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王嬌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護理效果
重癥肺炎屬于臨床常見感染性疾病,臨床特點包括癥狀不典型、進展迅速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高等特點。老年人群由于器官以及組織功能明顯衰退,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患病幾率以及死亡風險均明顯升高,治療以及護理難度也明顯增加,因此,為了加快患者病情好轉,不但需要為其提供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同時還需要為患者提供合理的護理干預服務。本次研究納入老年重癥肺炎患者58例,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接受治療,探討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其病情所產生的影響,如下:
1.1基本資料以58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以及臨床表現等確診;納入患者年齡均不低于60周歲且臨床資料完整度較高。排除標準:存在認知障礙患者;中途自本研究退出患者;合并心肺肝臟等其他器質性病變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將58例患者隨機分組2組,護理組(n=29)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齡63~92周歲,平均年齡(84.25±5.17)歲,對比組(n=29)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齡60-91周歲,平均年齡(83.76±5.09)歲。對比兩組患者年齡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鎮靜、吸氧等常規治療及病情監控、用藥指導等常規護理,為護理組患者提供綜合護理干預,如下:
1.2.1環境護理:幫助患者盡快適應病房環境,根據患者主訴調節病房光線以及溫濕度等,向患者介紹各種儀器設備功能、作用以及注意事項,定期進行病房清潔以及消毒,抑制感染風險。
1.2.2飲食護理:飲食應以少油、清淡為主,禁食辛辣、生冷或者油膩食物,保證攝入充足的熱量、蛋白質以及維生素,滿足機體需求。
1.2.3基礎護理及病情監控:做好呼吸機內部管路清理工作并控制機械通氣時間,最大限度地減少細菌感染,密切監測患者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Sp02<90%則表明患者存在氣道壓力升高表現,需要立即為其實施吸痰處理。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同時需要注意加強營養支持以補充液體容量和營養。為了保證治療效果,需要定期進行分泌物細菌培養試驗并根據藥敏試驗結果為患者提供抗生素。
1.2.4心理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并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內心想法以及感受,及時給予患者安撫和鼓勵,積極配合治療可提高臨床治愈率。向患者介紹臨床治療措施以及禁忌、注意事項等,加深患者對重癥肺炎誘發原因、臨床癥狀、危害等相關信息和知識的掌握,有助于堅定其治愈信心。
1.3療效評價標準無效:治療后患者各項臨床表現均未見明顯緩解或者出現病情惡化表現;有效:患者呼吸困難、咳嗽等臨床表現減輕,動脈血氣參數有所好轉且酸堿失衡得到糾正;顯效:經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咳嗽等臨床表現基本消失,動脈血氣參數獲得顯著改善且酸堿平衡。
1.4統計學方法及分析本研究所用統計學軟件為SPSS19.0,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對比,通過x2檢驗進行組間對比,P<0.05,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護理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55%,共計28例患者治療有效,1例患者治療無效,對比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2.76%,共計24例患者治療有效,5例患者治療無效,護理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比組,P<0.05.見表1。
重癥肺炎臨床表現全身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咳痰、頭痛等,部分病情嚴重患者甚至會出現昏迷、神志模糊等表現,因此,必須及時為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干預。老年人群一旦患病病情進展迅速,易加大呼吸衰竭發生風險并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針對患者的身心需求為其提供環境護理、心理護理等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既能夠減輕其心理壓力、深化其對自身病情的認知,同時還能夠改善患者體質及情緒狀態,有助于使臨床治療效果獲得顯著提高。
此次研究中,護理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55%,對比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2.76%,護理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比組,P<0.05。綜上所述,為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提供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