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長是每個人的權利,教育更應以生命的視角關照師生的成長?!鞍俨輬@”應成為師生成長的沃土,滋養師生生命成長的樂園。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百草園小學從文化理念主張的確立、課堂教學的變革、教師團隊的多元共長、校園生活的重構設計等方面進行實踐研究,教育只有回歸到生長的本身,才能更好地實現生命意義的回歸。
【關鍵詞】元遠文化;滋養生長;生命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5【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19)90-0040-02
【作者簡介】張紅梅,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百草園小學(江蘇常州,213032)校長,高級教師。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百草園小學歷經十年的發展,我們看到兒童在這里享受著童年的快樂,教師擁有了拔節的力量,也看到了一所學校向上生長的發展樣態?;凇鞍俨輬@”的意義闡述,我們提出了學校的文化主張:在“百草園”中追求教育的“元遠”?!霸睘槌跏?,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和旺盛的生命力。這既是“元”的本質,又是兒童的生長密碼,同時也是百草園的寓意?!霸庇忠鉃楸驹?、根源,學校教育就是要從教育諸多的現象中去探索兒童生長的本質和規律?!斑h”意為遠方、未來,從起點出發走向遠方,走向屬于兒童的未來世界。
一、素養為本:形成課程教學變革的新樣態
立足“元遠”文化主張,以促進兒童素養提升為根本,學校精心編織學生發展的坐標,建立學校課程與教學變革的新樣態。
1.頂層設計:編織坐標,形成總圖譜。
經過多次研討論證,學校明晰了學生培養目標“博、毅、善”的具體內涵,形成了六個核心詞的個性化表達,成為學生發展的坐標?;谔皆次幕皩W生培養目標,學校形成了百草園課程目標。在此基礎上,學校以文化的視野、課程的視域、兒童的視角進行“百草園課程”的頂層設計,從三個層級基礎、拓展、特色,五大領域語言與閱讀、數學與科技、藝術與審美、品德與人生、運動與健康設計課程圖譜,構建具有共生特色的課程體系。
2.路徑選擇:活化坐標,指導新實踐。
我們明確了國家課程校本實施的路徑:制定標準、有向拓展、內容整合。數學教師團隊歷時兩年多編寫了《小學數學學科關鍵能力指導手冊》,學校成了省珠心算項目實驗學校。語文學科開設“主題閱讀”“整本書閱讀”等基礎學科的拓展課程,連續五年面向市區開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兒童閱讀觀摩活動,邀請十多位省內外知名的兒童閱讀名師來校指導,教師先后面向全區執教九個主題的閱讀課并進行專題匯報。我們圍繞五大領域開發實施了四十多門服務于學生個性成長的自主拓展課程。
3.變革日常:內化坐標,形成新樣態。
2012年起,我們以交往互動為范式推行小組合作學習,從組建分工、自主探究、合作分享、教師指導、多元評價等角度進行了研究,推進了課堂的轉型。學校又以省級課題“共生理念下支持課堂變革的教學規程的研究”引領課堂的變革。我們確立了共生課堂“多元、互動、生長”的價值追求,明確了“自主、豐富、對話、合作、精進、創生”六個二級指標,初步形成了各學科的教學規程。同時明晰了共生課堂的展開邏輯:情景開放、合作互動、聚焦生成、對話推進、反思創生,形成了有自主、有合作、同生共長的“共生”課堂形態。“百草園”課程正從理念走向實踐,從形式走向內核,“人”站在了課程的正中央,學校課程生活以兒童為主體,形成了多元立體的坐標體系。
二、多元共長:凝聚教師團隊創造的新力量
百草園之“元”“遠”根本指向人的生長發展。每位教師都是百草園里的成長主體,百草園里的教育生活由每一個成長主體來共同創造。
1.創造變革機遇,激活成長主體。
在“追本溯源、同生共長”的課程建設中,無論是“扎實的基礎”“豐富的拓展”“鮮明的特色”三個維度的建構,還是豐富、多樣、可選的“百草園課程”,每一位教師都和學校的課程變革共生共長。
2.打開成長密碼,煥發內在動力。
目標引領,加強自我規劃;校本研修,豐厚專業底蘊;課題導行,提升科研素養。學校在重視骨干教師價值提煉的同時,還關注不同教師發展需求,實現教師全員發展:“青蘋果成長團”實現教師入門發展,“青檸檬成長團”實現班主任入格發展,“青荷成長團”促進梯隊教師跨域發展,“藍雁成長團”促進教師特色發展。
三、優化時空:創造學生自由生長的新生活
構建學生成長序列,豐富學生校園生活。以年級序列活動為縱軸,進行儀式教育,開展實踐體驗活動。以校園主題節為橫軸,精心設計“元遠”文化節之體育節、藝術節、成語文化節、英語節等,整體構建學生成長主題系列活動。
整合融通教育資源,優化學生成長空間。充分挖掘家長資源,搭建家校合作平臺,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拓展德育實踐基地,豐富學生實踐體驗。多學科融通開展四季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四季、感受四季、樂享四季。
著力打造“三百”工程,彰顯德育品牌特色。通過培養百善常規,踐行百花行動,開放百草講壇,為學生的成長搭建合作探究、展示個性的平臺。學校通過校園新生活的多位立體重構,依托不斷完善和創新的評價機制,培養學生“博、毅、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