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婷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人文關懷在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60例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引入人文關懷,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P<0.05);觀察組患者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評分分別為(79.44±2.27)分、(77.55±3.62)分、(83.25±1.67)分、(76.55±3.62)分、(73.55±3.62)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護理人文關懷在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患者滿意度較好。
【關鍵詞】護理人文關懷;糖尿病腎病;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
血液透析是目前臨床較為常見的糖尿病腎病治療方式,由于治療的特殊性,患者在治療期間容易出現多種不良反應,進而導致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影響了患者恢復效果,因此,合理的護理配合至關重要[1~2]。為進一步分析護理人文關懷在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本文選取了我院60例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進行了分組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本組所有患者均排除存在溝通障礙及精神病史者,患者均進行胰島素注射治療糖尿病,依據患者的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3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小29歲,最大79歲,平均(55.28±6.29)歲,男16例,女14例;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小28歲,最大77歲,平均(55.12±2.54)歲,男17例,女13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治療方式等基線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方式給予基礎護理,包括常規的入院指導、解答患者的疑問等等;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引入人文關懷:
(1)健康宣教,由于很多患者對醫療知識了解較少,治療期間容易出現緊張、恐慌等情緒,或采取不正確的護理措施,影響患者的療效及恢復,穿刺之前,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溝通,積極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解答患者的疑問,安撫患者,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積極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和治療相關知識,告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的優勢和必要性,列舉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
(2)透析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積極做好臨床醫師的配合工作,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指標、精神狀態,注意觀察患者內瘺是否暢通暢,一旦出現異常,應第一時間報告責任醫師進行處理;
(3)完成透析后,護理人員應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及時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感,告知患者再次進行透析的時間以及患者需要做的準備工作,耐心為患者說明藥物的使用方法,為患者及家屬講解如何監測患者的血糖變化以及相應的護理對策,如患者的血糖水平較低的時候,可適當進食一些含糖食物;護理人員為患者發放關于糖尿病腎病的防護手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合適的膳食方案,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通過自身掌握的病情防護知識控制自身病情發展。
1.3 觀察指標與評判標準[3~4]
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對比分析,滿意度調查采用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分-89分為滿意,低于60分則判定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100%;生活質量判定根據健康測量量表,判定指標包括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評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品質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采用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卡方X2檢驗計量資料,P<0.05時提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腎病的主要方式為血液透析,雖然該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由于疾病特殊性,治療期間容易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心理狀況及術后恢復等均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治療期間加強患者的護理配合至關重要[5~6]。
人文關懷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融入以病人為核心的理念,在護理中充分展現對患者的尊重、關懷的護理模式,這種模式能夠讓患者感受到被重視、被關心,各種不良情緒得以減輕,依從性得以提高,不僅能夠提高臨床效果,更能夠改善醫患關系。研究表明,對于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護理人員應積極對患者進行血透治療相關知識的教育,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治療措施等知識的了解,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其次,護理人員還需充分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減少并發癥發生,這對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評分分別為(79.44±2.27)分、(77.55±3.62)分、(83.25±1.67)分、(76.55±3.62)分、(73.55±3.62)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0%(P<0.05),這一結論也與林燕[7]研究的100.0%基本相符,表明人文關懷應用于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護理人文關懷在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和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曹秀霞,李梅.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應用人文關懷護理效果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7,15(12):85-86.
[2]鄔希.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變及護理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2):53,55.
[3]黃燕娜.優質護理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8):128-130,156.
[4]包越琴,雷延蘭,羅玲等.規范化管理聯合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7):50-52.
[5]林燕,張碧芬.護理人文關懷在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