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
【關鍵詞】子宮壓迫縫合;產后出血;治療效果
產后出血對產婦的生命安全有著嚴重威脅,是導致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產后出血在臨床中的發病率為2%-3%,軟產道損傷、宮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等均是影響患者產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子宮壓迫縫合術、子宮動脈栓塞、子宮血管結扎等均是產后出血的治療方式,本次研究以50例產后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治療效果進行調查。
1.1一般資料以我院50例產后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人員均為2018年5月~2019年5月間我院治療人員。管理組患者年齡平均(29.6±3.7)歲,患者妊娠周期平均(39_2±0.4)周,初產婦13例,經產婦12例,宮縮乏力者13例、胎盤因素7例、凝血功能障礙者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平均(29.8±3.5)歲,患者妊娠周期平均(39.8±0.5)周,初產婦14例,經產婦11例,宮縮乏力者14例、胎盤因素7例、凝血功能障礙者4例。患者均符合產后出血診斷;患者/家屬知情且同意參與調查。
1.2一般方法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止血治療,為患者進行宮底按摩,注射縮宮素治療,適當使用止血劑,針對出血量較大的患者予以紗條填塞治療,減少患者出血量,止血效果不佳者予以子宮動脈血管結扎治療一。管理組:患者予以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充分暴露患者子宮下段,圓針從子宮右下邊緣進針,穿透子宮壁到子宮后壁,垂直方向褥式縫合1~2針,自宮底、宮角3cm處繞至子宮前壁,同樣采用褥式縫合1~2針,從子宮切口上方出針,右側縫合完畢后左側采用相同的方式進行縫合,兩側縫合完畢后將兩側縫線打結,將子宮放回腹腔,對子宮的顏色、供血、出血情況進行觀察,無異常后清理腹腔、關腹。
1.3觀察指標對所有患者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同時對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比較患者止血時間。
1.4評估指標痊愈:患者治序后出血停止,患者其余生理指標無異常,患者宮縮逐漸恢復正常,尿量恢復正常;改善:患者治療后出仍有少量出血,患者生命體征無顯著異常,尿量逐漸恢復;無效:患者治療后出血顯著,生命體征無明顯改善,尿量少。評估有效率=痊愈率+改善率。
1.5數據統計文中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t、卡方視為檢驗指標,P<0.05視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1患者治療效果比較管理組患者評估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為72.0%,P<0.05,詳見下表。

2.2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管理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8.0%,對照組為24.0%,P<0.05,詳見下表。

2.3患者止血時間管理組患者止血時間平均(36.9±9.8)min,對照組患者平均(75.3±24.6)min,P<0.05,t=9.81。
產后出血是分娩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導致產婦死亡的直接因素。產后出血者治療后也會面臨其他繼發病癥,嚴重者直接導致子宮摘除,不僅會影響女性身體健康,也會給女性生理、心理帶來嚴重的影響,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產后出血患者要及時查明病因并開展治療,針對常規止血不理想者則要立刻開展手術治療,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對患者來說,軟產道損傷、凝血功能障礙、宮縮乏力等均是導致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而常規治療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治療效果仍不盡人意。
子宮壓迫縫合術是針對凝血功能障礙、宮縮乏力等因素引發的產后出血開展的治療,針對軟產道損傷引發的產后出血并無效果。子宮壓迫縫合術采用可吸收線對子宮肌層進行壓迫、捆綁,促進子宮血管竇快速閉合,降低血流速度,通過增加壓力的方式刺激子宮恢復宮縮、壓迫毛細血管達到止血的作用,在臨床中效果非常顯著。
結果可見,管理組患者評估有效率為96.0%,患者治療評估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證明子宮壓迫縫合能夠有效改善產后出血患者病情,改善患者出血癥狀,穩定患者生命體征。管理組患者止血時間平均(36.9±9.8)min,患者止血時間更短,證明子宮壓迫縫合能夠的止血速度更快,患者治療效率顯著提升,進—步保證了患者生命安全。管理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8.0%,管理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證明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更理想,同時證明了子宮壓迫縫合術的治療有效性非常高。
總的來說,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治療效果非常理想,其能夠快速改善患者出血癥狀,促進患者康復,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