160-163.
[3] 石 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復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07):163-165.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