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網絡的全球性使得網絡侵權行為有明顯的涉外色彩,網絡在向人們呈現了大環境的美妙遠景的同時,涉外民事糾紛頻繁發生。進行管轄權的國際協調引發的法律難題是解決網絡侵權案件的必備良策。
關鍵詞 網絡侵權 管轄權 國際私法 國際協調
作者簡介:劉佳欣,哈爾濱商業大學法學院2016級法律碩士(非法學),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圖分類號:D9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100
網絡技術的進步使整個世界上的市場和人民生活有了徹頭徹尾的變革。當代公民通過網絡每日獲取各種新鮮的、即時的信息資訊,舊時代的電視和廣播逐漸被人們冷落。網絡使人與人之間零距離的進行語言溝通。但是有利也有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同樣帶來了許多困擾。例如,在社交平臺上未經授權使用他人文字、音樂等作品,隨意泄露他人隱私,網絡購物欺詐。更甚之,網絡的全球性使得網絡侵權行為有明顯的涉外色彩,涉外民事糾紛頻繁發生?;ヂ摼W向人們呈現大環境的美妙遠景,與此同時,也給整個社會出了一道考題。
一、網絡侵權行為
(一)網絡侵權行為的含義
對于網絡侵權行為,有學者認為 “侵權行為人將互聯網視為‘中介而實行的的侵害其他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 。網絡科學技術在逐漸發展,網絡侵權錯綜繁雜,上文定義不足以解釋。本人認為,涉外網絡侵權行為應是行為人發表、存儲、傳播危害國家、社會、團體和其他個人的合法權益的行為,這種行為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主觀上表現為故意或者過失。
(二)網絡侵權行為的特點
1.行為人難以準確認定
網絡空間具有虛擬性,用戶的真實身份以及侵權時間、地點很難認定,即使能夠準確認定,每個國家的認定規則也各有不同。有效保護被侵害人的前提是找到實施行為的當事人。
2.法律關系錯綜復雜
網絡服務的供應者在網絡侵權中同樣有很大影響?!熬W絡服務提供商所發揮的或有的各種迥異的服務功能,助長或直接輔助了侵害行為后果的進一步發生。” 舉例說明,網民在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平臺注冊登錄發表未經授權的作品等智力成果,該平臺對這種侵權事先是不曾得知的,所以,在這種案件中,網絡平臺的責任認定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3.求證十分艱難
證據在侵權行為的審理過程中十分重要,而獲取證據的難度卻不榮小覷。在互聯網上,用戶隨時可以行使“反悔權”,只需按下刪除按鈕,已經發布的文字、語音等涉及侵權的信息便可以在瞬間化為烏有,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了無痕跡。這種特性致使涉及到國外的網絡相關的侵權案件取證難度大大提升。
二、進行網絡案件管轄權國際協調的理由
網絡空間,也稱“賽博空間”,它是指互聯網所帶來的,為人們提供多種信息活動的場所,與“物理空間”相反,而且具有與物理空間許多迥異的特點。 這個詞匯是著名科幻作家杰布森自己編造的,原本的含義是可以與人類的神經中樞相鏈接的信息系統所生出的虛擬空間。時代在變遷,技術在進步,網絡空間慢慢走入真實生活。它指不同物體之間是依靠數字相連接的,其獨立隱秘卻有客觀存在。網絡空間的種種特性決定了我們必須在網絡相關案件關于管轄權的問題上加強國際協調。
(一)無國界性和即時性
1.網絡的本質是無國界的。這是網絡案件最突出的特點。網絡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可以沖破個區域之間的邊界。無論你在哪里,電腦、調制解調器、網線就完全可以讓你和別人連接到一起,從而形成一個無國界性的信息空間。
2.網絡信息傳播是即時的。人們在網絡通過語言文字等傳輸數據,這種數據在頃刻之間就會被傳送到千萬里之遙,然而當事人卻只需要點擊下按鈕,一步都不需要行走。
網絡是沒有界線的,整個世界越來越成為整體,網絡的世界尤甚。也就是說,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解決網絡相關案件上關于管轄權的疑難問題。對于網絡的規范而言,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橫向的協調是網絡技術獲得永續進步的內在條件。 一個國家或地區法院處理相關案件時第一順位要去思考、去解決的“病癥”就是涉外民事相關案件的關于管轄權沖突,同時,這一“癥狀”也是國際法律問題這個大家庭中的重要“家庭成員”。有相關專家指出,堅守國際協調原則是解決涉外民事相關案件關于管轄權沖突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交互性和自由性
1.網絡上的行為是互動的。網民利用互聯網互相交流體驗、噓寒問暖等。網絡在現今社會是無可替代、影響力非凡的交往方式。
2.網絡上的行為是自由的。每個公民都有利用網絡這個工具公開發表自己想法、言論以及智力成果的權利,他們自由馳騁在網絡的海洋不受到非法限制。
(三)虛擬性和客觀性
1.網絡空間具有明顯的虛擬性。在網絡社區中,網民是匿名的,用戶之間通過一系列電子文本來確立網際身份。這就使得網絡侵權的違法犯罪“成本”非常低,這就直接使得許多人肆無忌憚的侵權。
2. 網絡空間是客觀存在的。網絡空間雖然是眼睛不能看見、肢體不能觸摸到的,但它卻是真正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是人們進行交流溝通的場所,同時也是許多人違法侵權的溫床和孵化帶。網絡空間是虛擬卻又客觀存在的,它并不是虛幻的。
(四)無紙化和管理的非中心性
1.在網絡中,信息的傳播不再依靠紙張。電子信息依賴電子數據,電子數據是無形的,其改動、流轉、儲存等過程不容易留下痕跡,由此看出,重要信息一定要采取必要的加密措施,否則,將損失慘重。
2.網絡沒有控制中心。網速達到一定要求的情況下,全世界的計算機可以連接到一起共享同一個來源的信息,沒有先后順序,沒有“入門標準”,更沒有“潛規則”,公平公正。但是這也帶來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百分百有效管控網絡,網民借助更改IP地址的技能就可以完美逃避應有的管轄,這就形成法律混亂的局面,給法院工作也增添許多煩擾。
三、涉外網絡管轄權國際協調的法律原則
正因為世界上每個國家或地區全部都使出渾身力氣,只為把管轄權“增高增肥”,積極沖突才是涉外民事相關案件的管轄權沖突的最重要的表現形式 。國際協調是就管轄權的積極沖突而提出的。利用國際協調原則來解決國際民事案件管轄權沖突是指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在進行相關司法實踐時,要考慮其他國家和地區相關態度和做法以及國際上的慣常規定,以便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涉外民事相關案件的管轄權沖突。結合上文網絡空間的特點,后而比照其他相關原則規定,網絡案件管轄權國際協調的原則應主要包含下面五個部分:
(一)尊重他國主權原則
在進行國家間的合作交往時,尊重他國主權最基本的原則。國在面臨爭端時最重要的前提獨立、自主、主權平等,且必須得到國際法主體自身的同意。各國之間進行國際協調的基礎不僅僅是“虛假”的地位平等,這種平等應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主張其地位超越其他國家。只有真正遵守尊重國家主權的原則,充分尊重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選擇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式的權利,國際間協調合作才能得以建立。
(二) 維護國際利益原則
國際協調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即維護國際利益原則。網絡對人類來說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在網絡案件中,國際利益就是網絡秩序、網民的合法權益以及網絡環境的健康。
(三) 有效和便利原則
對于國家來說,網絡民事相關案件管轄權的行使如果不能發揮效果則形同虛設。權利得到有效的行使具體表現為:加強對網絡的規范力度,使出渾身解數以維護廣大網民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等。除了堅持有效原則之外,便利原則也必須時刻謹記,便利原則表現為:方便侵權人和被侵權人參與案件審理以及方便法院的執法工作。這條原則就是給世界上各個國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比較分析對比各國對于案件的利害關系程度是必經路徑。
(四) 國際禮讓原則
消極禮讓與積極禮讓是國際禮讓的兩種類型。消極禮讓是一國在特殊狀況下不追究某些不嚴格遵守反壟斷法的行為,然后把該案交給和該案有更重大利害關系的一方來調查。這種做法是為了防止兩方在相關領域出現利益糾紛。而積極禮讓則是許多國家負責反壟斷行為調查的機關團結互助,當其中一個國家認為存在不利于其他成員的違反反壟斷法的跨越不同領域的行為交給其他國家或地區來調查處理更為合適時,該國應該要求另一國家進行調查處理,而且在調查處理過程中積極地進行幫助。
(五) 管轄權自我控制原則
世界上的每個國家和地區在網絡管轄方面應當嚴格遵守一定的地域性。為防止不必要的法律沖突,又或者是某個國家本只應在本國實施的政策或審判結果影響到網絡大環境的永續發展,各個國家法院在進行網絡案件審理時,嚴格管控管轄區域是基本原則。
四、結語
網絡給人們呈現大環境的美妙遠景,與此同時,也給整個大環境出了一道考題。網絡反映了整個大社會總體上的需求,所以要想真實有效的解決網絡侵權等一系列問題,必須在管轄權方面進行國際協作。這種合作是劃時代的、顛覆傳統的,它還將個人利益納入了考量范圍。網絡隨著時代變遷在進步中,國際合作愈加緊密、頻繁、深入。加強國家協作,共同協商制定相關條文納入國際條約體系中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最終都會為世界網絡的飛躍式發展添薪加柴。網絡案件管轄權國際協調的“威力”是震撼性的,這從他的目的上可以看出:首先,促進“把網絡活動納入到法律規范之下”這一想法的施行;其次,是盡量避免有關國家由此而引發爭端;再次,促進網絡相關法律方面的迎刃而解。
注釋:
楊立新.民商法前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孫尚鴻.中國涉外網絡侵權管轄權研究.法律科學.2015( 2).174-186.
王德權.試論 Internet 案件的司法管轄權.中外法學.1998(2).55.
何其生.電子商務的國際司法問題.法律出版社.2004.142.
黃進.國際私法.法律出版社.1999.904.
[英]茱莉亞·霍恩勒著.李仁真、劉軼譯.國際司法與電子金融爭議解決機制——歐盟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2003.267-268.
齊愛民、劉穎.網絡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