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幼兒園種植園地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多彩的、真實的探索自然的場所,讓幼兒充分感受大自然生動、鮮活的美,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硬件資源之一。種植園地活動不僅可以讓幼兒在大自然中學習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還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本文結合園所種植園地的環境和特色開展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真實的環境中持續觀察、思考和探索。
秋季已至,碩果累累,又到了柚子成熟的季節,幼兒園的柚子樹上掛滿了一顆顆誘人的柚子。看著成熟的柚子,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問道:“老師,樹上的柚子什么時候可以摘?”“這個柚子甜嗎?”“我們怎樣才能把柚子摘下來呢?”為了追隨幼兒的興趣,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讓其在大自然中學習,在情景中學習,在行動中學習,獲得更多有益的經驗和快樂的成長記憶,我們開展了一個與柚子的故事。
一、尋找“生命詩意棲居之所”:幼兒園的柚子樹
暖陽擁抱的上午,孩子們看到樹上成熟的柚子都歡呼起來:“柚子成熟了,終于可以摘柚子嘍!”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想要體驗摘柚子的樂趣,臉上洋溢著按捺不住的興奮。
理解與思考:
幼兒發展:柚子是幼兒喜愛的水果之一,但平日里只有等家人買回來才能吃到。幼兒園的柚子樹較好地激發了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想法和情感。
教師支持:陳鶴琴說過,大自然、大社會是一本無字的書,是“活教材”。當幼兒有了摘袖子意愿的時候,教師帶領幼兒走出封閉的教室,走進大自然,為幼兒獲得對世界的感性認識提供有益的學習場所。
教師感悟:幼兒園有著十分豐富的資源,為生命個體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環境和課程資源。幼兒園的柚子樹是一種直觀的、自然的、樸素的、原初的資源,孩子們可以就地取材,可謂得天獨厚。二、回歸兒童的生活體驗:與柚子在一起的日子
(一)摘柚子
1.討論工具和方法
針對“怎么摘柚子”這一問題,孩子們各抒己見:“可以使勁搖樹,把柚子晃下來。”“可以拿棍子把柚子打下來。”“可以把繩子的一端掛到柚子上,用力拽繩子,把柚子拉下來。”“繩子掛不住柚子,需要再加一個鉤子。”“我看到農民伯伯是爬到樹上去摘橘子的,我們也可以爬樹摘柚子。”經過—番討論,孩子們開始尋找工具,有的拿來了小棒,有的拿來了布條,有的拿來了跳繩。陽陽說:“如果柚子不小心掉到地上怎么辦?”悅悅說:“可以在下面拿一塊布兜著。”隨后,孩子們在圍巾筐里翻找起來,最終選中了一塊大圍巾。
理解與思考:
幼兒發展: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在充分自主的前提下,自由選擇、討論、篩選工具,有效地激發了自身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教師支持:怎么摘柚子?需要哪些工具?教師把這些問題留給幼兒自己去討論,并鼓勵他們從班級現有材料中選擇工具。
教師感悟:摘柚子是幼兒期盼已久的事情,在討論用什么方法摘柚子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當幼兒產生分歧時,教師沒有直接參與和給出建議,而是把探究的空間還給幼兒,讓他們在摸索和嘗試中獲得經驗。
2.驗證猜想,初次嘗試
孩子們帶著工具興奮地來到柚子樹下:有的孩子拉起了大圍巾;有的將繩子甩向柚子,但一直碰不到柚子;有的和同伴一起搖晃柚子樹,可樹干一點兒都不動;還有的試圖拿棍子打柚子,可棍子太短,根本夠不到柚子。洋洋想到了爬樹,可爬到一半就停了下來:“老師,我上不去了,樹干上有許多刺。”這時傳來了同伴的歡呼聲:“快來看啊,這里也有柚子,可是我們爬不上去。”原來,孩子們在秋千廊的上端發現了幾顆低垂的柚子。
理解與思考:
幼兒發展:幼兒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借助工具嘗試摘柚子,不斷實踐著自己的想法,但都以失敗告終。孩子們在探索中發現:樹干很結實,根本晃不動;柚子長得很高,手碰不到;柚子樹上有刺,不能爬樹……這些都為后續調整活動做了經驗鋪墊。
教師支持:教師把幼兒帶到戶外,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自己的方法,在此過程中保證他們的安全。
教師感悟:幼兒通過觀察發現,一棵樹上的柚子有高有低,長在低處的柚子更容易摘取,為下一次實踐提供了經驗。
3.調整工具,再次嘗試
回到教室后,孩子們立刻討論摘柚子失敗的原因。皓皓說:“小棒太短了,夠不著柚子。”赫赫說:“我在美勞區看到一根長長的棍子。”說著便把棍子找了出來。皓皓把繩子的一端打了一個結,用來套柚子。一名幼兒說:“不知道打下來的柚子會掉到哪里,一塊圍巾夠接嗎?”孩子們又去圍巾筐里找來三塊大圍巾,想要把樹下的草地鋪滿,保護掉下來的柚子。宸宸說:“上一次用的長梯搖搖晃晃的不安全,可以改用支架梯。”皓皓則認為:“長梯長,可以爬得更高。”于是,宸宸和皓皓決定一比高下,看誰先摘到柚子。一切準備就緒,大家叉來到樹下。皓皓拿著系好的繩子,但始終套不住柚子。赫赫拿著長棍使勁打柚子,很快就打下來一只,孩子們都歡呼起來。接著,孩子們陸續摘下來三個柚子,開心地抱著柚子回到了教室。
理解與思考:
幼兒發展:經過一番思考、交流和討論,孩子們開始重新探究摘柚子工具,并再次嘗試,從而獲得成功感和相應的生活體驗,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懂得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師支持:教室里有幼兒隨手可得的材料,幼兒可自由選擇,通過對比更換適合的工具,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教師感悟:學會放手,把探究的自主權還給幼兒,讓幼兒在失敗中自主交流,總結經驗。幼兒之間有競爭意識,對自己選擇的工具和方法充滿自信,當一種方法獲得成功后,他們激動興奮的情緒得以釋放。
(二)吃柚子
袖子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孩子們決定動手剝開柚子皮一探究竟,原來里面只有一點點的瓤。孩子們又將柚子分享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品嘗。“餐廳”里的營業員開始準備新品“柚子汁”,只見他們往榨汁機里倒一點水,再放幾塊柚子瓤,幾秒鐘后,“柚子汁”做好了。柚子皮也可以充分利用,只見陽陽把柚子皮拿到太陽下曬干,隔天泡起了“柚子茶”,聞起來很香,喝起來酸酸的,像檸檬水一樣。
(三)玩柚子
對于自己親手摘下來的柚子,孩子們都舍不得吃,紛紛表示要做一個記號,與其他柚子區分開。皓皓說:“我發現這顆柚子身上有一塊疤,很像一輛小汽車,我來給它添畫兩只輪子吧。”美勞區的幼兒拿起畫筆在柚子上畫起了五官,還給柚子粘上了漂亮的頭發,一個個儼然成了小小藝術家。還有的幼兒小心地雕刻柚子皮,把里面的瓤取出來,再放入一個電子蠟燭,穿上細線,做起了柚子燈。
理解與思考:
幼兒發展:幼兒始終對柚子的探索和創作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通過繪畫、剪貼、雕刻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藝術想象,培養了樂于表現與探究的精神。
教師支持:教師引導幼兒使用茶具、榨汁機、放大鏡、電子蠟燭等材料,給他們提供了操作和感受的機會。
教師感悟:鼓勵幼兒通過畫一畫、做一做、嘗一嘗等方式提高對柚子的喜愛和探究樂趣,將探究活動引向深入。
三、柚子的秘密
(一)記錄分享,讓探究看得見
柚子有哪些種類呢?哪種柚子甜?哪種柚子酸?柚子有哪些營養價值?一時間,孩子們對柚子又產生了不少新的興趣點。于是,教師讓幼兒用剪貼畫的形式將自己的猜想記錄在調查表上。通過探究,孩子們發現柚子的種類有很多,包括沙田柚、西柚、文旦柚、瑭溪蜜柚等。隨后,孩子們還創編了一首挑選柚子的兒歌:“選尖不選圓,選重不選輕,摸摸底部硬的柚子好,柚子皮顏色為黃色的甜。”在家長的協助下,孩子們還了解到柚子合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價值,可以促進腸胃蠕動。
理解與思考:
幼兒發展:學會通過查閱資料獲馭新知識,通過調查記錄豐富了觀察經驗,建立了事物之間的聯系和分享發現。
教師支持:支持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究和分享交流,引導他們在交流中嘗試整理和收集資料,驗證猜測,概括自己的探究成果,體驗探究和發現的樂趣。
教師感悟:記錄是一項重要的科學素養,是科學探究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從柚子的種類到挑選方法、營養價值,幼兒對柚子有了新的認知,并不斷探究柚子的秘密。
(二)家長參與,豐富體驗
看著孩子們獲得了豐富的活動體驗,家長也紛紛參與進來,利用周末時間帶著孩子走進水果店,一邊唱著兒歌一邊挑選心儀的柚子。有的孩子在家泡起了柚子茶;還有的孩子將柚子皮當作帽子,自己戴一頂,小熊玩偶戴了一頂,仿佛在給小熊講述柚子的秘密。
理解與思考:
幼兒發展:幼兒園教育應與家庭、社區資源有機整合,幫助幼兒獲得連貫的、系統的、一致的教育,促進其各方面協調發展。
教師支持:教師有效結合身邊資源開展家園合作,在主題活動開展前召開家長會,將活動目標告知家長,使家長能夠清晰了解活動的教育目的,從而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合作者和支持者。
教師感悟: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不僅有助于幼兒園和教師了解家長的教育需要與愿望,更好地為家長服務,還有助于家長認同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更好地配合幼兒園和教師的工作,有效地拓展了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方法。
(三)柚子的朋友:橘子
一天下午,孩子們正在吃橘子。希希說:“柚子的朋友是誰呢?”岑岑說:“我覺得是橘子。”說完,岑岑找來一個放大鏡,將柚子皮和橘子皮放到一起進行觀察。“柚子皮上有一粒一粒的顆粒,橘子皮上也有,它們太像了。”“如果把柚子和橘子都放到水里,誰會浮起來?大的會沉下去嗎?”孩子們又有了新的好奇點。幾名幼兒一起往盆里打水,開始了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柚子雖然很大,但可以浮在水面;橘子雖然很小,卻沉入了水底。孩子們剝開橘子和柚子一看,原來柚子皮比橘子皮厚很多。“都是長在樹上的,為什么柚子皮厚、橘子皮薄呢,其中有什么奧秘?”帶著這個問題,孩子們又開始了新的探索。孩子們帶著一只柚子和一只橘子來到柚子樹下,宸宸勇敢地爬上梯子,把柚子和橘子舉到同一高度,松手,柚子和橘子同時掉落下來,并且表面都完好無損。宸宸再次爬上梯子,開始了第二次實驗,這一次橘子皮裂開了。“我們把橘子放在柚子皮里試一試。”隨后,孩子們齊心協力將橘子捆扎在柚子皮里,再次爬上梯子,橘子被柚子皮包裹著從高處掉落下來,一次、兩次、三次,橘子始終完好無損。孩子們終于明白了:原來厚厚的柚子皮起著保護果實的作用啊!
理解與思考:
幼兒發展:探索柚子和橘子之間的異同,通過做實驗發現柚子皮有保護果實的作用。
教師支持:提供放大鏡、繩子、梯子等工具,放手讓幼兒自主探索,幫助他們獲得新的知識點。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宸宸的行為給予了鼓勵,并做好了充分的保護措施。
教師感悟:幼兒對柚子很感興趣,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柚子與橘子的表皮很像,引發了對柚子和橘子的探索。生活中處處隱藏著教育契機,教師要懂得放手,把探究的空間還給幼兒,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獲得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的樂趣。
四、實踐過程中的悄然變化
柚子還有什么秘密呢?柚子的籽可以種嗎?會發芽嗎?孩子們收集了柚子籽,拿起小鏟子來到菜地里,將柚子籽種在了泥地里,探索的興趣依舊在延續著。
(一)思考:把環境決定權交給幼兒
孩子們在幼兒園活動時發現了柚子樹上的“驚喜”,并把柚子樹作為探究樂園。怎么摘柚子?柚子有什么秘密?孩子們充滿了好奇,開始了不斷的討論、嘗試和探究。
(二)改變:把參與的主動權歸還幼兒
以往,幼兒總是走馬觀花式地觀察柚子樹,獲得的經驗和體驗都非常少。為了讓幼兒主動投入活動,教師充分挖掘和利用柚子樹資源,支持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獲得發展。
(三)跟隨:將課程內容引向深入
跟隨興趣,支持幼兒的嘗試;讓他們按需發展。怎么摘柚子?什么樣的工具最合適?柚子可以怎么吃?柚子有什么秘密?幼兒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相應的生活體驗,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懂得了同伴間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四)反思:幼兒與教師共同發展
“我們與柚子的故事”是課程開發的一個片段,教師正是將一個個課程片段編織起來,才獲得了許多課程建構的經驗。只有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問題,才能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真實的發展。教師要始終把幼兒放在課程的主體位置,和幼兒保持節奏一致,聆聽幼兒的想法,豐富自身感受力和洞察力,在課程建構中生成適合幼兒的課程。同樣的問題,如果教師換一種思考方式,就可能會給幼兒帶來不一樣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教師要幫助幼兒成為他自己,保護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與熱情,不斷豐富幼兒的內心世界,讓幼兒獲得充分的感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