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
[摘 ? ? ? ? ? 要] ?信息化技術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習資源,提高信息化技術掌握程度,同時在教學應用過程中遵從課堂與網絡教學對接、教學資源與練習資源協調原則,堅持以學生為教學核心,積極改變現有不足,為口語教學、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
[關 ? ?鍵 ? 詞] ?口語教學;信息化背景;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102-02
一、引言
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為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教育信息化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信息化最直接體現在計算機的應用,可改變教育教學環境[1]和模式[2-3]。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存在優勢互補,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積極性以及教學效果均有明顯的提升。因此,抓住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機遇,實施口語教學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信息化教育對口語教學的意義
信息化教育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1)信息化教育依托計算機技術,促使學生快速、扎實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以適應當前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社會要求;(2)將計算機技術與口語教學進行融合,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在口語教育中,信息化技術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計算機帶來的慕課、微課等教學方式促進了傳統口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計算機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慕課、微課擴展口語教學形式,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可從側面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技術。通過兩方面的分析,信息化技術在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構建良好的口語學習氛圍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在口語教學中信息化技術的價值是重大的、不可忽略的,應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帶來的方便。
三、信息化技術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情景設置
通過投影儀將學生練習內容以視頻、圖文等多媒體形式直接展現。老師可根據學習知識、要點構建科學、合理的練習情景,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建立多媒體教室,并配置學生可完成自主口語學習的練習終端,充分利用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多媒體獲得更加具有體驗感的英語口語自主學習的樂趣。口語教育必須具備合適的交流素材、主體。課堂投影內容以及多媒體自主口語學習終端均可提供良好的口語學習素材和通過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達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目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并能達到熟練應用的結果[4]。
(二)歸納評價
計算機的存儲、播放功能保證了計算機可作為聲頻、音頻的采集工具和播放終端。信息化教育發展之前,傳統教學中,口語教師僅能依靠自己記錄學生的口語應答能力,而且分數往往是學生口語能力的最簡單表達,但分數所包含的信息較少,學生難以明白自身口語能力的不足,也難以從分數中找到自身口語需要改進的內容,計算機技術的引入可徹底改變這一弊端,計算機可記錄學生口語表達過程,在回答完成后,學生可反復回看,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具有針對性地改善不足,這也有助于老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口語學習情況,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從而更快提升。
(三)資源拓展
在教學過程中的口語練習量往往較少,難以達到口語學習能力實現質的飛躍的目的。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不少學生使用手機安裝各種APP或者借助老師提供的口語學習資料充分利用自由時間進行口語的練習,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以WeChat為例,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利用WeChat進行溝通時,可采用語音交流方式,充分發揮軟件的語音實時傳輸功能,將口語鍛煉、口語學習、口語教學完全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同時也擺脫了傳統口語教學過程中較為固化的教學內容,讓口語學習變得更加具有實際應用意義。同時,口語的多次應用也可以讓學生形成自身對口語學習的理解,尋到更適合自身學習口語的方式。
四、信息化輔助口語教學基本原則
(一)課堂與網絡教學的對接原則
通過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網絡資源與課堂教學資源的實時連接,及時更新完善口語教學的內容,優化口語教學配置。若是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保持課堂教學與網絡資源的實時對接,將大大降低信息化技術所帶來的優勢,同時也可能造成學生口語學習方向的迷失。當學習目標不明確時,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難以調動起來,這對于學習速度、知識掌握扎實程度將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則會是兩條平行的線,難以實現交叉、融合,達到互相促進的作用。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于自身口語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是保證學生學習口語興趣的來源和保證[5]。然而,老師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在課堂上向學生傳輸的過程中對學生口語水平的提升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實現兩者的精準對接對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的作用將會發生明顯的“化學反應”,實現1+1>2的目的。
(二)教學資源與練習資源的協調原則
口語教學資源的更新優化是保證口語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支持條件,但僅依靠只具備輔助效果的計算機系統,學生在口語學習中的體驗度是不夠的,體驗度的降低將造成口語能力提升速度的降低,同時也限制了計算機輔助口語教學能力的發揮。因此,實現口語教學過程中各種資源間的聯系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綜合考慮與練習資源的協調性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根據協調性也可以知曉學生在口語學習中的資源需求。教學資源與練習資源是口語教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兩種資源,兩者間的互相協調是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五、構建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口語教學模式
(一)當前口語教學主要存在問題
現階段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教學方法及觀念較為落后;(2)課程設置不合理;(3)口語能力評價主觀性強較為單一。
關于口語能力評價、教學方法的不足在前文已經進行講述此處不再分析。
(二)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1.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觀念
根據建構學習理論[6],口語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前述內容,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使學生可以清楚認識到自身口語能力的不足,可根據自身的不足之處,按需求學。根據混合式教學[7]的主流觀點,多種混合知識的應用可提高學生在口語學習中的自信,尋找到口語學習的樂趣,尤其是一些口語能力相對較為薄弱的學生。
2.多元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提高了線上學習在學生口語學習中所占的比例。同時,學生學習口語的方式、內容是多樣的,因此,針對口語教學評價也需要考慮多元信息。如充分結合線上、線下學習效果,評價內容應該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中,以便于及時掌握學生口語學習效果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3.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信息化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口語學習效果。雖然從教學內容上已經大大改善了原有教學內容,但是對教學模式的構建影響較小。但是,教學模式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結合口語教學特點,從以下3個方面提出信息化背景下口語教學模式改善策略。
(1)提高信息化技術利用率
計算機具有豐富的軟件支持功能和擴展功能,提高計算機的使用效率,是保證相關設備軟件得以充分使用、提高信息化教學資源利用率、優化學生口語學習效果的關鍵。因此需要做到:教師充分考慮學生能力水平選擇計算機應用方向;在口語教學過程中提高計算機使用率。
(2)開發輔助教學系統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更加強大了計算機教輔系統的開發,實現更加強大的功能。現階段VR技術可能將在短期內實現在教學中的應用,通過該技術可讓學生在課堂內實現不同口語練習場景的切換,大大降低口語練習的成本,同時,具有更好的體驗感,提高學習能力。
(3)促進多方資源對接
信息化技術帶來的最大便捷性便是資源共享,多方資源的對接可豐富每個院校的英語口語學習資料庫,給學生提供更加多樣的知識選擇,可促進教師力量的充分發揮。同時,可整理更多學生在口語學習中出現的錯誤,針對別人出現的錯誤,“有則改之”,實現更快速的進步。
六、結語
口語教學需要緊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信息化技術在口語教學中情景設置、歸納評價、資源拓展中的應用可快速提高學生口語學習能力和信息化技術掌握熟練度;在使用過程應該保持課堂與網絡教學對接、教學資源與練習資源相協調的原則,需要以學生為教學核心,建立多元化口語教學評價體系,改善現有教學模式,提高信息化技術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蘇偉,王會.以“互聯網+”驅動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J].智庫時代,2019(32):163-164.
[2]徐曉英.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英語廣場,2019(8):83-84.
[3]蔡慧英,尹歡歡,陳明選.哪些因素影響教師使用數字教育資源?:透視智能時代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9(7):1-10.
[4]袁敏敏.翻轉課堂在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南通理工學院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9):135-137,146.
[5]張紅軍.計算機輔助大學英語口語測試對教學的反撥效應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1):18-19.
[6]崔金媛,左寶霞.《英語國家概況》課程問題引導教學模式的探索: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J].英語廣場,2019(6):95-96.
[7]陳乾國,方明建,沈季,等.基于U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學習行為分析:以學習科學與技術通識課程為例[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3):13-22.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