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維綱
摘 要: 隨著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逐漸完善,群眾文化也得到普遍的推廣,并在滿足群眾美好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美術創作是群眾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助力,廣受人民群眾的喜愛。筆者深入分析了群眾文化的內涵,探索了群眾文化下美術創作與輔導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 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美術輔導策略
美術作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廣受群眾喜愛,同時,作為群眾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相應的美術基礎,必然會阻礙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的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群文工作者,開展美術創作與輔導,是工作不可或缺的內容,在新時代背景下開展美術創作與輔導必然要更新工作理念,與時俱進,創新改革工作方法。所以,更應該加強對美術創作與輔導的重視,實施創新驅動,切實提高群眾的美術創作能力,最終促進群眾文化基礎下美術事業的發展。
1 群眾文化的特征
群眾文化是新時代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是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息息相關的文化形式,是新時代文化發展的強大動力。群眾文化有著明顯的特點,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連,對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其一,群眾文化變化性較強。所謂變化性是指群眾文化參加的主體、開展的地點和時間、文化元素等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就比如鄉土文化也是群眾文化的一部分,但鄉土文化的開展肯定與農時相照應,農閑時群眾文化比較繁榮,反之亦然;城市群眾文化則業余時間最為繁榮,尤其是放假期間。這就意味著群眾文化的變化性較強,無論是校園文化,還是廣場文化都有較強的變化性。
其二,群眾文化的群眾性較強。群眾文化之所以以群眾命名,就是因為群眾文化有著鮮明的群眾性。群眾性所包含的內涵較為廣泛,從東部到西部,從農村到城市,每一個家庭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生活。這些文化活動不受地域、職業、身份、信仰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群眾文化就是群眾自己的文化,并牢牢與群眾生活聯系在一起,對我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
其三,群眾文化的普遍性較強。普遍性是群眾文化最明顯的特征之一,也正是因為普遍性,才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也充斥于社會的各個角落。比如,我國群文機構的設置,從省市到社區,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服務體系。這種普遍性,也是群眾基礎深厚的表現,顯示出了群眾文化的勃勃生機。另外,與其他專業文化相比,群眾文化的普遍性更加明顯。加之,有的專業文化融合群眾文化的部分特征,有的更是源于群眾文化,更有的則是從群眾文化汲取營養。因此,群眾文化與專業文化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2 群眾文化基礎下美術創作與輔導的相關策略
其一,發揮群文館在群眾文化中的協調作用。美術創作要求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在組織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中,文化館應該強調整體管理,協調個人,開展工作以前做好頂層設計。尤其是一些美術創作更多融合了地域文化元素,實現地域特色與美術創作的有機結合。如,群文館可以設計專門的美術創作培訓班,并在社區、鄉鎮建立美術創作培訓小組,形成覆蓋面廣、培訓專業的美術創作培訓體系。又如,創辦群眾美術作品展覽等活動,并邀請專門的美術人才,為群眾講解美術作品鑒賞,講授美術創作技法和技巧。同時,通過美術培訓班的創建,激活了群眾生活的多元色彩,促進群眾美術創作的發展,提高群眾美術創作水平。
其二,創新群眾美術創作的意識。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群眾美術創作也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美術作為經濟的上層建筑,經濟的發展也為美術創作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為了促進群眾美術創作的發展,創新意識為群眾美術創作融入了更多動力。如一些農村美術創作者基礎較為薄弱,專業性缺乏,而且題材也多是農村風景。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群眾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更多熱愛美術創作的人加入到創作隊伍當中,甚至一些農民畫家開始向專業畫家轉變。所以,在群眾美術創作中,必須創新創作意識,更多關注時代元素,將新生活新元素融入到美術創作中,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
其三,創新美術創作的輔導方法。群眾美術創作的輔導,最大的困境在于群眾美術基礎不同,有的群眾具有專業的基礎,而有的則只是興趣愛好。所以,在開展美術創作輔導中,輔導方法非常重要,要重視輔導方法的創新。如,在群眾美術創作輔導中,可以開展分層合作輔導法,對于基礎薄弱的群眾則從基礎做起,扎實推進,對于有一定基礎的群眾則重視專業技巧培養。通過分層合作教學法,可以更加全面提高群眾的美術創作能力,增強專業素養。因此,總的來說,一方面重視輔導教學,輔導人員通過現身說法、現場輔導等方式,及時解決群眾美術創作中遇到的困惑,夯實基礎。另一方面,創新輔導方法,根據不同年齡、性別、基礎的群眾開展分層教學,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更好地促進群眾美術創作的發展。
3 結束語
當前,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群眾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使群眾生活更加美好。群眾文化的發展不僅反作用于社會的進步,更從精神領域為群眾注入美好的憧憬。美術創作作為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該給與足夠的重視,對群眾美術創作更應該加強引導,提高群眾的美術創作能力,增強藝術修養,進而促進群眾的全面發展。所以,群文工作者,應該及時更新工作理念,創新輔導意識,發揮群文館的積極作用,創新工作方法,全面提高群眾美術創作輔導能力,為實現文化復興注入更多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J].滕昭慧.中國民族博覽,2018,(08).
[2]姚改朝.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與輔導策略分析[J].大眾文藝,2018,(05).
[3]黃彥.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與輔導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