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麗


[摘 ? ? ? ? ? 要] ?軟實力培養已經成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重要的工作內容。課堂教學作為軟硬實力的結合點,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由于未來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的不同,文秘學生的軟實力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文秘學生的軟實力,是高職文秘類專業教學中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主要從會務管理課程教學中如何通過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和多元評價促進文秘類學生軟實力培養進行探究。
[關 ? ?鍵 ? 詞] ?高職課堂教學;軟實力培養;會務管理文秘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262-02
軟實力(soft power),最初屬于政治學概念,指綜合國力中無形和非物質的要素,是1990年由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約瑟夫·奈首先提出的。1993年,復旦大學王滬寧教授在《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一書中將“軟實力”一詞引入中國學術界。2006年,《高職院校軟實力建設的幾點思考》(王家愛,2006)和《文科高職要加強學生軟實力的培養》(楊茂義,2006)兩篇文章的發表,標志著軟實力研究進入職業教育學者的視野。自此,職業院校軟實力培養相關文章成幾何級數增長,軟實力研究在高職教育中轟轟烈烈地展開。“硬實力是硬的,但軟實力是致命的”,足見軟實力在職業教育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軟實力的培養有很多途徑:宏觀上,社會、政府、學校把培養軟硬兼顧的技能型創新人才作為職業院校的發展目標,使軟實力培養滲透到學校內涵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每一個動作中;微觀上,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設計、課程設置、課堂教學等逐層展開。很多職業院校已經把軟實力列為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從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對人才培養規格進行界定;教學設計中開辟素質拓展課;課程設置中增加人文素養課和創新創業課程的比重。
會務組織與管理的能力,是秘書崗位核心能力之一,是秘書綜合能力的體現。因而會務管理是高職文秘專業一門重要的核心課程,其課程目標是使學生了解組織會議與活動的流程和工作策略,掌握會議管理的標準與服務技巧,提升組織會議與活動的專業性。如何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學生提高會務管理能力的同時職業軟實力得到訓練呢?
筆者基于“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文秘人才培養途徑,根據會務管理課程性質和課程目標,探索出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和多元評價的考核標準。通過調查問卷反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訓練,自我認知能力有所提高。
■
一、利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營造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環境,鼓勵自我探究,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將“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它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創設任務情境,確定具體、可操作并可分解的學習任務,學生需要自己查找相關資料,搜索處理信息完成任務。這種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會務管理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根據課程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與職業技能,通過對秘書崗位工作任務調研和與合作企業交流,創設秘書會務管理任務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教師“采取演示或講解的方式,給出完成任務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結果”,學生通過閱讀文獻、資料搜集,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完成任務。整個過程中師生有效互動,教師提供完成任務的“腳手架”,學生通過運用各類學習媒介和手段,尋求最佳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在自我探究式的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激發強大的學習動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訓練和加強。
通過學生訪談,很多學生反饋最初面對任務時不知從何下手,通過和教師不斷溝通,和同伴或隊友反復探討,大量閱讀教材和文獻資料,思路慢慢理清,任務完成思路漸漸浮出水面。有的學生在回顧撰寫推文任務的過程時寫道:“從最初的……排版錯亂擁擠,到現在內容豐富,排版優美”“體會到滿滿的成就感”。
二、利用項目化教學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訓練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7年,《國家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以增強學生核心素養、技術技能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重點,……普及推廣項目教學……等教學模式。”項目化教學是以項目為載體,以崗位工作流程為主線,以培養能力和素質為目標的“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是實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重要的教學手段。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負責開發、引進契合教學目標、適合學生能力的項目,制定項目任務書;學生明確項目內容和項目完成形式,結合已學相關理論,通過團隊合作,策劃、組織、實施、評估項目,最后完成項目成果匯報的全過程。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學生是項目的負責人,獨立面對項目完成各個環節中出現的問題,通過配置各類資源尋求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的角色是輔助、引導和監督的作用。“項目教學不僅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會務管理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決定其項目化教學的可行性。根據課程目標和教學重點,師生共同設計、實施幾個完整的組織會議與活動項目,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我發展目標和興趣選擇適合的項目,按照項目執行的流程,進行任務分解與分工,確定項目執行工作計劃,經過教師的批準后進行項目組織、評估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