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堃
(太原師范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開宗明義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我如何為我們系1250名團學青年謀幸福?這個使命擔當如磐石般屹立在我的心中。
2018年11月下旬,我參加學校黨支部書記赴紅旗渠干部學院開展專業精神培訓班,通過實地走訪紅旗渠,發自內心地體驗到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林縣人民當時最迫切的愿望是水,楊貴書記立志解決這個千古難題,我深知引漳入林,是多么的順民心,得民意。我一直在問自己,我所在的計算機系,我們1250名團學青年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四年的輔導員經歷,無數次的談心談話,各種團學青年的活動,讓我發現團學青年當前階段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是求學思想問題,他們的思想很“貧困”,求學思想弱化、自控力差困擾著大多數的團學青年。他們渴望提升自己,卻被自媒體時代的各種誘惑大山壓著。“老師,我想好好學習,努力提升,就是離不開手機,有事沒事就想看看手機,刷各種自媒體APP,但未來各種迷茫,內心憂心忡忡”,這樣的聲音時常在我耳邊環繞。我把這樣的思想形象地比喻為“花崗巖腦袋”,改造的復雜難度不亞于紅旗渠在群山懸崖邊上的巖石。我決心扶他們的求學思想之貧,解他們就業之憂。
在我下決心開展這個工程之前,我也一直在探索各種方式方法,讓團學青年從自媒體中脫離出來,學知識,學本領,為四年后的就業做準備,我發現談心談話并不是“靈丹妙藥”,作為思想政治輔導員,我們的戰場不應該在團學活動,而是俯下身子親自帶孩子們去迎接實戰的挑戰和檢驗。紅旗渠的楊貴書記,在紅旗渠修建之前,也在大興水利,可是林縣十年九旱,最核心的問題是沒有水源,楊貴書記最終決定引漳入林,徹底解決問題。而我也要引“靈丹”入“花崗巖腦袋”,帶著團學青年去實戰,用專業去解決實際問題才是核心,我要修計算機系人的紅旗渠工程!
“以專業實戰為出發點,帶著學生們往前走”是我和大多數所帶團學青年討論出來的路子。
何為專業實戰?那就是輔導員利用課余、節假日帶著學生們離開校園,到社會中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于計算機專業來講,實戰的味道更濃,更有動手能力的體現。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若我是一個火鍋店的老板,在計算機技術方面,最關心的是客流量問題,一年中哪天客流量大,客流量和食物新鮮存備量的問題,客流量與食物各自保鮮期的關系。學生們利用休息時間,反復與商戶進行溝通后,提出他們的解決方案面對這樣的問題,通過自學和請教老師,完全可以通過小組學習來解決,經過充分討論和設計、執行,形成解決方案。這樣,利用這種實戰體驗來檢驗同學們的分析問題、識別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實戰來刺激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動力,用實戰來體驗專業學習和綜合能力的全過程培育,專業學習的全流程在實戰中全面體現,同學們渴望綜合能力提升的愿望得以實現。
作為計算機系紅旗渠的發起者,我正帶領三個小組解決學校周邊的一個商戶的訂單,我們的同學成功談下了這單“生意”,按照客戶的五點要求,同學們通過請教專業老師、自學、網絡請教等方式,正在一一解決問題。我欣喜的看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變化,在此分享給讀者:
三個小組的成員已經忘記了自己手機上還有自媒體APP,只要有時間就會在組長的召集下,自發的在教室里討論問題,形成多種解決方案,并不斷與投資方(商戶)溝通,之前不愛說話,性格內向的同學如今歷練的如客戶經理般自信從容。
專業課老師通過與小組同學的溝通后發現,原來追在同學們后的老師,不得不給同學們加餐補課,因此會出現“喂不飽”的情況,這些同學們的專業實踐能力有了質的飛越,已基本達到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在二年級已基本具備工作能力。
同學們能自給自足,用專業能力掙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不但脫了思想之貧,解他們就業之困,還解脫了一個家庭的經濟負擔,如果260個家庭脫貧,便是260柱洪流匯聚到全國脫貧攻堅的戰役中去。
這就是我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輔導員的初心和使命,用專業實戰帶著孩子們和他們的家庭謀幸福,我志愿做這樣的鋪路人,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