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櫻藍
[摘 ? ? ? ? ? 要]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引入,給中職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好的契機,將英語教學帶入新的境界。本學年通過開展信息化創新英語課堂教學研究,以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基礎,以學校良好的信息化教育氛圍為背景,在課前預習準備方式、課堂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師生互動方式、課后拓展等方面展開信息化教學實踐,有力地提升了英語教學質量,形成較適合中職英語的教學新方式,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信息素養。
[關 ? ?鍵 ? 詞] ?信息技術;中職英語教學;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212-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教育信息化即在教育中實現數字化、多媒體化、網絡化等技術,該教學組織形式由傳統的教學方式向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新課堂形式轉化,能幫助學生建構信息化時代的學習能力,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講授法為主要教學手段,據筆者在中職生群體中開展的“英語課堂情況調查問卷”報告顯示,83%的學生認為英語課堂氛圍沉悶、枯燥,不感興趣,有學生形容說“上一節45分鐘的英語課像是熬了2個小時那般辛苦”。因此,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勢在必行。隨著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迅速興起,給中職英語教學注入了生機,憑借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感觀效果,在課堂上學生還可以用手機參加積分簽到、題目搶答等活動,將英語課堂帶入全新的領域,學生逐漸感受到:學習英語其實很有趣,一節課下來意猶未盡,時間過得也太快了!
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要突破單一的英語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這一工具,幫助學生認知和探究;二是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本文主要通過筆者的教學實踐,談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一、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只是簡單地在課堂上使用PPT輔助教學,而是將信息技術手段與英語教學相融合,信息技術不只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素養,根據筆者的實踐,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代替了投影、幻燈等工具,是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課堂最初的呈現方式,主要是利用PowerPoint將教學的重難點編輯后在課堂上通過電腦演示出來,將抽象、枯燥的教材內容變為生動活潑的圖像、文字、動畫視頻等,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理解記憶,但在這種模式下,課件的操作完全由授課老師控制。為了實現課堂的靈活性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交互式課件隨之產生。交互式課件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學生可以對交互式課件進行操作,課后學生可以自己點擊課件中不懂的內容進行知識鞏固,針對性強。
(二)教學電子白板
傳統英語教學是一塊黑板、幾支粉筆、幾張幻燈片,音頻播放使用的是錄音帶、錄音機,板書的時間、調節錄音帶的時間占據了三分之一課堂時間,耗時大,學生在等待的空隙也容易走神、開小差。隨著教學電子白板的引入,類似問題迎刃而解。教學電子白板功能十分強大,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播放電子白板課件、多媒體課件、音頻、視頻等,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寫過的板書,也可保存隨時調出來復習。在使用電子白板課件時,可以讓學生參與互動學習,對電子白板上的內容進行移動、擦除、旋轉等操作。電子白板附帶的展臺功能類似傳統的幻燈片,可把教學需要的圖片、文字直接展現在電子白板屏幕上,老師可用來展示學生的作品、作業等,可直接進行批注、擦除,在教學過程中直觀又方便,極大地促進了師生互動。同時,教學電子白板的無粉筆化也保障了師生的身心健康。
(三)微課、慕課
教育心理學提到:“獲取知識,單靠聽覺只能記憶約六分之一的內容;單靠視覺只能記憶約四分之一的內容,如果同時使用視、聽兩種感覺,記憶大約是三分之二的內容。”用微課、慕課輔助教學,在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下,通過動靜結合的教學視頻,將圖片、文字、動畫、聲音等元素相結合,把教學時說不清道不明的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解說,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口語音標課程,教師將幾個學生容易發錯音的音標發音時口腔的結構變化通過動畫的形式制成微課,并配上地道的發音,給學生反復學習模仿,糾正學生的發音。
(四)教學助手APP
隨著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各類新型的社交媒體迅速崛起,中職學生更喜歡使用QQ、微信、陌陌等即時通信軟件溝通。為了適應當下的信息時代,基于移動手機端使用的各類教學APP迅猛發展,如雨課堂、藍墨云班課、i博導等,實現了教學的靈活性和個性。以云班課輔助教學為例:課前,教師將本節課的微課、學習內容、預習資料、調查問卷等發布給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中,教師利用點名簽到、頭腦風暴、課堂搶答、課堂測試等不同活動,喚醒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系統會隨時記錄、評分,有助于教師記錄課堂成績;課后,教師將本節課的講義發布在平臺上,幫助學生復習,學生也可將個性化的問題和疑惑反饋給教師,教師在平臺上對學生進行答疑,增加師生互動。總之,在云班課中,很多教學理論中提出的要求都可以體現,理論的落地和實踐更加方便、簡單、有效。
二、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信息化時代具備信息容量大、傳播速度快、輻射范圍廣、雙向交互性強等特點,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幫助下,教師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學生可以獲取更多知識、增強學習效果。從教和學兩個方面出發,針對中職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的整合主要以教師的講授型教學模式為主,逐步引導學生建立自主型學習模式。
(一)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雖然比較枯燥,但長期以來已經形成固定的教學模式,加之信息化技術更新換代快,剛引進的時候很多教師認為太過花哨,不如傳統教學來的實際。隨著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引入教學從理論走向實踐、走向發展,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不僅成為教育部門的要求,也成為學校對教師教學的評價標準。對此,許多教師改變了固有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積極投入信息技術的學習、掌握和運用中,掀起了自制教學課件、微課,學習使用電子白板、教學APP的熱潮。
信息技術對老師本身的信息素養有著很大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教學能力水平,還要懂得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軟件的操作。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結合學科的特點,設計具有信息技術特色,有利于學生參與、思考、探索的課堂。
(二)借助教學助手APP,翻轉課堂
教學助手APP的引入,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帶入一個新模式,稱為“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是指調整課內外的學習模式,將學習的自主權歸還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基礎知識,這些信息的獲取需要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如,教師在課前將新課所涉及的內容制成微課、課件或者電子文檔等上傳至云班課,學生自行安排時間登錄云班課學習,如果不理解還能及時查閱需要的材料。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幫助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運用上。這種模式雖然增加了教師的備課量,但能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
(三)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一是形式多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是提供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律;三是操作靈活,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從而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英語聽力教學。英語聽力結合電子教學白板,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聽力情境中。利用電子教學白板的圖文、聲像功能,生成形象的情景畫面,教師可以隨時控制聽力播放內容,讓學生清楚理解音頻中的每一句話,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度,促進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快速提升。
又如英語口語教學,口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講流利的英語。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下的口語課堂為學生創設各類合適的語境,幫助學生突破想象障礙。例如,借助微課,呈現廣交會參展情景,包括布展、接待、介紹產品等主要環節,通過微課的學習,學生對參展有了具體化的了解,然后教師消掉微課中接待和介紹產品對話的聲音,學生分組充當角色給參展人員和國外客戶配音,并仿照微課的內容,模擬參展中的相關口語對話,這樣循序漸進,逐步擊破重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會展英語。
豐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課堂,不斷刺激學生的大腦、視覺、聽覺、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四)課后結合信息技術,鞏固知識
教學助手APP的引入,除了用于課前預習,在課后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例如,課后作業的發布,學生完成作業之后系統自動記錄,可幫助教師記錄平時成績,學生也評論其他學生發布的作業,起到一個互動的效果。學生還可以給教師留言,教師答疑,解決了傳統教育課后找不到科任老師、有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的缺點。
除此之外,英語還有其他有趣的軟件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如,英語趣配音。給一段地道的簡短英語視頻配音,讓學生不再停留在“看”英語電影中,還可以模仿角色的語音、語調,培養學生的語感。
又如skype,讓學生與英語國家的人士交朋友,通過口語、書面對話,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也可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三、總結
中職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要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來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
信息技術的引入,不僅可以改善傳統的教學方法,還可以營造有益的學習氛圍,豐富教學內容。但在使用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避免出現重形式輕內容的現象,不要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不是萬能的,它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不容改變。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改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突破了課堂教學和教材的局限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創設了條件,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據中職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改革中職英語教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應用各方面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龔慧.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實現與英語教學的整合[J].讀與寫,2018,15(24).
[2]吳春蘭.高中英語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7).
[3]周松紅.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J].東方教育,2013(5).
[4]楊艷.微課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以《制作個人名片》為例[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11).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