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雨
[摘 ? ? ? ? ? 要] ?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提出新型溝通方式,這種溝通方式被廣泛應用于處理婚姻關系、親子關系、醫患關系等諸多領域,其在改善人際關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旨在探索新型溝通方式在中職學校課堂管理中的運用,為教師管理課堂提供有效的人際溝通方法,協助教師管理課堂,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關 ? ?鍵 ? 詞] ?新型溝通方式;有效溝通;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220-02
教育乃立國之本,并且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教師作為知識傳播的媒介在教育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會出現違反課堂紀律規定的行為,尤其在職業學校,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厭學情緒、抵觸情緒成為教師課堂管理過程中的障礙。當這些障礙出現的時候,有些語言習慣和溝通方式可能是引發師生矛盾的導火索。新型溝通方式恰好是一種強大而有效的溝通方式,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管理過程中用更親切、關愛、理解的語言避免師生矛盾,幫助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新型溝通方式的概念
新型溝通方式稱為非暴力溝通,簡稱NVC,是美國心理學之父馬歇爾·盧森堡提出來的,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溝通方式。非暴力溝通并非指我們原來的溝通方式是一種暴力的溝通方式,旨在促進我們與自己、與他人建立真誠聯系,并通過出于善意的給予使每個人的需要都得到滿足。這種新型溝通方式告訴我們如何表達我們心中的感受和想法,還可以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一旦雙方清楚了彼此的感受和想法,更容易達到有效溝通。同時,新型溝通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現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并提出明確的請求。下面介紹新型溝通方式的四個要素。
(一)觀察
觀察指的是我所看到的,包括看見、聽到、記住、想象,但是不能帶入個人評價。我們仔細觀察并清楚地說出觀察到的結果。課堂管理中,教師的觀察能力本身就是一項重要技能,掌握整個班級的課堂狀況,更便于管理課堂。
(二)感受
感受指的是我所觀察到的給我什么感覺,包括情感、感覺,而非想法。感受在表達過程中通常會使用“我感到”這樣的語言。想法不同于感受,想法可能會帶有評價色彩,想法在表達過程中會使用“我覺得”這樣的語言。為了能夠清楚地表達感受,建立了表達感受的詞匯表,這也能更好地幫助區分感受和想法。一類是當我們的需要被滿足時的感受:興奮、喜悅、甜蜜、精力充沛、興高采烈、感激、感動、樂觀等;另一類是當我們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的感受:害怕、擔心、焦慮、憂慮、著急、緊張等。
(三)需要
需要指的是對引起我感受的事物,我需要或重視是什么。這里我們要明白,感受來自我們自身的需要,是我們的需要是否被滿足使我們產生了相應的感受。把自己的需要明確地表達出來,讓對方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溝通者的需要,也鼓勵對方表達出內心的需要,使得溝通更加真誠、有效。
(四)請求
請求指的是我想采取的具體行動,或者是我想你采取的具體行動。在這里要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希望你做什么,而不是說我不想你做什么。因為如果請求他人不做什么,對方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們到底想要什么。而且這樣的請求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以平等的身份提出要求,這樣更容易被接受。
二、新型溝通方式在課堂管理中的運用
(一)現今職業學校課堂管理面臨的幾點問題
1.學生的厭學情緒
進入職業學校讀書大多數是中考失利、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他們很多存在著厭學情緒。在課堂中,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溜號,甚至完全不聽課。尤其是一些文化課,學生基礎薄弱聽不懂、偏科等都是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
2.學生的抵觸情緒
由于成績不理想,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受到冷落,老師、家長對成績的過度在意,這些都是學生抵觸情緒產生的原因。教師課堂上的管理過程也可能受到學生抵觸情緒的影響,學生帶著這種情緒用過激的語言與老師溝通,也容易引起老師的不良情緒,最終出現溝通不順利,影響師生關系。
3.課堂上的手機問題
科技日新月異,手機也隨著科技的發展有了更多的功能,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問題。一些學生手機不離手,在課堂上對手機的管理也成為一個難題。雖然班主任通過各種方法協助老師管理手機,例如班級教室前面準備手機儲存袋,上課前讓學生上交手機放在手機儲存袋內,但是總是有學生破壞這些規定。
以上問題都影響著老師對課堂的管理,當問題出現,老師管理過程中如果溝通不當可能會引發師生矛盾,甚至可能上升為肢體沖突,這些都會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最終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為避免產生如此嚴重的后果,老師在管理課堂與學生溝通時的方式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種新型溝通方式恰好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可以幫助老師更好地與學生溝通管理課堂。
(二)新型溝通方式在課堂管理中運用的必要性
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溝通風格,這些風格都是在長時間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魅力。與此同時,由于學生各有不同,如此標準化的溝通方式看起來束縛了溝通的語言魅力,但對于教師處理某些突發事件或者不擅長溝通的教師來說,這種標準化的溝通方法卻是非常必要的。
1.讓不擅長人際溝通的教師有話可說
并非每一個人都擅長人際溝通,對于不擅長溝通的教師,非暴力溝通方式就是一種非常簡單標準化的溝通方式,容易學習且行之有效。非暴力溝通方式可以為教師提供一種標準化的模式,讓溝通變得更輕松、更容易,如果掌握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教師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溝通能力,讓他們在與學生溝通時有話可說。
2.應對突發事件
中職學校中很多學生個性突出,語言犀利,加上個別學生對教師有抵觸情緒,很容易在溝通過程中與教師產生矛盾。尤其在課堂上,學生的不尊重、咄咄逼人會讓教師產生不良情緒,當溝通雙方都帶有不良情緒時,溝通變得更加困難,很容易引發問題,如果教師措辭稍有不慎,就可能加劇這些矛盾,最終引發師生矛盾,甚至還可能上升為肢體沖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遵循非暴力溝通方式進行溝通,避免溝通過程中出現措辭不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師生矛盾的產生。
(三)新型溝通方式在課堂管理中的運用及效果
以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問題為例,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進行溝通應該這樣進行:“我上課的時候看到你在看手機(觀察),這讓我很擔心(感受),我希望可以完成今天的教學任務(需要),我看到在我看你的時候你會把手機收起來,但是我轉身講課后你會再次拿出來(觀察),這讓我很失望(感受),希望你可以尊重我(需要),專心聽課(請求)。”
為了驗證這種新型溝通方式在課堂中運用的效果,我在學校中招募十位教師,向他們介紹新型溝通方法,并請每位教師在手機使用問題嚴重的班級中用這種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來管理手機使用問題。每位教師在使用這個方法前統計課前學生手機上交百分比作為對比數據,教師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改變語言習慣,通過使用新型溝通的方式來與學生進行溝通,管理學生課堂上玩手機現象。一個月后再次統計課前學生手機上交百分比作為實驗數據,兩組數據對比結果如下:
■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經過一個月的時間,課堂管理過程中在盡量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通過使用新型溝通的方式管理手機使用問題,課前手機上交情況明顯改善,十位教師也反映這樣的溝通方式使其與學生間的溝通更加順利,課堂管理因為溝通的順利也變得容易,課堂秩序有所改善,教師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從學生得到的反饋也是更愿意接受教師采用這樣的溝通方式來進行管理和教育,在溝通時學生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更愿意接受教師的管理建議遵守課堂秩序。可見,新型溝通方式對此次課堂手機使用問題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數據的結果雖然都顯示課堂玩手機問題有所改善,但是這些改善沒有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應該是教師采用新型溝通的方式、教師對課堂玩手機問題的重視、班主任的努力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新型溝通方式對建立良好師生關系促進課堂和諧發展的作用
語言作為人際溝通的重要工具,在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順利有序地開展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通過語言傳授知識管理課堂,這種新型溝通方式為教師提供了一種標準化的、行之有效的溝通方法,避免了師生溝通過程中的語言沖突,讓學生在溝通的過程中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愛,使得溝通變得更加有效,最終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上進行課堂管理,開展課堂教學,不僅可以促進教育教學順利有序地進行,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新型溝通方式在教師教學管理過程中實現了師生間的有效溝通,但是這種方法也不是萬能的,學生各有不同,教師遇到的問題也千差萬別,這種溝通方式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掌握這種溝通方法的同時,也不能僵化使用,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其他方法靈活運用,學習、探索更多的適合自己的溝通方法,實現師生間的有效溝通,最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馬歇爾·盧森堡.給暴力溝通實踐篇[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10.
[2]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6-01.
[3]寇明英.淺議教師如何用“愛的語言”和學生進行課堂交流[J].教育現代化,2019(6):128-129.
[4]陳立軍.“非暴力溝通”:師生有效溝通的金鑰匙[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0):35-36.
[5]陳路遙.淺談“非暴力溝通”在師生關系中的應用[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8(5):146-147.
◎編輯 張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