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
關鍵詞高校 “家文化” 育人管理模式
在2010年的時候,我國教育部們就已經反復強調高校的學生寢室是課堂教學以外展開思政教育的關鍵場所。現在的大學生身上都體現著時代的特點,他們步入到需要獨立的大學環境,因為他們有著開放、自由的思想,并不喜歡被管束。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現階段的高效寢室家文化構建帶來了大量的挑戰。因此,必須積極的展開高校家文化育人管理模式的構建。
所謂的“家文化”,是指一個“家”的文化,家與國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即國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國,中國人對于“家”與“國”之間的關系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說明。“家”可以是一個家庭、一個國家、有一個公司、一個企業。“家文化”是傳統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其是一個家庭、國家、公司與企業的文化。
“家文化”的元素是“互助”“創新”“堅持”“自我”,對于高校寢室“家文化”來說,其與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密切聯系,其能夠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育人環境,建立良好的宿舍文化,且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高尚情操的陶冶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構建高校“家文化”育人管理模式,能夠使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升,以此使高校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學生在大學學習以及生活的過程,寢室都是其中非常關鍵的場所,對于學生身心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寢室是一個集體,學生在寢室之間的關系是否可以保持和諧,對于他們的健康發展十分的重要,不僅如此,學生思政素質以及三觀的構建也會因此受到影響。現階段,雖然我國高校的寢室文化已經保持著不錯的發展趨勢,其發展越發良好,不過其中還是有著不少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寢室文化水平偏低
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有的高校寢室文化水平偏低,尤其是在當前“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受接受的思想觀念越來越多元化,包括了一些積極的思想,同時也存在著消極的、負面的思想。且由于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他們面對大學生活存在著不適應的現象,尤其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不足,且有的學生不懂得包容,以自我為中心等,再加上多樣化思想與價值觀的影響,極易導致學生之間產生思想、行為方面的沖突。部分寢室當中甚至出現了不良共振的情況,對于相關的精神文化,當下有不少寢室因為多樣化思想與價值觀的影響,導致他們每個人的秉持個體觀念,并沒有統一性的信仰。
(二)不良的寢室人際關系
當前高校寢室存在著關系緊張的現象,主要是由于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其較為淡薄的團隊意識、集體意識,使得寢室成員之間的關系不夠團結,且有的宿舍的凝聚力不足,沒有形成團結融洽、互愛互讓的關系。寢室成員之間存在著關系冷漠的現象,且有的學生在面臨矛盾沖突時,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導致罵人打架等事件。從這些年的情況來看,因為寢室的關系出現惡劣的矛盾沖突所引發的慘案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對于這些慘案的發生,大家都表示非常的痛心與遺憾,不過社會各界的人們都對寢室關系進行了大量的思考,如何保護和諧友好的寢室關系成為當前學校關注的主要問題。
(三)高校宿舍文化品位有待提升
學校宿舍是學生生活、學習的場所,也是學生溝通信息、交流思想的地方,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因素的影響,學生所接受的信息也更加多元化,學生之間所談論的話題越來越多,經常在寢室開“臥談會”。有的寢室在對話題討論時存在著觀點不當、語言庸俗的現象,由此使得寢室文化越來越庸俗化,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寢室的整體文化品位。另外寢室的娛樂方式處于低層次,比如,打撲克、打麻將等,這對大學生良好風貌的形成帶來不良影響,且污染了寢室的精神環境,這與“家文化”的育人管理模式相違背,因此,學校應當針對這一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四)學校寢室學習建設有待加強
當前有的大學生認為學校寢室主要是休息、娛樂的場所,寢室成員之間很多的是一起討論八卦,一起娛樂,學生之間很少討論學習。而“家”文化的育人管理是建立在環境舒適、情趣高雅、拼搏進取的文化氛圍基礎上,如果沒有形式良好的寢室文化氛圍,比如,寢室成員傳閱一些不健康的書籍,臥談會的話題涉及到低級庸俗的內容等,這將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定要幫助學生正確有效的搞好室友關系,增強他們的社交能力,讓他們可以在和諧的寢室環境中得到健全的發展,這對于高校的教育目標實現也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一)有效展開高校寢室家文化物質方面的建設
具體來說,需要充分的將黨團的作用發揮出來,從而構建出高素質的集體。通過黨團,便能夠對現在的大學寢室管理模式展開更為深入的改進,讓其管理方式朝著合理規范的方向發展,這樣管理工作也會更為高效。若是擁有高效的管理模式,便可以讓寢室家文化中的物質方面得到滿足。在寢室的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全面、深入,正式其中的細節,以此構建出體系化的網絡。不僅如此,還需要建立監督機制,這是一種雙向監督。黨團也要得到后勤的協助,根據調查可以發現,黨團對于寢室家文化的構建有著模范的作用。除此之外,還需要一批高素質的輔導員,學生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輔導員。具體來說,輔導員一方面需要做好具體的教育工作,還需要將我國提出的教育方針有效務實…。還需要重視輔導員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需要秉承以人為本的觀念,充分發揮寢室家文化的育人作用,全方面構建出良好的育人環境。
(二)有效展開高校寢室家文化精神方面的建設
對于高校寢室家文化中的精神層面也需要加強構建,這也是現階段高校寢室家文化構建中缺失的部分。精神文化建設并非是單純的管理方法,不能將其和各個學科教育進行分離,而是需要把精神文化的構建加入到長期的規劃當中。具體來說,必須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關鍵點便是要秉承社區人文關懷的觀念,讓學生平時的生活需要可以得到滿足,比如寢室的光照,并且還可以讓寢室的裝飾更顯得人性化,讓學生體會到學校對他們的關懷重視。還可以增加健身房,讓學生生活更加豐富。還需要理解學生的內在情感,加強集體精神的培養,對寢室進行制度構建,讓寢室如同家庭一樣,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不僅如此,還要結合新時代學生的特點,展開各類符合學生需要的寢室活動,讓他們的友誼得到增強。需要結合當下大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方式,從而對寢室家文化活動的缺漏進行補充。必須明確高校寢室家文化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寢室的文化內涵,從而讓學生之間和諧、友好的共處。
(三)建立高校寢室家文化相關的規章制度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規章制度,才能更好的進行管理,高校寢室管理也不例外。為了使高校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當構建一套完善的、有效的規章制度。可以在寢室墻上貼上寢室公約,使寢室成員遵守相關的條例,比如,關于衛生方面,以輪流的形式進行寢室衛生的打掃,同時,每個成員應保證個人衛生,這樣才能創建一個干凈整潔的寢室環境;關于生活習慣方面,規定每晚十一點前應當保持安靜,同時,對于早起的同學,則應當輕聲輕腳,不能影響他人休息。
另外,應當注重學生思想政治的提升,為學生創建良好的生活環境奠定基礎。可以將學生黨團組織、學生黨員、大學生先進分子的帶頭作用充分發揮,將學生侵蝕內的行為要求明確提出,并對寢室內的綜合表現密切觀察,針對寢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四)積極開展品位高雅的高校寢室文化活動
為了使高校寢室文化品位得以增強,注重寢室文化建設十分有必要,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格調高雅的寢室活動,比如,“溫馨家園,你我共建”的寢室文化節,“最美宿舍”評比活動等,使學生通過構建溫馨、舒適的寢室環境,使其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友愛。在這些寢室文化活動的實施中,應當以“家文化”理念為指導展開,使學生通過這些活動認識到寢室內良好的環境、積極的思想的重要性,使學生認識到“安居”才能“樂學”;還能促進寢室成員之間的交流,增進友誼,使學生寢室的凝聚力得以提升。
(五)寢室工作隊伍的建立,提高管理水平
高校寢室管理水平與管理隊伍的中華水平有效密切聯系,因此,學校應當努力建設一支優質的管理隊伍,可以由學工部、后勤部、保衛部等協助管理高校寢室工作,同時,應當注重對寢室管理者綜合素質進行嚴格的選聘,這樣才能使寢室管理隊伍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六)實施管理、服務、教育協同,提高文化育人質量
為了使寢室文化育人質量得以提升,應當將以上傳統的管理理念予以轉變,應當以服務作為出發點,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進行管理與教育,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比如,通過對學生寢室事務管理委員會的成立,對學生所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集中處理,由學生代表、學工領導、教師代表等擔任委員會成員,對寢室管理的制度建設予以加強,將三位一體的協同聯動來促進寢室文化育人質量的提高。
(七)學校寢室硬實力的提升,促進文化育人質量提高
高校寢室育人功能的發揮是建立在完善的寢室物質條件基礎上,因此,高校應注重對寢室整體布局的合理設置,同時對寢室裝修進行配置,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比如,配置高質量的桌椅、床柜、飲水機、風扇、空調等,提升廊樓道的環境裝飾風格,張貼規范的宣傳物品等,以此為提高高校寢室環境,提高文化育人質量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高校寢室家文化育人管理模式的建設,需要相應的物質文化為基礎,不僅如此,還需要精神文化。最為關鍵的還是需要對評價體系展開革新以及完善。對于高校的寢室家文化建設來說,物質愛文化是關鍵前提,不過對于精神文化卻往往被忽視。之所以建立育人評價體系,其目的便是讓人展開反思,從而結合現今時代以及社會特點展開及時的改進,從而確保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