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紅
[摘 ? ? ? ? ? 要] ?奧林匹克教育價值指運動員既要身體健康,又要實現思想、道德、精神意志以及品質的全面健康。這一要求與提倡人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全人教育”正好吻合。然而,在過去20多年的運動員英語教學的探索發展中,中國體育運動員的學習水平尤其是英語學習水平以及英語教學效果一直都不盡如人意。2015年,國家號召“全民體育”,并強調“全人教育”,旨在全面提高中國運動員的文化素養。基于這一現實要求,從英語教育教學出發,總結英語課堂教學中實現奧林匹克教育價值即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 ? ?鍵 ? 詞] ?奧林匹克教育價值;中職運動員學生;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004-02
在21世紀快速發展的現代化信息潮流之中,職業教育已然成為國家和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國,職業教育已經成為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一員,自然也應該備受關注。而中職教育中的體育運動員學生作為中職教育大部隊中的一小眾,也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縱向來看,運動員學生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關心,然而,橫向來看,這一小眾群體卻依然處于尷尬境況,甚至被邊緣化。
中職體育運動員學生兼備雙重身份,既是國家后備體育人才,又是普通學生群體中的一員。多年來,在舉國體制以及“唯金牌論”思想的影響下,體育運動員學生的學業素養被極大程度地輕視甚至忽視。這一現實實際上給祖國未來的體育后備人才文化水平的提升留下了極大的后患。長期以來,中職運動員學生因賽事的需要,經常外出短期或者長期訓練,常規文化課教育教學工作難以按部就班地進行。另外,對冠軍、金牌、名次的過度渴求,體育運動員學生在思想上對文化課以及文化素養的培養不夠重視。這些客觀現實給體育運動類學校的文化教育也造成了很多困惑。例如,體育運動類學校文化課的定位不清楚、教師對學生的培養和輸送方向不明確、教學定位不清晰、教學評價不切實際等。
盡管如此,從歷時研究來看,我國體育運動員,也包括中職體育運動員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素養還是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這一現象也讓體校人倍感欣慰,并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一、中職體育運動員學校英語教學現存的問題
從總體上看,體育生的文化課學習質量整體不高、文化課學習成績整體偏差。在所有的文化課中,英語又最為典型。由于缺乏語言環境,學生接觸英文的時間和機會非常少,很難把課堂所學的語言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習與生活實際產生了巨大的鴻溝。于是,學生對英語越來越不感興趣甚至失去信心,產生厭學、棄學等抵觸學習的心理,形成了惡性循環。仔細分析這一情況,不難發現,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中職體育運動員學生基礎較差且文化課學習時間投入不足
中職體育運動員學生之所以選擇走體育路線,多半是因為不喜歡文化課學習,或者文化課學習差,不愿意繼續走文化課學習這條路,所以才被迫走上體育訓練以求突破。因此,體育生生源基本是學習成績差且不愛學習的學生。此外,中職運動員學生進入訓練隊的時間基本有4~6年,甚至更長。在進入訓練隊以后,文化課學習的時間和精力無法保障。文化課的學習時間從全天的課堂學習減半成了半天學習,半天體育訓練。碰上有大小賽事,還會停課外出參加集訓。由于訓練強度的加大,相伴而來的就是大量的體能消耗,學生十分疲憊。例如,訓練隊會出早操,一般都是早上五點多,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學生體能消耗很大,十分疲倦。于是,在早上第一節課堂上,很多學生會出現犯困、無法集中精力聽課等狀況。這些現實情況相互交織,最終影響了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成績。
(二)文化課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夠
這一現象從學生、家長、教練到教師、學校等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都存在。共同特征就是體育成績更重要,文化課學習其次。家長和學生都一致認為既然選擇體育途徑,那么體育自然就成了最重要的出路,體育訓練和體育成績第一,文化課只起輔助作用,處于第二位。另外,與隊員朝夕相處的教練對運動員學生的學業成績態度也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性。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教練認為隊員的主要精力甚至全部精力都應該投入訓練中。訓練出成績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為了加強隊員的心理承受能力,教練也不能正確地對待學習成績差的問題。比方說,很多運動員學生訓練表現十分刻苦搶眼,是教練的愛徒,但是,由于體能消耗過大,無法顧及學業,在課堂上就變成了另外一副面孔,睡覺、走神等。當文化課教師反映情況時,有的教練多少會有些偏袒自己的愛徒,讓教師的處境十分尷尬,教學工作進退兩難。教師和學校的層面上,在意識形態中也基本和家長、學生、教練達成了一致,認為運動員學生主要是進行體育訓練,學習成績差、不愿意學習等這些客觀實際難以改變,甚至無法改變。
(三)使用的教材和考評系統與體育生的特殊性不一致
中職運動員學生除具備中職學生的一些共性基礎之外,還具備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1.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低下。中職學生,大部分是中考失利,被篩選出來的成績中等或者偏下的學生。而作為體育生,很多人正是因為文化課成績差,沒有信心,所以才被迫選擇走體育這條路。因此,中職運動員學生,在中職學生中,文化課基礎更差,學習能力更低,這是中職運動員學生的第一個典型特征。
2.學習與訓練沖突,學習時間嚴重不夠。運動員學生除了平時的基本訓練之外,還要參加集訓、備戰各級各類賽事,經常請假外出,短則幾天,長的可能幾個月甚至大半年到一年。這一客觀實際情況下,運動員學生的學習時間無法得到保障,學習效果自然不佳。這是運動員學生的第二大典型特征。
3.學習沒信心,學習氛圍差。由于以上兩種原因,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基礎差,還經常請假,導致班上學生進進出出不斷,班級學習氛圍渙散,學生不能靜心學習。
這一系列的自身特殊性決定了這一群體的學習教材和考評方法應該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可實際中,體育學校的學生使用的教材與普通中職類學校教材一樣。對這一特殊的群體來說,這類教材偏難,學起來更沒有成就感,學習積極性倍受打擊。此外,中職體育運動員學生的考評也沒有針對性和特殊性。文化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考評的時候很模糊,難以把握學生的學習層次,無法準確定位運動員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英語教學中奧林匹克教育價值實現的有效途徑
中職運動員學生的學業成績差是一個客觀事實,有些問題短期難以徹底改變,但是不能因此放棄,可以通過某些途徑緩解目前的一系列問題。
1.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體校生應當追求“學訓并重”的和諧學習觀和訓練觀。因為,在體育這條競爭殘酷的道路上,冠軍、金牌、第一名只能屬于極少數的運動員。那么,在未來的人生中,就需要有學業成績來填補體育訓練成績的不完美,努力成為兼備體育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復合型人才。在這一客觀現實面前,社會、體育學校、教練、教師、家長和學生都應相互配合,在重視文化課學習這一意識形態之中達成一致,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武裝自己,才能更高效地指導學生的學習行動,最終提高學業成績。
2.正確全面地看待中職運動員學生學習差與學習進步之間的關系。這一學生群體因為種種主客觀原因,的確學習基礎很差,但是這并不能否定學生無法取得進步。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對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持肯定態度,樹立信心,長久堅持才能看到進步。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之中,積極挖掘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信心鼓勵以及成長的時間,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重拾信心,從而轉化為學習動力,真正愛上學習。
3.授課內容中適時適量地加入體育人文英語教學,讓學習與學生的日常訓練密切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英語是實際存在的,而并非空洞遠離生活。比如,師生互動拍攝視頻介紹籃球場地、技巧、NBA、籃球明星等。還可以分享從體校走出去的名人師兄師姐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更多的人文熏陶,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能積極配合老師,爭取能積極主動自愿學習。
4.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運動員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時間有限。學校、教師需要從實際出發,調整教學目標,整合教學材料,因材施教,量力而行,使教的內容真正被學生吸收消化。追求高質量教學而不是量的比拼。
5.調整英語教學評估機制。將過程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結合,進行縱向比較,而不是與其他普通學校的橫向比較考核,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
三、總結
在“全人教育”和“奧林匹克教育價值”思想指導下,師生、家庭、學校管理層、政府和社會等各層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中職運動員學生的英語水平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提升。運動員不僅在體育賽場上表現滿意,在知識文化領域也有長足進步,成為真正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成為實現奧林匹克教育價值的典范。
參考文獻:
[1]康余林.淺談如何搞好運動員的英語教學[J].體育世界,1995(5):40.
[2]楊樺.中國體育運動員英語水平及其英語教育回顧與反思[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11):93-95.
[3]任海.奧林匹克教育與跨文化傳播[J].教育科學研究,2007(12):5.
[4]蘭嵐.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員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祖國,2013(18):58.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