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慧 李慶君
摘 要:本文結合當前日語教學工作的實踐探索,從日語教學的現狀與問題入手,對在日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的必要性和價值作一定的討論與闡述,并參考日語教學工作中文化導入實施的主要經驗,對日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基本內容和實施策略作著重探討與分析,旨在為優化日語教學的品質與效果提供借鑒。
關鍵詞:日語教學;文化導入;實施問題;應用原則;應用策略
日語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載體和關鍵組成部分,日語教學工作必須將日本的語言背景、風土人情、地理政治以及中日的文化共同和差異等文化內容有效融入其中,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運用日語這門語言學科知識、使用方法、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達到基于跨文化內涵培育交際能力的高效塑造。
一、日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和價值
(一)當前日語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內容與目標單一,缺乏系統和文化內涵性
當前很多學生學習日語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于日本文化的興趣與深入了解,但在現實的語言教學中,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與學生這一學習初衷背道而馳。由于在語言理論、語法技巧、詞匯記憶等方面的過度注重,造成了學生在缺乏必要文化底蘊培養基態下對于語言知識應用和理解上的困難,也會由于學習內容和目標的單一帶來學生動力的喪失,更導致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塑造上的薄弱,也就帶來了日語教學水平和質量的低下。
2.教學方法機械而效率低下,語言環境單一
在傳統的日語教學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際人才培養目標上缺乏,也就造成了日語教學方法更多是以教師為主導的語言知識記憶與語法技巧訓練,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也缺乏有機的互動,更沒有生動而具象的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從而導致學習氛圍的沉悶以及學習興趣和效率的低下。
3.文化導入缺失,學生文化觀念固化
中日文化存在很多共同點,但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差異,尤其在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上的差異更為顯著。再加上日語中具有很多漢字語言的成分,這就更會導致學生先入為主的文化觀念左右其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由于當前很多日語教學中不太注重語言學習前、中、后在中日文化差異的類比和聯結,從而讓學生以一種“推己及人”的方式對日語進行理解和學習,也就極容易造成語言運用的偏差,進而帶來學習質量的劣化以及后期運用糾正的困難。
(二)在日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的作用
從當前日語教學的基本問題可以看出,除了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技巧等方面存在著需要提升和改進之處,核心的問題也是貫穿內容、方法應用之中的主要因素體現在日語教學中的跨文化導入。總的來說,在日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的主要價值和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日語是日本文化的產物,任何割裂日語與日本文化的教學行為都難以實現高質化語言能力的塑造。可以說,日本文化是日語教學的先導、連接紐帶和應用靈魂,而文化內涵的深化更是日語教學應當樹立的基本教學目標。
第二,了解日本文化與中日文化差異基礎上的日語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日語的語言背景、語言習慣、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從而更加有效而精準地把握日本語言的應用技巧和自己交際能力的培養技巧,進而實現語言能力的高質化塑造。
第三,語言文化的導入,能夠賦予枯燥語言學習極強的生命力和文化力,帶來課堂和交流模式的極大豐富,從而實現課堂趣味性、文化性、創造性、互動性和主動性的全面增強。
二、在日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的基本內容和實施策略
(一)文化導入的基本內容
在日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內容可以分為兩個基本文化范疇,即文化交際范疇和文化知識范疇。
1.文化交際范疇主要是語言文化的日本文化認知與交流,如語言語境、文化語境、認知語境。關鍵的就是要理解漢語與日語的語境差異、思維差異和文化差異,以及不同語言場景下同樣意思在表達上的不同。
2.文化知識范疇則主要包括社會、政治、地理、文學、經濟、藝術、宗教、歷史、技術等各個文化領域,是學生了解、理解并掌握日本人思維方式、文化習慣以及語言發展來龍去脈的根本,也是學生提升文化素養,獲得深厚跨文化語言修養的重要推動力。
(二)文化導入的應用策略
1.從文化差異入手進行文化導入
“推己及人”是很好的理解方式,但是在進行語言學習中一定要在“及人”的過程中,避免主觀意識的過多參與,即要從中日文化差異入手,一方面加深學生對于語言知識和文化特點的掌握,另一方面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日本交際文化中的特殊規律與語言習慣。
如日本人在表達感謝時,雖也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但更喜歡使用道歉的形式,經常用法則會說“すみませんでした”或“どうもすみません”。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前以及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將這一文化差異對學生進行講解,并通過不同的場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如在地鐵上被人讓座,說“どうもすみません”則比“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更符合日本人語言的習慣,再配合其他道歉式感謝的舉例,讓學生對日語的道歉和感謝文化有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精準而靈活運用。
2.從特定語言環境入手進行文化導入
語言學習在直觀而真實的語言背景之下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通過文化的講解、文化情境的布置、語言背景的營造等方式,實現學生有效學習和高效互動。教師一方面要結合教材內容,統籌與內容相關的文化內容,并在課堂前、中、后以合理的方式進行貫穿性的融入,更可以通過多媒體影音圖等工具全面營造語言交際中的現實場景和文化背景,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日語的應用互動和文化學習。
例如在學習就餐用語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聲像等進行場景布置與導入,從而讓學生置身一個直觀而真實的就餐環境,如在日本人的家庭或是餐廳的聚會場景。之后結合學習的具體目標和設計,讓學生分小組全員參與其中,教師從就餐前的寒暄,到點菜、上菜以及食用前、中、后的文化傳統、流行趨勢進行帶入性的講解、演練,并在此期間對就餐用語和常見行為進行講授、對比、聯想和運用,還可通過日本的影視劇以及動漫中就餐場景的系列對比,讓學生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就餐文化以及基本的語言和行為習慣,從而帶來學生對日本就餐文化全面掌握基礎上對就餐用語精準而靈活的使用。
3.創新教學方法,實現文化的有機融入
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應用比較教學、問題情境教學、關聯教學、合作互動教學,一方面將學生置于語言學習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通過教學創新,將日本文化的深刻內涵和豐富內容與語言進行多維度的關聯、比較、討論、深化和問題的合作探討性解決,進而讓學生在積極、生動、多元的文化交流、語言互動與問題解決中實現更全面的交際能力與語言能力塑造。
由于日本文化多元而柔性,教師首先應當提升文化理解力和研究深度,并在課堂中善于將文化的相通性和整體性對學生進行傳導。在注重中日文化對比的同時,還要強調同一種語言意思在不同場景、不同時間以及不同人身份之間的對比運用和連接運用,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設置,情境的比較、自主的思考和合作的探究,塑造語言全面的文化力以及學生在文化方向的聯想力和相融力,進而帶來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顯著提升。
結束語
文化導入是日語教學的必要舉措,更是推動日語教學發展以及教學目標深化的關鍵性契機。日語教師應當不斷深化語言能力,培養文化底蘊,在充當語言教師的同時,做一名優秀的文化交流者和傳播者,以帶來對高素養日語跨文化交際人才的有效培育。
參考文獻
[1] 陳新,陳亞敏.淺議日語教學與文化導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2):115-116.
[2] 肖開益.論日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內容[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S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