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山清 呂錦睿 王乙各 朱明堂
摘 要:在新媒體時代下,各家傳統媒體紛紛走上了數字化轉型的道路。而在這些轉型的媒體中,財經媒體是一個特殊的部分。本文以《經濟觀察報》為例,分析財經報刊媒體的數字化轉型。
關鍵詞:經濟觀察報 數字化轉型 媒介融合背景 新媒體時代
一、新媒體背景介紹
新媒體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即使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經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文娛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歸根結底,新媒體是在當前大數據社會環境下,利用數字網絡技術,從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向外發展出的新型媒體形式。新媒體通常與“舊媒體”形成對比,如電視、廣播和印刷媒體,新媒體的“新”主要體現于技術之新。
二、財經類媒體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數字化轉型
媒介融合概念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伊契爾·索勒·普爾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隨著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正在逐漸發生變化。從單一的紙質媒體閱讀,到電腦、手機登多種數字終端,傳統媒介已經出現了新型的傳播方式。對于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必然選擇。而財經類報刊媒體作為傳統媒體中的專業類特色報刊,也紛紛開始了自己的數字化轉型。
三、《經濟觀察報》數字化轉型是種必然選擇
傳統報紙通過與新媒體的互相融合來擺脫互聯網的沖擊所帶來的困境。與“報紙消亡論”同時對立存在的是“全媒體時代的媒體整合”,也就是說,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互相進行融合,二者達到共贏。傳統報紙可以與互聯網共同發展,互相共享資源,互相推銷自己的產品,從而達到傳統報紙與互聯網的一體化融合。所以說,數字化轉型是《經濟觀察報》的必然選擇。
四、《經濟觀察報》的內容特色
1.內容豐富。
在《經濟觀察報》的官方網站經濟觀察網上,各篇稿件被劃分成了包括時事、政策、宏觀、證券、資本、理財在內的多個模塊。一些較熱和較新的新聞會被放在首頁。讀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查閱相應的模塊。豐富的內容幾乎涵蓋了各個方面。及時迅速。
2.深度報道和淺度報道想結合。
深度報道往往是一家媒體的核心競爭力,《經濟觀察報》將深度報道和淺度報道相結合,例如一些會議報道,往往采用簡單介紹情況的方式進行報道。而一些重大事件,經觀常常采用系列報道的方式進行深度挖掘。
3.專業性較強。
相較于一些普通媒體,財經媒體的專業性較高。例如一些有關證券、銀行、匯率的報道,都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經觀的記者所學專業較為豐富,只有部分記者是傳媒專業畢業,相當一部分記者都是經濟類相關專業。
4.獨家評論。
針對一些熱門事件,經濟觀察報會形成自己的評論。評論的來源也很廣泛,有時來源于內部的記者或者編輯,有時會邀請一些行業專家進行評論。
5.集合式特刊。
對于一些大型的專題,經濟觀察網上有一個“新聞特刊”欄目。
五、《經濟觀察報》的數字化轉型方式
1.線上線下多平臺傳播。
一篇新聞稿完成后,會在不同的平臺上進行傳播。例如APP、經濟觀察網、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號、紙質版的經濟觀察報等。官網經濟觀察網和經濟觀察報APP一般會最先發出來,然后一些精選的新聞會被上傳到公眾號上。由于經濟觀察報是周報,所以周末印刷出來的新聞是這一周的重要事件。在經濟觀察網上,也可以訂閱電子版的經濟觀察報。因此發表在微信公眾號上的稿件往往會先發表在經濟觀察網和APP上。經濟觀察網上的內容和APP基本相同。讀者只需下載APP就可閱讀到大部分信息。周末印刷出的紙質版經濟觀察報上往往是APP上和經濟觀察網上點擊量較高的文章。也有一些稿件只能在紙質版和電子版的經濟觀察報上看到。
2.微信公眾號平臺仍需發展。
在這個新媒體異軍突起的時代,每天都有新的自媒體成立,許多傳統媒體紛紛進行新媒體嘗試,有一些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經濟觀察報成立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可以說是一次順應潮流的嘗試。打開經濟觀察報微信公眾號,可以發現,經濟觀察報新媒體每天都是推送8條內容,一條頭條,7條非頭條。經濟觀察報新媒體有著許多優勢:一是內容豐富。經濟觀察報新媒體內容十分豐富,幾乎涵蓋了財經方面的各種大事和各種行業前瞻觀點。二是資源強大。借助于經濟觀察網強大的資源,經濟觀察網能挖掘出一些獨家新聞,例如一些行業專家的專訪。經濟觀察報新媒體頭條的點擊量多在一萬至三萬,非頭條的點擊量多在一萬以內。這個數據對于經濟觀察報的社會影響力而言,不是十分成正比。
那么,經濟觀察報新媒體存在著哪些問題呢?從客觀上說,人們普遍喜歡一些情感類的自媒體,例如咪蒙、才華有限青年等。經濟觀察報由于其內容專業度高,目標人群也定位在一些高學歷的精英人士。所以經濟觀察報新媒體的點擊量不如情感類新媒體高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但經濟觀察報新媒體也有一些問題。探究其原因,可能與其語言風格、粉絲互動有關。經濟觀察報微信公眾號的語言風格過于嚴肅,這種文風放在報紙或者網站上非常合適,但微信公眾號作為大多數人無聊時消遣和打發時間的工具,嚴肅的文風就不太適合。經濟觀察報微信公眾號與粉絲的互動不是特別頻繁,精選留言也不多。
3.融合新聞報道。
在經濟觀察報手機APP上,一篇新聞稿會被以不同的形式呈現。有文字,有音頻,如果讀者在開車或者做其他事情時,可以選擇播放音頻。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技術原因,現在的音頻還是由電腦生成,較為生硬。大多只是對文字的機器聲音播放,用戶體驗一般,實用性不是太高。
經濟觀察報作為一家社會認可度較高的專業性財經媒體,有著自己獨特的內容、傳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特色,也有著可商議改進的地方??傮w來說,經濟觀察報是一家出色的商業化媒體。其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經驗與可取之處,對同類媒體也有許多可供參考的建議。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諸如微信平臺發展緩慢、行文風格與網絡媒體脫軌的缺點。總之,《經濟觀察報》應該不斷改進,尋找更加科學的數字化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湯莉萍,王偉. 我國財經報刊數字化分析 ——以《中國經營報》、《第一財經日報》和《經濟觀察報》為例 [J].新聞界.2010(04)
[2] 盧彥,納蘭.社群+互聯網+企業行動路線圖 [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