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摘 要: 本文主要論述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及國內外研究現狀,探討了基于CDIO的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的改革,圍繞課程體系構建、課堂教學、實驗實訓、過程評價等分析了基于CDIO的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的實踐應用。旨在為高校培養實踐型、企業需求型公路養護管理人才培養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 CDIO;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改革;實踐
近些年來,我國公路網規劃建設投資不斷加大,公路網趨向于密集狀態,全國范圍內以形成以放射線、縱線、橫線等多種布局方式為主的公路網。公路類型多樣化、公路網密集化、覆蓋范圍擴大化的趨勢表明我國的公路里程數也在不斷的增長,施工技術也在迅猛的發展中。不同等級的公路施工材料、施工技術、生命周期等差異化明顯,在生命周期內表現的問題也趨向于多元化發展,這對于我國的公路養護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課程改革與實踐對于培養公路養護與管理實踐型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
1.1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指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這是工程教育的一種新模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贑DIO的工程教育模式對人才的培養大綱分為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工程系統四個方面,并分別設定培養目標,按照培養目標有計劃、有針對的培養使用市場與企業需求的實踐性人才。隨著高職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素質、能力、知識教學體系,以培養實踐能力較強、具備團隊意識及創新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成為現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贑DIO的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企業需要的公路養護與管理專業的實踐性人才。
1.2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2001年瑞典查爾姆斯技術學院、瑞典林克平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瑞典皇家技術院4所知名院校合作開發了CDIO工程教育模型。CDIO大綱(又稱為“CDIO課程大綱”)將工程專業學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和推理能力、個人技能和工作態度、團隊協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CDIO標準是理念系統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養、全面實施以及檢驗測評的12條標準。目前,世界上已經有30余個個國家加入了CDIO國際組織合作計劃,共同開發和完善CDIO工程教育模式,為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截止到2010年3月,我國共有39個高校的特定專業成為機械類、電氣類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課題組試點工作組高校成員,國內也掀起一股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熱潮。2005年,汕頭大學開始學習研討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加以實施,現己經取得明顯的效果。2006年,汕頭大學成為首個中國高校CDIO成員。汕頭大學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中新引入了EIP(講道德、講誠信和職業化)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學實踐中重視人才工程創新能力、人文素質、職業道德的培養,為企業和社會培養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較高的實踐性新型工程技術人才。在公路養護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王軒、王政(2015)在文章《基于E-CDIO-KS公路養護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中指出:該專業人才培養要重視“建、管、養”協調并進,培養能夠結合該行業實際發展問題,應用創新能力解決問題,同時具備維護管理與解決實際問題的崗位適應性專業人才。目前,基于CDIO的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改革還在進行中,加強該專業的課程改革與實踐應用對于促進我國公路養護管理的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2 基于CDIO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的改革
3.1 課程教學內容優化
課程教學內容要在明確知識與能力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崗位職業技能與行為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施中,將課程目標設計為若干個教學項目,通過教學項目的實施與實現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基于CDIO的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內容優化包括四方面內容:(1)瀝青路面病害調查、檢測、修補及養護技能優化;(2)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調查、檢測、修補及養護技能優化;(3)路基及邊坡病害調查、檢測、修補及養護技能優化;(4)小型結構(中小橋、通道、涵洞)病害調查、檢測、修補及養護技能優化。
3.2 課程教學組織實施優化
基于CDIO的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教學組織中要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度,從而培養學生對于崗位的適應性。在課程教學組織方面,教師要將課堂轉化為實體工程項目,并明確實體工程項目中公路養護與管理具體工作的組織、設計、實施、檢驗等方法與過程,增強動態性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職業行為能力,提高公路養護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崗位技能與崗位職業行為適應能力。
3 基于CDIO的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的實踐應用
3.1 課程體系構建
在公路養護與管理專業課程的構建上,要以CDIO職業能力為核心,構架養護與管理模塊化課程。各模塊課程應該具備培養學生之夜工程技術知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并要在此基礎上具備培養學生職業行為能力和崗位職業技能的要求。具體模塊包括路面、路基、橋隧構造物、沿線設施四個模塊的養護與管理知識體系。
3.2 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也按照模塊化實施教學過程。模塊一路基工程養護施工課堂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路基質量檢測及評定能力、路基病害分析處理能力、針對不同病害制定養護方案的能力、路基養護施工和養護效果評價能力。模塊二瀝青路面養護施工課堂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瀝青路面質量檢測及評定能力、瀝青路面病害分析處理能力、針對不同病害制定養護方案的能力、瀝青路面養護施工和養護效果評價能力。模塊三水泥路面養護施工課堂教學,重點培養水泥路面質量檢測及評定能力、水泥路面病害分析處理能力、針對不同病害制定養護方案的能力、水泥路面養護施工和養護效果評價能力。模塊四橋涵工程養護施工課堂教學,重點培養橋涵工程質量檢測及評定能力、橋涵工程病害分析處理能力、針對不同病害制定養護方案的能力、橋涵工程養護施工和養護效果評價能力。
3.3 實驗實訓
實驗實訓通過讀校園道路使用性能的分析和性能評價,并對其進行養護與管理的實踐應用。將校園道路作為實際項目,結合校園不同類型的道路,對道路路面進行檢測、養護。
3.4 過程評價
通過對某公路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對公路的養護管理進行過程評價。評價內容包括養護管理的可操作性、可靠性、效度、信度等。可行性越高,說明公路養護與管理的方案實踐性更強。
4 結語
綜上所述,CDIO工程教學模式是一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模式結合公路養護與管理的實際需求有針對的實施教學,培養公路養護與管理專業的實踐性人才。極大的提高了公路養護與管理專業高校人才的崗位適應性,滿足了企業的需求,同時也使公路養護與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學有所用,貢獻社會。因此,基于CDIO的公路養護與管理課程改革是一項成功的教育改革舉措,建議高校加大基于CDIO的公路養護與管理專業課程的改革及實踐應用,讓CDIO工程教學模式更好的服務于公路養護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覃峰.基于CDIO的“公路工程養護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5,(28):107-108.
[2]汪瑩,陳燕飛,蔣玲.基于CDIO理念的路橋養護施工機械化課程體系構建[J].現代交際,2019,(07):15-16.
[3]王軒.公路養護技術課程E-CDIO-KS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8):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