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英
(咸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是根本需要,是關系到當代大學生能否擔負起振興中國的重要前提。大學生是國之嬌子,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是社會的道德導向標。如果大學生的素質和修養不能被社會認同,那么無論他多么才華橫溢也不會做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那么如何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大學生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三觀,再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時,才不會被一些亂象所迷惑,進而走彎路。告訴大學生人活著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樣的態度去呈現出來?人的價值是什么?
當代社會是物質橫流的社會,一些大學生為了滿足虛榮心,明知家庭條件不允許卻通過網貸的方式滿足自己,結果把自己和家人陷入被追債的困境。有的學生拜金主義,金錢至上,為了錢可以不擇手段,這種學生將來走向社會也是國家的敗類。引導學生如何成就出彩人生?要有一顆真善美的心,能夠把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作為人生目標。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榜樣,科學家錢學森在國家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毅然決然的回到祖國,為國家的航天事業貢獻終身,還有科學家鄧稼先隱姓埋名甚至連家人都不知道,整整28年,最后因為核輻射被病痛折磨,就是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的國家才有今天的成績,才不會因落后被挨打。用一個一個鮮活的榜樣去引導大學生,讓他們激發愛國熱情。
回顧我們歷史上每一個重要時刻就會有一個精神鼓舞著人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重要凝聚力。為什么現在我們要重視中國精神?習總書記系列講話中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當代社會的價值導向過度關注娛樂明星,明星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上新聞頭條,而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卻不被大家所關注。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生,不知道中國的強大實際上靠的什么?所以才有了“感動中國”這個欄目,用一個一個實際的精神去感動著人們、去影響著人們、去改變人們的思想。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道德意識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大學生代表整個國家的文化素養,如果大學生在公共場合不懂得公共道德,那么我們培養大學生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做好大學生的公共道德教育呢?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先從宿舍衛生做起,我校每周都會進行宿舍衛生大檢查,有的宿舍整理整潔,統一擺放。有的宿舍鞋子隨處丟棄,每人床前放著一個柜子,甚至每人一個垃圾桶,一個宿舍住了6個人擺放6個垃圾桶,每個垃圾桶里放滿垃圾,走進宿舍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面而來,這樣的同學沒有公共意識,自掃門前雪。我們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讓他們樹立起公共道德意識。
好的班干部能夠改變全班的精神面貌,老師上課時班干部的作風給全班同學做好榜樣。例如:上課鈴響了,班干部帶頭給老師問好,老師布置作業,班干部積極催交作業,總之,好的班干部就會把班級的事務管理的井井有條。
班干部由各班同學投票選出,然后由輔導員統一培訓,培訓時首先要告知班干部的職責,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可能一個疏忽就會影響整個班級的利益。當某個班級出現不好的苗頭時,首先找班干部談話。如若班干部工作不積極,一定不能姑息,要及時調整,必要時要撤掉重新選取。
平時我們可以通過班干部了解班級同學的思想狀態,特別是一些需要特別關注的同學,班干部要隨時掌握他們的動態,及時上報,這樣我們就發揮了學生信息員的作用。
大學就是社會的縮影,如果學生在大學校園里就沒有養成文明禮貌,那么走向社會很難呈現出好的素養。我們平時注重大學生校園文明建設,要求學生遇見老師和領導要主動打招呼,在餐廳吃飯時要自覺排隊,校園里不要隨手扔垃圾,隨地吐痰等。
老師去公寓檢查衛生時要積極主動的問好,有的學生見到老師來了無動于衷,這些學生平時還經常與老師打交道,連小學生都懂的基本禮貌,她們卻熟視無睹。作為輔導員我們要批評學生的這種不文明行為。工作中我們要與學生打成一片,經常與學生談心談話,專業課老師也要做到言行一致,身教大于言傳,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與同事領導打招呼,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總之,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項繁瑣而又重要的工作,只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大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才能創造有用的價值。思想教育工作是根基,沒有好的思想基礎,一切才華都是虛無的,甚至可能是弊端。所以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至關重要,一定要好好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