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現今社會對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大勢所趨,改革勢在必行。要想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教師需要積極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新媒體教學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極大地提升了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本文圍繞新媒體教學在高中語文的應用展開深度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語文教學;新媒體;新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6-0035-02
引? ? 言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育技術也在不斷推陳出新,逐漸趨于完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在計算機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越來越普遍,便于教學的同時,能擴寬學生接觸信息數據的渠道[1]。新媒體能夠有效迎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根據實踐情況進行了深入探索。
一、新媒體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概況
新媒體在當前社會占據著主導地位,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深,社會開始向著信息化改革趨勢發展,其中發展最迅猛的當屬新媒體。新媒體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和極快的速度使同類技術相形見絀。新媒體逐漸被應用于教學中,如大家所熟知的微課、各類電子雜志等,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新媒體正逐步取代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方式成為主流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實現很多傳統教學方式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2]。新媒體教學能使教學過程更加立體生動、風趣幽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展示更翔實豐富的內容,從整體上提升教學效果。由于師生隨著信息浪潮的推動而不斷接受新鮮事物,大家對新媒體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所以教師運用新媒體進行教學的區域和規模也在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新媒體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而越來越多的學生也逐漸適應和接受了新媒體教學模式帶來的教學體驗,學到了遠超以往同樣時間和教學強度下所能達到的學習效果。
新媒體教學不僅在師生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也通過信息化技術創設了更適宜的教學環境,與此同時,教師借助新媒體工具在實際教學中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較以往更加便利。從前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借助的工具有限,教學形式往往較為抽象,在實際演示時往往只靠教師自身的理解水平和表達水平來傳遞信息,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由于教學工具落后,進一步導致學生難以理解知識點,這樣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應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從視覺、聽覺上通過圖文、視頻,甚至AI模擬來實現現場教學,為學生帶來更深刻的教學體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內容。
二、高中語文新媒體教學策略及實踐
1.不斷改良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永遠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的,原地踏步、故步自封是最不可取的。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摒棄部分不合時宜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新媒體教學。教學手段是教師實現教學效果的工具,工具的使用應得心應手[3]。因此,教師應選用效率最高、最有利于教學的教學方式,舍棄或改良與實際脫節、不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的教學方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教學方式是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必要條件。
2.變師本位為生本位
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是教學的主體和核心,由于高中語文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語文本身就是一種語言類學科,對其中涉及的文章的理解本身帶有很多個人主觀色彩,非常考驗個人的文學功底和悟性。所以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往往圍繞教師的備課計劃來展開,缺乏教學現場的師生互動。很多情況下,教師夸夸其談,學生卻感到十分迷茫,這樣的教學直接導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教師適當運用新媒體工具,多讓學生參與教學,多和學生互動,能夠活躍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3.新媒體教學要結合實際需求
新媒體教學依托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其內核仍是信息處理。信息處理一定要結合教學實際,以教學目的為最終目的,不能偏離主體。教師應嚴格篩選教學資料,選擇最實際的、最有效的信息[4]。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重復率非常高,其中充斥著大量不良信息,教師對這些信息的甄選一定要嚴謹。
此外,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基礎知識儲備水平,不能操之過急。在運用新媒體教學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是否能夠有效掌握,避免在教學中出現超出教學大綱的內容,也不要講過于復雜晦澀的內容。教師應做到有的放矢,不斷改進,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最易于學生接受的工具來進行教學。高中語文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理解難度,尤其是古文部分,十分考驗學生的古文基礎知識水平。每位學生的基礎略有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做好教學梯度。
4.善于運用新媒體教學相關軟件
新媒體教學需要依托很多新媒體軟件,教師對這些軟件掌握的熟練程度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多多學習,提高自身運用新媒體軟件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些新媒體軟件來表達自己的教學想法。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高中語文中的很多語法和閱讀理解學生很難立刻領悟,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運用新媒體軟件雖然能夠直觀展現教學的核心要點,但解讀新媒體軟件處理后的內容本身具有一定難度。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適當地進行相關新媒體軟件的基礎培訓,使學生能夠理解新媒體軟件表現出的教學內容,提高師生溝通效率,真正使高中生學會、學通高中語文。
結? ? 語
總之,新媒體教學作為當下最新的教學方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教師應熟練運用相關軟件,并恰當處理相關信息作為教學內容。此外,教師應拋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框架,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從而真正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張國征.新媒體環境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范婷.新媒體環境下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8.
廖卓群.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新媒體的探索和實踐[J].學周刊,2017(04):148-149.
高嘉陽.新媒體時代下的高中語文教學[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黃桂花(1968.6—),女,山東臨沂人,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