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濤
摘 要: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應以課堂教學作為切入點,踐行立德樹人目標。簡要闡釋了核心素養指導下高中語文課堂活動的設計思路,圍繞基于生活情境導入文本、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創設視聽結合閱讀情境、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等方面,探討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課堂活動的具體設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活動設計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鑒于課堂活動設計水平是衡量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培育效果的重要指標,教師應明確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依托多元教學方法驅動課堂活動的創新,更好地實現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核心素養指導下高中語文課堂活動的設計思路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將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列為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大組成要素。教師應牢固秉持該理念開展語文課堂活動設計,運用生活化情境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經驗、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借助小組合作模式拓寬學生思維,運用多媒體技術深化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配合群文閱讀策略引導學生自覺樹立文化傳承意識,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1]。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課堂活動的具體設計策略探討
(一)基于生活情境導入文本,培養語言建構能力
教學改革強調加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密切關聯,通過將生活化場景引入語文課堂中,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既有經驗與認知,并經由知識學習實現語言知識與技巧的有效輸出,提高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以《故都的秋》文本為例,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問題的設置進行教學導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家鄉的秋天有哪些特點或自己曾在秋天發生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調動學生既有生活經驗。接下來教師可以從學生表達的話語中提煉出“清”“靜”“悲涼”等關鍵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嘗試分析郁達夫對故鄉秋天的描述話語,品味作者筆下秋天景色與自己家鄉秋景的異同,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對文章創作情感基調的理解。通過選取生活化情境進行教學導入,能夠在學生既有經驗的基礎上實現思維認知的豐富與更新,領會、學習作者的語言建構風格與表達意圖,為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實現思維動態遷移
核心素養目標強調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與品質,在此教師可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在分工、交流、合作的過程中拓寬思維視野、增長知識經驗,更好地促進個體思維能力的發展。以《鴻門宴》文本為例,在此教師可借助趣味性任務的布置推動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例如要求每一小組選取文本中最感興趣的一個人物建立人物畫像,針對人物性格、生平經歷等進行詳細分析。還可以要求合作小組圍繞文本內容完成情景劇的創作,由組員分工合作完成劇本創作、角色分配與排練等。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廣泛搜集資料深化對文本內容的解讀、增進對人物刻畫的理解,在交流經驗、辯論觀點的過程中豐富學生的思維視角,讓學生了解他人的認知想法,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三)創設視聽結合閱讀情境,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多媒體設備成為“互聯網+”在教學領域滲透的重要標志,為日常教學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輔助工具。以《荷塘月色》文本為例,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設備將文本中的靜態文字轉化為直觀的影像畫面,向學生展現出皎潔月光下荷塘朦朧清幽、靜謐柔和的景色,感受月光怎樣如流水般傾瀉在荷葉上,體會荷葉是如何像舞女的裙擺一樣婆娑婀娜地隨風起舞,配合舒緩悠揚的音樂與朗讀音頻使學生收獲美的享受,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深化對于文本表現手法、表達內容的理解。借助多媒體設備完成沉浸式閱讀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既有助于深化學生對于文本創作方法的借鑒與積累,同時也能夠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活,有效達成審美鑒賞與創造力的培養目標。
(四)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深化文化傳承意識
高中階段學生在開展閱讀學習時不應再局限于課內文本,教師應有意識地將群文閱讀策略應用于課堂,依托課內文本指導學生掌握其創作方法與表達情感,配合課外文本的引入檢驗、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更好地豐富其知識經驗。以《雨巷》文本為例,學生在分析“雨巷”“頹墻”“丁香”等意象的過程中逐步感受到詩人孤寂、憂傷、彷徨的心境,體會該詩歌作為現代詩的開端所傳達出的主要風格特色與意圖[2]。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入同樣由戴望舒創作的《我的記憶》《我用殘損的手》等詩歌進行對比閱讀,結合詩歌創作的歷史背景與作者人生經歷進行三首抒情詩的比較鑒賞,借此實現由課內向課外文本的有效遷移,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文學史觀,并嘗試引導學生依據《雨巷》創作特點進行詩歌仿寫,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深化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目標。
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必然建立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教師需著重優化課堂活動的組織設計,依托生活化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運用小組合作模式提高其思維品質,配合多媒體設備豐富其審美素養,基于群文閱讀策略培養其文化自覺意識,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婷婷,韋冬余.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專題教學目標與原則[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8):99-101.
[2]陳志芳.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8(6):71-73.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課題名稱《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語文學習活動設計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224。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