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麗 曾敏婕 梅寒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也是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口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會遇到身體素質、心理狀況、社會適應的問題。老年人社會參與必不可少。但老年女性的社會參與狀況令人堪憂。本文基于社會性別的視角,對老年女性社會參與狀況作簡要分析,并提出適宜的改變策略,由此促進老年人口的積極老齡化,幫助老年女性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關鍵詞:社會性別視角 老年女性 社會參與
一、當前老年女性社會參與現象
社會參與是指公民出于一定的目的,通過合法途徑來表達其意愿,參加社會生活的行為[1]。隨著老齡化問題的突出,老年人口在退休后社會參與也越來越必要。但是,我國老年女性的社會參與水平相對較低。本文所指的老年女性社會參與并不包括純家庭或純個人的行為。根據報告顯示,有21.1%的農村老年女性仍在從事農業勞動,37.5%的城鎮老年女性近3年內參與過志愿服務、主動捐款等社會公益活動[2]。可見,不論農村或城鎮的老年女性的社會參與水平相對較低,僅三成。
二、老年女性社會參與水平相對較低的原因分析
從社會性別視角看,老年女性社會參與水平相對較低,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傳統觀念的束縛,影響老年女性社會參與
傳統觀念“男主外、女主內”,男性更多地承擔著賺錢養家的重任。也正是基于這個傳統觀念,老年女性退休后要撫養第三代,而老年男性的所承擔的家務負擔相對來說較少一點,因此,相對于老年女性,老年男性在退休以后更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參加社會活動。
(二)現有的退休年齡安排,影響老年女性社會參與
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除特殊行業外,男性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年滿50周歲,即可達到退休年齡。女性退休年齡早于男性退休年齡,這就使女性老年人口的規模相對更大。現有的退休年齡的安排,也造成了老年女性較老年男性更早地退出勞動參與。回歸家庭,脫離了原有的勞動參與也就失去了社會參與的主動性。
(三)受自身因素的影響,老年女性社會參與度不高
老年女性社會參與度不高,除了受老年女性自身年齡、興趣愛好、性格、健康狀況等因素的影響。還受其自身參與意識淡薄、持有性別偏見觀念的影響。一方面老年女性自身參與意識淡薄,他們中有很多認為沒有參與的必要性。正如帕特認為“家務歷來都是女人的責任,只有當她們能夠繼續完成她們在家庭內的首要任務時,她們才被允許加入勞動力隊伍” [3];而另一方面老年女性自身也持有性別偏見觀念,她們認為女人做家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沒對此發生過疑問[4]。
(四)現有適合老年女性社會參與的活動較單一
由于受現實的阻礙,現實中適合老年女性社會參與的活動較單一。主要是文娛類活動的社會參與,一般為廣場舞等社區活動的參與。隨著“擾民”、“廣場舞大媽”等負面詞匯的出現能夠適合老年女性真正參與社會的活動少之又少。反觀老年男性,他們的社會參與方式較為多樣與自由,下棋、遛鳥、喝酒聊天……而且老年男性的這些社會參與活動被社會認可,也就使得老年男性社會參與相較老年女性更容易。從而老年男性的社會參與率更高。
三、老年女性社會參與改變的策略
加強老年女性社會參與的積極性,改變當前老年女性社會參與度不高的現狀,主要從老年女性自身觀念、退休制度、加入社會工作者的改變等方面著手。改善老年女性社會參與的積極主動性,幫助他們更好地享受老年生活,促進積極老齡化。
(一)改變老年女性的自身觀念
改變老年女性自身性別平等觀念,不僅要促進家務勞動社會化,還要培養子女的獨立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斷奶。同時,還要轉變消極觀念。鼓勵老年女性意識到他們所擁有的資源(如:跟老年人相關的政策、社區為老年人所提供的設施等)。引導老年人利用資源,協助他們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結合老年人的需求,開展一些活動,使老年女性參與到這些活動中,提高老年女性的社會參與水平。
(二)實行彈性退休制度,由女性自主確定退休年齡
由女性自主確定退休年齡,增加她們的社會參與度。實行彈性退休制度,采取人性化的彈性退休制度。不設立一刀切的退休年齡線,實際操作中,以現行各類女性法定退休年齡為下限,以提高后的法定退休年齡為上限,在此區間內由女性自主選擇退休時間,實行彈性退休。
(三)社會工作者積極引導老年女性社會參與
社會工作者積極引導老年女性參與社會,使他們融入到社會之中。社會工作者首先應該有一顆接納的心,肯定老年女性的價值,尊重老年女性;其次,深入了解她們的興趣、愛好以及對社會參與的需求,然后逐步引導老年女性參與社會,提高老年女性社會參與率;最后,多給老年人一定的空間自由,讓她們在親身的實踐中學習鍛煉。
參考文獻:
[1] 柴慧琛.城市退休老人的社會參與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 [美]羅斯瑪麗.帕特南.童:《女性主義思潮導論》父曉明譯,上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杜,2002年,156頁.
[3] 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課題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報告[J].婦女研究論叢,2011(06):5-15.
[4] 王苗苗.老齡化背景下老年女性養老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5] 李實:《農村婦女的就業與收入——基于山西若干樣本村的實證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01(03).
作者簡介:涂麗(1994-),女,漢族,籍貫:江蘇揚州,單位:中華女子學院,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