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愛芬
[摘 ? ? ? ? ?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要變得越來越迫切,并且由于我國的人口眾多,而可提供的工作崗位又越來越少,不少應屆畢業的大學生對就業沒有明確的方向,不知道出社會后應該干什么,什么工作適合自己,再加上如今軟件技術行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使軟件技術方面專業的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并且,我國在軟件人才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論等在目前仍然存在較多的不足,尤其是軟件技術專業對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依然需要改進,將針對軟件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現狀以及培養策略進行探究。
[關 ? ?鍵 ? 詞] ?軟件技術;人才需求;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162-0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化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逐漸加快,我國社會不斷進步,經濟發展呈迅猛姿態,尤其是我國新增就業人口逐步增多,尤其是我國IT行業的就業競爭壓力逐漸加大,社會可提供的崗位越來越少,就業人口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國眾多高校開設了與軟件技術行業相關的專業來培養相關領域的人才。近幾年來,我國互聯網技術以及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我國社會對軟件技術專業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是社會對相關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加大。培養新時代的具有創新精神的新型軟件技術人才是目前軟件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標。
一、我國軟件技術專業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使我國對人才的需求程度越來越高,但是由于我國目前的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行探討與解決,尤其是我國高校的軟件技術相關專業對人才特別是創業創新性人才的教育與培養仍然比較落后。因此,想要培養優質的軟件技術專業的新型人才就需要打破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培養優質型人才。
(一)教學模式單一
由于我國在對軟件技術專業的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大多都采用的是較為傳統以及較為一致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使各個高校的軟件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同質化嚴重,我國的軟件技術專業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難以實現實質性的突破,因此難以培養優質型人才。并且我國高校在對軟件技術專業的學生進行授課的時候,往往都是按照書本上的內容進行授課,目的是為了應付考試,對書本上的內容只是略有提及,忽略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而使學生缺乏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與經驗。因此,可以發現我國高校在對相關專業學生進行基礎課程教學時缺乏特色與自身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創造力水平的發展。
(二)實踐課程較少,學生缺乏動手實踐能力
我國大部分高校在對軟件技術專業學生進行日程課程時,往往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與掌握,卻忽視了實踐課程的重要性。理論知識是指導學生學習一門課程的重要理論指導,雖然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空有理論知識的掌握,而沒有親手進行實踐操作仍然很難掌握知識要點,或者是說對結論的來源不清楚明確。很多高校嚴重忽略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目前眾多設有軟件技術專業的高校對學生的培養模式都是大四之前理論知識課程的開展,而大四的時候才有少部分機會接觸到實踐課程。對軟件技術專業學生來說,沒有足夠的實踐能力與經驗便走向社會是難以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的。
(三)缺乏先進的理論指導
由于我國的國情,直到1978年才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我國在軟件技術方面的研究起步時間較晚,因此我國對于軟件技術專業的課程開設相對較晚,對于軟件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也相對較晚,經驗也相對不足,因此,我國對軟件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實施時間短,且缺乏先進的理論指導,并且對相關專業的教育較為封閉,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我國對軟件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在國內并沒有明確的體系,因此我國在理論指導方面還需要多加研究。另一方面,我國在軟件產業結構上尚未形成統一的管理體系,因此,我國的軟件技術領域仍然存在很多管理以及教育上的缺陷,就目前階段來說,解決這些主要的問題是發展我國軟件產業的重要目標。
(四)考核模式單一,缺乏校企合作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在考核方面對于學生的綜合考核都過于單一,往往都只注重學生期末成績的考核,對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方面的態度考核并未太注重,并且諸多高校內的軟件專業的學習氣氛不夠,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氛圍對其思想以及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軟件文化氛圍能夠有效地推動高校開展軟件技術教育順利進行。而目前我國眾多高校在規劃并落實軟件技術專業學生的教育模式上,并未將大學生的平時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態度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考核中,并且,我國高校在軟件專業并沒有形成積極向上、不畏艱難、敢于冒險的氣氛,使大學生對專業的認知還處在初級階段。各大高校應當轉變教育理念,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氛圍。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也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當前的軟件技術專業的發展,目前各個高校的軟件技術專業與企業的互聯活動較少,即使有相關的互聯活動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相互掛牌形式,沒有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因此學生對真實企業的內部狀況了解較少,對軟件技術專業在社會中的實際情況了解得也較少,這也是高校相關專業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軟件產業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沖擊以及我國改革開放的落實和不斷深化,我國在互聯網領域、軟件產業領域、新型電子產業等領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并且在我國軟件產業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型戰略性產業之一。我國軟件產業領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呈現“井噴式”的發展,我國的軟件產業規模已經較為完善,我國的軟件產業發展呈現新的發展模式和新的態勢。軟件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在不斷加快,軟件從業人員在急速增長,新興的軟件外包服務業和技術服務業增長勢頭明顯。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軟件產品開發、信息技術服務、嵌入式信息系統集成服務、軟件外包服務全面發展的產業結構均衡發展新格局。
三、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內涵
運用先進的理論理念指導,擁有完整科學的教育體系,以此來培養軟件技術專業的優秀新型人才。在具有完備科學的理論指導以及科學的教學體系的指導下,軟件技術專業的大學生不僅要學習本專業的知識,還要學習諸如市場經濟、管理學以及其他能夠豐富學生個人知識儲備的其他內容。軟件技術專業培養優秀新型人才的內涵是豐富學生理論知識儲備,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實踐能力,因此,軟件技術專業的新型人才不僅要有識別問題的能力,也要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創新精神以及和創造力水平作為軟件技術專業培養人才的內涵。
四、培養軟件技術人才的策略
(一)圍繞軟件技術,設置軟件專業課程體系
我國開設有軟件技術相關專業的高校可以圍繞軟件技術的概念開展課程設置,高校應當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灌輸相關課程的理念,并且在課程的設置上添加創業創新教育元素。在設置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時候,可以參考國外現有并且比較成熟的例子加以改進,運用到我國軟件技術相關專業的創業教育中。給不同年級的學生設置不同階層的專業教育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學校內設置創新創業園區以及孵化園區,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業氛圍以及資金、技術、場地支持,推動整個地區乃至全國提升軟件技術管理專業的教育水平。
(二)提倡師生開展企業實踐活動
學校軟件技術相關專業應當與當地企業進行聯動合作,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和觀摩,弄清企業的內部流程與規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企業的文化氛圍。軟件技術專業是通過理論知識加上一系列可以激發學生靈感以及專業意識的教育形式,通過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到當地企業進行參觀是將學生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到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重要改革,也是推動軟件技術專業發展教育的重要舉措。在國外某些設有軟件技術專業的高校中就有不少的老師來自當地的企業,這些老師作為企業內部的高級工程師能夠更加專業地回答學生提出的各項問題,而通過這些老師,學生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企業與社會中軟件技術的真實情況。因此,建立學校與企業的聯動對于開展軟件技術專業的課程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轉變教育理念
軟件技術專業由于專業的特殊性,以及我國教育模式的特殊性,使我國在軟件技術教育中依然停留在只注重理論教育的基礎上,對于軟件技術教育中的職業理念以及教育理念還處在以理論為主,實踐為輔的教育模式下。因此,強化職業理念,轉變教育理念是推進我國高校軟件技術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以及必經之路。在我國的教育制度改革以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提及了軟件技術專業的培養思想與培養目標是培養優質的,被社會認可的新型人才。因此,新時期下,我國對于軟件專業學生的培養課程中,就要盡可能轉變學生的觀念,以學術培養為主轉變為以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為主。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向學生灌輸職業的理念以及對今后發展的重要性,向學生說明今后軟件行業的就業趨勢以及競爭壓力,強化創業的理念。而學校老師也應當轉變教育理念以及對專業的傳統觀念,正確對待軟件專業。
五、結語
在我國目前階段,軟件技術行業已經成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新興行業之一,我國越來越重視軟件技術行業的發展,我國社會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由于我國對軟件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為了保證高校軟件專業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新型軟件專業的技術型人才,高校應當盡可能地改變目前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與社會和時代接軌,培養軟件專業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治元,劉軍華.高職院校移動互聯網專業人才需求及人才培養狀況調查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56-58.
[2]劉磊.淺談高職高專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行業需求現狀和培養策略[J].科技資訊,2017(9).
[3]鄧軍.軟件行業對高職人才需求現狀分析及培養對策[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79-81.
[4]徐秀芳,郭永松,寧圓歡,等.浙江省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現狀調查分析及人才培養方案對策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4):31-32.
[5]阮慎.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探索與研究[J].柳州師專學報,2013,28(1):88-90.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