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 高玲 孫潔然



奇奇怪怪的音符成百上千,積木建構的狐貍彈著琵琶,橡皮泥做的大象踩著拍子旋轉個不停,畫上的花兒咧著嘴哈哈大笑,墻角的玻璃瓶、牛奶盒在布娃娃的指揮下盡情地放歌……這里是音樂的王國,生機勃勃,五光十色,藍色、紫色、紅色、橙色的曲調縱橫交錯。
石頭會唱歌嗎?你不必懷疑。
在兒童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小樹葉也是知名的歌手,沙沙,沙沙沙,便是它婉轉的歌唱。區角里的紙杯甩著長紙條做的假發做張做勢,使勁彈著吉他,而紙箱做的小人正使勁地跳著機器舞……音樂從墻角流出,韻律在操場上奔跑,節拍在沙水池里翻滾,融匯為一酋交響樂,像是滾滾的水流,包圍著每一個孩子,鉆進他們的耳朵里,在心底徜徉、回旋、縈繞,又擁著他們沖向未來。
這里是南京市浦口區實驗幼兒園(以下簡稱浦口實驗園)。它坐落在蘭亭橋旁,求雨山下。浦口實驗園以音樂為線,精心編織園本課程,正努力打造“音之趣”,包括籃球、體操、藝術等在內綜合課程。它們就像是一架叫作童年的鋼琴的不同琴鍵,共同奏響了快樂成長組曲。給童年插上音樂的翅膀
踩著歡快的節拍,一步一躍,孩子們像一群小烏,飛進幼兒園。一日生活開始了。飛揚的音符是一群快樂的蝴蝶,它們邁著輕盈的舞步,從容地滑過種植園地,涌進操場,散落在各處,有的落在了積木上,有的停留在枇杷樹上,還有的故意逗留在孩子們面前。
你看,那只彩色的蝴蝶落在了輪胎上,正和小男孩一起游戲。
這一刻,音樂像是一條條水流,所過之處都是一條條鮮花之流。
晨間鍛煉開始了。孩子們和著節拍,做著各種游戲,幾個調皮的孩子卻打鬧起來,四面八方地跑著。這多么和諧。不知名的音樂也像是—個調皮的孩子,從一個孩子的身邊溜到另一個孩子這里,那比羽毛還輕的小手快速地撩過,沒有一個孩子發現。它悄悄地將“趣味”添加到了每—個活動,給每一個孩子插上了一雙隱形的翅膀,讓他們勇敢游戲。
音樂陪伴著孩子成長。浦口實驗園園長陳麗娜說,音樂能滋養、熏陶人,能滿足孩子許多的成長需要。音樂教育是浦口實驗園課程建設的重要支點,它將園本課程串聯在一起。他們賦予它“音之趣”之名。
簡單來說,“音之趣”就是將游戲的形式引入音樂課程,讓幼兒用肢體感知音樂,用心靈觸摸音樂,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音樂,音樂與學習、生活、玩耍融為一體,充分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幼兒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最終促進幼兒身心協調發展。
孩子們早已熟悉,在浦口區實驗園,音樂無處不在。它們是過渡環節的幫手,是游戲環節的小伙伴,是探索活動中的故事大王。它們有時候是主角,有時候是配角,就好像一個優秀的演員一樣,甭管戲份多與少,總能飽滿地詮釋角色.出彩發光。
你看,大班的孩子們玩得多帶勁。他們裹在音樂里,圍繞圓圈追逐跑,圓圈里是一把射日的神弓。跑在最前面的孩子,拿起神弓,拉開,射出了神箭,“啪”地一下,射中了。孩子的小臉上隨之綻放出一朵勝利的小花。游戲繼續,孩子們追逐著,射日環節也從一次一個變成了一次兩個,孩子們又開始了合作游戲。游戲現場,音樂就像是擦著了的火柴,接二連三地被投進到游戲,孩子的游戲熱情燃燒了起來,轟轟烈烈。
讓我們把時針往回撥,去尋找整場活動第一個火花、第二個火花、第三個火花的迸射時刻,去感受韻律活動之趣。第一個火花濺起時,孩子們在音樂聲中學著后羿磨箭、爬山、射箭;第二個火花濺起來了,孩子們踩著節奏完整地走了一遍后羿走過的路。當然,這是游戲。孩子們玩得高興,仿佛真的變成了后羿。
他們是自由的魚兒,沉浸在音樂游戲之中,自由地游動,吐著泡泡。
“后羿射日”的故事是孩子們的選擇,這充分尊重了他們的興趣。“大班孩子有了競爭意識,喜歡挑戰性的游戲。”陳文瀚老師說,這就是為什么選擇追逐跑作為游戲的緣故。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跟著孩子的興趣前進,孩子是教師組織活動的指導者。
音樂點燃了游戲,游戲點燃了孩子,成長隨之綻放。
錘煉教師的專業技能
追隨兒童,將有趣的活動奉獻給兒童,教師必須專業。
為了提高教師的音樂教育專業技能,浦口區實驗園成立了音樂工作坊。音樂工作坊像是打造金薔薇一樣,錘煉教師的職業信仰、專業技能,將他們鑄造成優秀的教師。陳麗娜園長就是鍛造師。
陳麗娜園長說,音樂工作坊是教師的講座。每個登臺的教師都經歷過查找資料和案例、提煉、總結等環節的鍛煉。他們圍繞著音樂教學中的某個小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給出解決方案。所講問題切口必須小,是陳麗娜園長的要求。以小見大,正是幼兒園教研的特點。
就拿打擊樂主題活動的教研來說,有的教師選擇了以如何引入故事作為研究點,而杭老師選擇的是如何選擇樂器。我們在這里看到了,浦口實驗園如何進行真研究,如何精細研磨問題。
研究主題確定之后,杭老師開始廣泛而有針對性地收集資料,閱讀許卓婭教授的著作,收集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音樂教學案例……最后,她以“夏日么么茶”為題,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利用自制樂器進行音樂教學。
“之所以選擇‘夏日么么茶,是因為孩子都喝過奶茶,有經驗基礎。”杭老師說。活動中,她和馬老師配合,一個講解,一個演示如何借助制作奶茶添加布丁的形式,利用硬幣、小海螺制作特殊的打擊樂器。音樂工作坊里,教師們不定期地圍繞不同的主題進行討論。講臺上,主講教師將下面參與研討的教師當作孩子,一點一點地剖析自己是如何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方法策略是什么、重難點是什么、環節設計的依據是什么……然后將方案交給不同的老師去實施。
他們探索研究“音之趣”實施過程,研究音樂、各種學習內容和幼兒發展之間內在聯系,根據現代音樂教育、幼兒心理發展規律積極探索課程實施的操作方式、方法及策略,努力使課程的目標、內容,通過科學的活動方式,切實落實到每一個幼兒的發展上。
講臺上,萬秋燕老師講的是“音樂活動中三維目標的組成和設計”。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合理,是檢驗一個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標準。歌唱活動的三維目標如何設計,韻律活動三維目標設計應該遵循什么原則,奏樂活動目標設計要注意什么,萬秋燕老師認真做了剖析。她說,音樂活動目標撰寫原則應遵循:目標的行為主體應統一為幼兒,目標應陳述可見的、預期的幼兒學習結果,忌“假大空”,必要時可補充說明該行為發生的附加條件和行為反應水平的限定語。
經過探索和實踐,浦口實驗園總結出一套音樂活動組織和實施流程——“傻瓜流程”:故事、音樂、動作(游戲)、其他(挑戰)。“有了這個挑戰,孩子會玩得更有趣。”陳麗娜園長說,“音之趣”課程目的是將音樂作為幼兒學習活動領域中的手段之一,運用同構理論,充分挖掘各學科領域中與音樂相通的要素,以適合的、科學有效、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加以組合,以此形成適合幼兒年齡特征的興趣的各類學習活動。
經過音樂工作坊不斷打磨出來的活動,能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促使幼兒在游戲化的音樂課程中釋放個性,提升音樂感知和表現的能力,從而積極健康成長。同時,豐富和發展了教師音樂素養,實現了教師音樂教育行為的變化,推動了園本特色的形成。
讓音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音樂“趣化”了游戲活動,推動著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孩子的發展。
在這里的一日生活,音樂就像是一條無形的河流,它支流眾多,豐富著室內的區角,澆灌戶外的種植園地,讓操場上的建構游戲波瀾起伏,其他主題游戲豐富多彩。當然,它潤物無聲,以暗示的手法來管理幼兒的生活,促進積極的生活態度形成。
你看,大班的孩子們正在表演童話劇“三打白骨精”。舞臺上,孩子們變成了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白骨精,在音樂的烘托下,上演了一場斗智斗勇的游戲。臺下的小觀眾,盯著臺上,不時飛出笑聲。西游記主題活動已經進行了快兩個月。
經過投票,孩子們選擇了“真假美猴王”“盤絲洞”“奪寶蓮花潤”等作為游戲主題。閱讀繪本故事,認識故事中的人物,制作各種各樣的兵器,孩子們還用繪畫、手工制作、皮影戲等表征自己理解的《西游記》。在“我喜歡的兵器”活動里,孩子們制作了各種兵器,有干奇百怪的寶葫蘆,還有長短不同的晃全繩,孩子們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每一次創作都有自己的經驗和邏輯。就拿豬八戒的九齒釘耙來說,盡管孩子們做得不夠標準,可是當老師為了對稱美觀,要增加一個齒的時候,孩子們還是堅決說不。
經過這樣的主題活動,孩子們達到了“會玩、會做、會表演”的要求。這也是浦口實驗園整個課程建設的追求。
在“西游記擂臺賽”上,孩子們用講故事的方式重新演繹西游記。每一個登臺的孩子,都歷經一番挑戰,有的孩子準備了很多次,才鼓起勇氣,登上舞臺。圍繞著“西游記”這個主題,孩子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有美術、音樂、社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了幼兒發展,共同演奏了一曲華麗的“西游組曲”。
音樂介入了不同領域的活動,提升了活動的趣味,像一根線一樣,將整個幼兒園課程串聯起來,又將它們鋪排成不同的琴鍵,共同為孩子奏響了快樂生活的組曲。在游戲化的音樂課程中,孩子釋放個性,感知音樂,表現音樂,發揮自由創造的能力。
以音樂浸染、包容幼兒一日生活的“音之趣”課程,充分利用音樂的獨特功能,盡可能地與幼兒園各方面活動相結合,并開發特有的“音之趣”藝術創造活動,形成“音之趣”生活活動、“音之趣”健體活動和“音之趣”學習活動的課程結構。
浦口實驗園“音之趣”藝術創造活動圍繞音樂與音樂有關的各類藝術活動,正逐漸建構了具有綜合性、創造性特點的特色課程。它包括有計劃的集體性藝術教育活動,以及節慶性的藝術創造活動。融藝術性和創造性于一體。它以幼兒園班級、年級,甚至全園性活動的形式進行,有時拓展到家庭、社區,以發展幼兒音樂素養和創新能力為首要目標,形成一系列藝術創造特色活動。它包括新年演唱會、集體舞表演、音樂劇專場、自編自導自演活動、家園音樂游園會、快樂的藝術節、社區聯誼活動等,讓幼兒人人參與、人人表現、人人獲得成功。
在浦口實驗園課程建設體系中,還有多樣化的籃球、品牌化的體操等課程,就拿體操課程來說,它是江蘇省幼兒基本體操基地,自2004年開始,以“增強體質、鍛煉意志、塑造形體、增強美感”為宗旨的幼兒基本體操特色,多次在省、市比賽中取得驕人成績。“一切為了孩子,促進全面和諧發展”,浦口實驗園以此為辦園宗旨,以“辦園條件現代化,保教工作科學化,管理過程規范化,育人途徑多元化”為辦園目標,積極營造和諧的教育文化環境,走內涵發展之路,以主題教育課程為載體,以生活和藝體教育為特色,培養身心健康、習慣良好、興趣廣泛、思維活躍、個性活潑,具有自主創新意識,基礎素質和諧發展的幼兒。
浦口實驗園以音樂育人,賦予生長韻律。它們夯實育人的基礎,錘煉育人的本領,豐饒育人的土地,讓生長之根深扎。
教師們知道幼兒教育是根的教育。
“三年培育根,一生木林森。”為此,他們努力建設音樂王國,讓積木唱歌,讓種植園地充滿歡樂,讓美術活動賦予韻律,讓體育活動賦予節奏,幼兒園每個角落都流淌著甜蜜的歌聲,每個活動都洋溢著生長的韻律,各種各樣的音符最終匯成一首快樂的生命蓬勃的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