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英育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高校作為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主陣地,承擔著教育大學生,引導社會風氣的重責大任。信仰是人們對某種理論、學說、主張的相信以至尊崇,驅使著人們去共同應對他們的不幸和災難,是促使社會相互支持的基本保障。馬克思主義是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信仰也是黨和人民共同選擇的主導信仰。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引導下,我國人民緊密團結,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幼師專業學生肩負著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他們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研究不僅涉及自己的精神選擇,而且關乎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重視幼師專業學生意識形態教育是幼兒師范類高職教育的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我們有必要幫助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自覺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的偉大建設實踐中,為祖國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馬克思主義是我黨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我們大家都應該追求的唯一科學的信仰。然而現實并非如此,盡管幼師專業學生的思想主流積極向上,但同時也不可否認,部分學生存在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歪曲、社會責任感缺失等現象。有的學生甚至對馬克思主義缺乏正確認識,誤解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實質,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主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以及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責任,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義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首要任務,那么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將面臨嚴峻挑戰。
改革開放使中國面向世界敞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中國借助改革開放的機遇,政治、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有了顯著提高。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面對隨之而來的一些負面影響。改革開放促進了中西方的文化交融,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觀念逐漸滲透到學生群體中,由于學生群體知識面廣,熱衷于對外來文化的研究,易受外來思想影響,這些都導致了學生們的信仰朝多元化、世俗化發展。此外,西方“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在幼師專業學生群體中的廣泛傳播,使部分學生缺乏遠大理想,將物質追求作為自己生活的最大目標,以至于滋生了許多錯誤觀念和不良風氣,嚴重影響了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在高校的主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在革命戰爭時期是無產階級的精神支柱,在抗戰勝利和人民解放事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使得馬克思主義信念深入人心,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身上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的使命。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思潮相繼涌進,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使學生群體的信仰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們開始對馬克思主義產生困惑,甚至出現馬克思主義信仰淡化的傾向。幼師專業學生正處于信仰的形成時期,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任馬克思主義信仰繼續淡化,會導致學生們失去理想,迷失前進方向。因此,加強對幼師專業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信仰觀念是目前各高校極其緊迫的戰略任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宣傳和普及馬克思主義理論,正確引導幼師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對于當前幼師專業學生思想領域中出現的信仰問題,我們應該給予足夠重視,定期開展調查研究,關注幼師專業學生思想動態,積極探索提高幼師專業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有效途徑。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理論,它反映了客觀現實,并能夠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和發展。幼師專業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一個由理論到實踐的發展過程,也就是說,幼師專業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知道的越多、越全面,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越真實、越堅定。因此,為了使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高校應該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和灌輸,使學生們深入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質,才能使學生們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理想觀念,培養具有較高政治素質的綜合應用型人才。目前,我國高校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主要是通過老師講授的方式來進行的,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們對課程內容大多不感興趣,所以教學效果欠佳。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門科學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要想全面提高馬克思主義相關課程的實效性,就必須將理論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課堂灌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調動幼師專業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實踐教學并不等同于社會實踐,它的教學方式比較靈活,如模擬教學、課堂演講、案例分析、分組討論等在課堂上的實踐活動更容易被幼專生接受。這種授課方式不僅提高了幼師專業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興趣,同時也養成了他們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更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堂組織能力。
隨著網絡技術在各大高校的發展和普及,高校的大學生成為了使用網絡的主要人群。網上快速的信息傳遞、便捷的購物通道、時尚的休閑游戲虛擬的聊天交友等,都對當代青年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幼師專業大學生們經常上網查閱資料,接觸網絡較多,網絡世界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動搖了他們的政治信念和價值觀點。高校必須時刻提高警覺性,及時占領網絡這個宣傳新陣地,把握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將幼師專業學生的信仰觀念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目前,部分高校已經認識到了網絡教育的重要性,他們通過優化校園網、創辦紅色網站、建設時政論壇等方式,及時掌握了學生的思想動態,并用科學的理論、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引導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信仰,提高他們自覺抵制網絡污染的能力。
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中,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環節。學校的建筑設施、管理方式、教師的精神狀態、同學間的人際關系等都對幼師專業學生的政治觀念、個人信仰、和道德理念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高校應借助完善校園文化這一有效手段,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堅定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校園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但部分高校對精神文化的重視不夠,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學術抄襲、考試作弊等現象扭曲了幼師專業學生的價值觀念、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高校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將校園網絡、期刊、廣播、宣傳板等發展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陣地,結合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此外,高校還應注意整頓校風學風,抵制錯誤思想在校園中滋生和蔓延,以先進、健康的文化氛圍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