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秀
(甘肅財貿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207)
隨著職業教育在教育事業中的地位逐漸上升,人才培養成為當前重點教育目標。因此,高職院校需要立足于當前素質教育需求,對教育理念和方法進行創新,從而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滿足當下環境背景下,基礎素質型人才培養需求。
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院校需要對教育理念做出更新和明確[1]。首先,院校需要樹立職業發展理念。重點關注當前市場環境下,關于實踐型人才素質需求,并以此為導向,對職業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創新。重點加強學生職業態度、職業素養教育,從而保證高職生的綜合素養,更加滿足社會環境發展需求。同時,從微觀角度講,教師要樹立生本理念,也就是說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高職教育體系下的學習需求、興趣需求、情感需求,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和創新,從而保證高職教育更加高效。因此,在高職教學工作正式開展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職業發展規劃進行調查。通過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對專業的興趣需求,以及職業發展傾向。并以此為依據,合理對人才培養體系和模式進行創新。
在高職教育領域,院校需要對培養目標進行明確,并以此為依據合理豐富課程內容體系,從而為實現基礎素質型人才奠定基礎條件。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培養目標。深入了解當前市場環境發展情況,調研企業對人才素質提出的基本要求,從而確定實踐型、綜合性人才培養目標。之后,教師根據確定的目標,對課程內容體系進行創新。先發掘教材中的課程內容,對重點和難點進行明確。在此基礎上,利用網絡、實踐調研等方式,搜集市場資源,與課程內容有效整合,從而保證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更加豐富。同時,教師需要重點加強課程類型體系豐富,引入一些全新的課程或者學科,比如說商務英語、心理教育等課程。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教育環境,讓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進行深入學習、成長,有效推進高職生的素質建設。
在高職教育領域,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拓展教學渠道和載體,豐富學生專業學習空間,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升。教師需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高職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具體興趣需求,構建多元化方法體系,從而保證學生學習效率更加高效。首先,教師需要貫徹情境教學法,將專業課程內容以直觀情境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直觀觀察,從而加深學生學習理解。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互動的方式,參與到專業課程學習活動當中,實現學生自動學習意識有效培養。同時,教師可以落實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根據所學專業設定實踐課題,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探究,促使學生對課程內容加深理解。在高職教育領域,教師為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質量,需要對教學載體進行創新[2]。借助于信息技術,開發和拓展各種教學平臺和手段,比如說構建微課視頻資源中心,建立在線學習體系,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提供便利條件。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得到實踐訓練,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院校需要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聯系。利用企業優秀資源,在院校環境內部建立實訓中心,為學生專業實訓提供良好的平臺。并且,企業可以為院校學生提供良好的定崗實習機會,落實師徒制培養體制,引導學生對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操作內容進行重點訓練,從而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專業內容,全面提升學生專業素養。最后,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平臺。
在高職院校教育領域,為進一步人才培養,院校需要重點加強教師隊伍素質建設[3]。首先,為院內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招聘年輕有為的教師,參與到高職教育體系建設當中,從而為人才培養工作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礎。同時,重點加強在職教師隊伍素質培訓,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就教育領域在高職教育提出的標準和要求進行滲透,加強教學理念、方法創新培訓,全面提高教師隊伍專業水平,促使其以更好的狀態,參與到人才培養工作當中,保證高職人才培養工作更加高效、高質。
綜上,為實現實踐型人才有效培養,高職院校需要對教育理念、目標和方法進行創新,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體系,為高職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全面提高高職生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