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是增強行政法律有效性、合理性、適用性的重要手段?;诖耍疚膶⑨槍π姓ㄉ喜淮_定法律概念的由來、價值、基本構造以及常見類型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的方法以及司法審查的相關問題,希望可以促進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 行政法 不確定法律概念 具體化 原則補充法
作者簡介:曹瑞麗,曲靖市委黨校。
中圖分類號:D92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008
現階段,人們對于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的認識還存在著很多的誤區,而相關的理論研究也還不夠成熟,所以本文針對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的研究分析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一、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
要想探究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就必須對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有所了解,而要想了解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就要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由來、價值、基本構造以及常見類型等方面展開。
(一)由來
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作為不確定法的基礎要素,法律概念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是概括性的法律術語。通常情況下,法律概念可以分為確定性、不確定性兩種形式,例如,數字、時間等意思比較確定的法律概念都屬于確定性的,而在法律文本中由于法律的普遍性和一般性大多數概念意思是不確定的。而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產生就是來源于法律的一般性需要。相對于實際生活來說,法律概念就是用有限的語言,去進行人們多彩生活的描述,而這種描述通常是不夠準確的,而不確定法律概念的使用,使得描述更加符合現實生活,也更符合法律完善的需要??梢哉f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確立,不僅僅是照應了人們的生活,還做好了立法的補充,為立法者完善復雜現實立法保障提供了一種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
(二)價值
相對于其他部門,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更加特別,這是因為在進行不確定法律概念的確立不僅要涉及到立法與行政,還會聯系到行政與司法,通過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確立,使得行政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放,獲得了一定的技術專長發揮空間,增強了行政的能動性,從而在某種意義上有行政國家傾向。一般來說,行政訴訟制度是依法治國的重要表現,而隨著法院審查行政行為的深入,使得立法者在某種程度上賦予了行政機關決定自由的基礎上,法院再針對行政機關的種種行為進行限制。而這種限制通常是不夠全面的,而在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時,接受司法審查,就可以保證該法律概念仍在法治國家的框架之中。所以說,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確定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 。
(三)基本構造
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基本構造,大致分為兩種形式,一種形式認為,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是由概念核(概念核心)和概念庭(概念外圍)構成的,另一種形式認為,前者構造劃分固然形象,但并不能明確地將不確定法律概念區分出來,例如,在進行多義詞和不確定法律概念比較時就會發現,二者的界線是十分模糊的。所以這種形式認為,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可以分為肯定判斷、否定判斷、蓋然性判斷三種形式構成,例如,在交通法中對于醉酒的規定,醉酒程度的判定就是可以分為肯定、否定以及蓋然性三種。酩酊大醉屬于肯定,滴酒未沾屬于否定,而二者之間的模糊地帶就屬于蓋然性。也就是說,確定性概念通常是非此即彼的,而不確定法律概念,卻可能存在著亦此亦彼的情況。
(四)常見類型
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通??梢苑譃榻涷灨拍钆c價值概念兩種形式,但是根據不同的標準也有不同的劃分方法。其中,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中的經驗性概念,也可以叫做描述性或者是事實性的概念,這種概念形式是指以現實世界為基礎所進行經驗化指向。例如,對于黑暗的判斷,對于噪音的指向等。也就是說可以憑借經驗解決的不確定法律概念,就是經驗性的不確定法律概念。而對于價值概念來說,通常也可以叫做規范性概念,這種法律概念形式往往是需要法律適用者進行一系列的補充評價的,例如,對于不可信賴程度的判斷,對于重大過失的判斷等,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特點。這兩種形式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進行相互的流動,而且對于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有著很大的借鑒意義。
二、行政法上不確定性法律概念具體化的主要方法
當在刑事案件中,要想提高一般性法律的適用性,就需要進行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而對于不確定性法律概念具體化的過程,而對于經驗性概念以及價值性概念的具體化在有權主體認識以及解釋法律等方面還有很大的差別以及共性,而要想進一步地了解差異與共性,確定不確定性法律概念具體化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原則補充法
運用原則補充法進行規范性不確定性法律概念的具體化是比較常見的形式。對于行政法上規范性不確定性法律概念來說,不僅僅涉及到重大事由,還包括公共利益、行為不端、嚴重污染等種種問題,通常情況下,這些概念是難以確定的,但是原則補充法,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案件涉及的問題清晰化。所謂原則補充法,就是以案件的性質為基礎,以價值判斷來進行法律概念的原則或者是價值一系列補充的過程。具體來說,在運用原則補充法進行法律概念具體化的過程中,首先,要遵循相關的秩序與原則,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道德觀念保持同步。其次,要進行評價性意義成分的確定,進行一般性價值觀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目的的衡量,以此為基礎進行法律概念內核的擴充。最后,還要加強評價性意義成分與客觀狀況的結合,實現法律概念的客觀化 。
(二)定量消除法
定量消除法就是指從實際出發,運用科學手段,進行不確定性法律概念可觀察化的過程。與原則補充相比,定量消除法確定性更強。所以說在行政法實踐的過程中,更易于讓人們所接受。運用定量消除法進行行政法上不確定性法律概念的具體化,首先,相關部門要加強相關技術標準的運用。并以此為基礎進行高度專業性概念的具體化。這種具體化形式具有鮮明的客觀性意義。其次,以立法原意、相關原則以及實踐效果等為基礎,根據量化的方式進行行政裁量基準的確定,從而避免裁量權濫用現象的發生。例如,根據公路建筑控制區內擅自埋設管線處5萬元以下罰款的規定,相關部門就可以根據行政裁量基準,進行該項法律違法行為的具體化,把管線長度以及罰款進行階段性劃分。
(三)專家意見填補法
專家意見填補法對于行政法上不確定性法律概念的具體化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隨著社會分工協作程度日益增強,專業性也越來越被看重,政府在進行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的過程中,也越來越強調相關專家的介入。例如,在進行“食品安全風險”的界定時,相關部門就采用了與食品安全委員會進行討論,聆聽專家意見的形式,進行了細節劃分的具體化填補。通過專家意見填補法進行行政法上不確定性法律概念的具體化,通常情況下是在相關材料審核的基礎上,通過相關專家意見的爭取與討論,進行問題的明確以及相關概念的填補。運用專家意見填補法,不僅可以增強相關法律概念的權威性與民主性,還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機關相關權力濫用問題的發生,對具體化效果的強化也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的司法審查
現階段,人們對于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的司法審查還存在著很多的誤解。以原則補充并不能準確地找到不確定性法律概念的“唯一正解”,而且不確定性法律概念與行政裁量并不能完全區分開來,也不可以過分地強調司法對于行政的監督與制約關系,要認識到行政機關的相對靈活性與自主性。而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的司法審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一)從原則補充方面來看
從原則補充方面來看,我國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的司法審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最低限度的標準。通常情況下,原則補充法是以事實和法律為基礎的,使得原則和不確定法律概念有所關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原則補充法是具有很強的評價性的,但多種符合原則的現象時有發生,從而使得原則缺乏鮮明的具體化,所以說提高司法審查最低限度標準的可操作性十分重要。可操作性的提升是以比例以及一般平等原則為基礎的。其次,對全部重要性事實是否窮盡的問題。在司法審查的過程中,通常會對重要性影響十分關注。對于行政法院來說,行政慣例的考量,當地生活習慣的考察,主流意識形態的研究等都是必要的。最后,在是否違反經驗常識與常人情感的角度來說,強烈的約束力,行為的基本準則。而這兩個角度不僅具有一定的約束力,還是人們的行為準則,所以司法審查的過程中,要注意其基準作用的強調。
(二)從定量填補方面來看
從定量填補方面來看,由于此種方法的科學性和專業性,法院一般會給予尊重,從而進行有限的司法審查。首先,對于技術標準填補來說,由于這種填補形式會對行政相對人的實體權利以及義務帶來一定的變化,所以接受司法審查是必然的,但是具體的實施還存在著很多的難點。主要表現在專業性強、復雜性大、利益平衡難、自身知識結構單一等方面。所以在進行司法檢查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法院是以技術標準連貫性以及證據性的司法節制為基礎的態度進行的。其次,對于行政裁量基準的填補形式來說,這種形式下的司法審查可行性還存在著爭論,但是非完整審查的態度越來越強,也就是說,對于行政裁量基準背景下的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在審查的權能、強度和范圍有所限制的基礎上還是需要接受司法審查的。
(三)從專家意見填補方面來看
從專家意見填補方面來看,對于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司法審查的認識主要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于專家意見而言,不管是個體性還是委員會,雖然在組織形式以及意見狀態有所不同,但是其意見都對法律概念的具體化有一定的意義。個體性的專家意見可以提供參考,行政授權或委托的專家委員會的意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指明行政方向。但是對于法律拘束力來說,還需要通過效力的指向性進行判斷。其次,對于行政機關的判斷余地來講,法院在司法審查的過程中對于預測性、風險性、高度技術性以及計劃性等的不確定法律概念是需要給予尊重的。最后,對于程序審查來講,盡管在很多方面法院的司法審查是克制的,但要想避免行政機關的職權濫用,程序審查還是務必要實施的 。
四、結語
現階段,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主要有原則補充法、定量消除法、專家意見填補法三種形式,而對于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司法審查也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展開,進而確定司法審查的力度、形式以及重點內容等,合理的司法審查、科學的具體化,是推動我國行政法完善的重要途徑。
注釋:
劉珊.稅法不確定概念“確定化”的路徑探討——從“南田公司訴涪城地稅局案”談起.稅法解釋與判例評注.2018,9(00).153-197.
鄭智航.行政法上不確定性法律概念具體化的司法審查.政治與法律.2018(5).111-121.
楊銅銅.論不確定法律概念的體系解釋——以“北雁云依案”為素材.法學.2018(6).125-138.
陳璐瑤.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之司法審查.現代商貿工業.2018,39(3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