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先
【關鍵詞】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預見性護理
前言:臨床上,急性心肌梗死(AMI)較為多見的并發癥之一即為心律失常,常致使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癥狀加劇,促使其心功能減退,隨著病情發展,患者的致殘、致死率會相應升高,引發社會關注。為改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疾病癥狀,目前應用預見性護理對其進行輔助干預居多,可在穩定患者心理狀態、減少患者心律失常復發率的同時保證其臨床療效。本次研究為系統分析預見性護理在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作如下闡述。
1.1一般資料選定2015年4月到2019年2月期間本院收診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總計入組300例,完全隨機法分為觀察組(150例)與對照組(150例)。觀察組中,女62例,男88例;年齡35~83歲,平均為(61.72±6.27)歲;對照組中,女64例,男86例;年齡34~85歲,平均為(61.38±6.32)歲。比較上述一般資料,P>0.05:差異不明顯。【納入標準lfl)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均符合AMI合并心律失常的疾病標準。(2)300例研究對象已知情同意,臨床資料均齊全,且經醫學倫理會批準。【排除標準】(1)言語、交流、視聽、行為等障礙者。(2)接受治療期間主動配合能力較差,或因故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傳統護理,包括藥物護理、環境與生活干預、生命體征監測、出入院基礎宣教等。
1.2.2觀察組。預見性護理,方法:(1)病情監護,心律失常高發期一般為患者溶栓后3h,醫護人員應在此期間對患者有無氣促、眩暈、疲乏、胸悶等前驅癥狀進行觀察,每十五分鐘監測一次。(2)心理護理,治療前期對患者的職業背景、家庭關系、以往病史、社會角色、經濟狀況等信息進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予以其對癥心理干預,期間靈活運用以往臨床實踐所得經驗與心理學溝通技巧,充分予以患者關心、同情、理解,以達到減少患者緊張、頹喪、抑郁等不良情緒的目的,可提升患者配合度,減少患者治療期間的應激反應。(3)用藥干預,于患者病房內備好急救儀器與藥品,對患者主訴予以充分重視,遵循醫囑指導患者用藥,注意患者用藥時的生命體征監測,及時干預不良事件,盡量減低用藥的不良反應影響。(4)女性群體預見護理,大部分AMI女性患者在臨床上存在心電圖變化不明顯、癥狀不典型等問題,相比男性而言,其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誤診率更高。醫護人員應對合并糖尿病、肥胖,或屬于絕經期的AMI女性患者進行重點關注,可一定范圍內防止惡性事件發生。
1.3觀察指標觀察評測2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住院時長、臥床時長、護理滿意率、心律失常復發率。護理滿意度測評依據參考NSNS紐卡斯爾服務滿意度量表,包括0-29分(極不滿意)、30-59分(不滿意)、60-89分(一般滿意)、90-100分(特別滿意)四個級別,護理滿意率=(一般滿意+特別滿意)n/150*100%。
1.4統計學處理SPSS 21.0軟件統計數據,計數資料上,兩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心律失常復發率用“百分數”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上,兩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住院時長、臥床時長用“x±s”的方式表示(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住院時長與臥床時長觀察組住院時長(8.72±1.26)d、臥床時長(2.27±0.43)d均低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如表1。
2.2比較兩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心律失常復發率觀察組護理滿意率(96.67%)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心律失常復發率(85.33%)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2。
AMI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種病因多與藥物、代謝異常、植物神經反應、心肌疾病等因素有關的臨床疾病,疾病表現多為出汗、低血壓、頭暈、胸悶、心悸等癥狀,具有突然發作、循環障礙、心跳感等特點,病情嚴重時,患者易有暈厥、猝死的風險,對患者心理健康、生存狀態有極大影響。以往傳統護理干預下,僅能短時間內緩解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無法預見性減少患者的并發癥,針對性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隨著醫療理念更新,現如今應用預見性護理對AMI合并心律失常進行干預較為廣泛,該方法是一種充分重視患者主訴與病情變化的護理手段,可在基于“溫馨關懷、以人為本”理念的前提下通過病情監護、心理護理、用藥干預、女性群體預見護理等方式,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復發率,同時還可一定程度上減少患者醫療費用,效果顯著。如文中表1、2所示,觀察組住院時長、臥床時長、心律失常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96.67%)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比鉸可知預見性護理在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較傳統護理方法的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在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療期間應用預見性護理,可保證患者療效水平與安全性,加快其恢復速度,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