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生,陳 嬌,陳 虹
(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泉州 362000)
中高職銜接是指按照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推動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系統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別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發揮基礎性作用;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發揮引領作用,目前已出現了“3+2”“3+3”“五年一貫制”等人才培養模式。所謂“3+2”中高職銜接,是指中職學校與對口的高職院校開展聯合培養,由中職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后在中職校學習三年,取得中職畢業證書后轉入高職院校繼續學習兩年的一種高職教育模式。采用此聯合培養模式的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后常因學習困難或課程體系重疊嚴重影響學習的積極性,畢業生的質量并未能完全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針對此問題,我校利用既有中職藥劑專業(經營方向)又有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以下簡稱“藥營”)專業的優勢,從應屆中職藥劑畢業生中選拔學徒,與福建東南醫藥集團(以下簡稱“東南集團”)聯合培養“二元制”的高職藥營專業人才。
現代學徒制的“二元制”教育是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企業與學校合作共同實施的職業教育制度,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在德國推行后取得巨大成功[1]。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以“招工招生一體化、企校主導聯合育人”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學徒“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在福建省開始試點。
我校與東南集團合作的藥營專業的“二元制”試點工作,是以集團與學校雙主體、學徒與學生雙重身份、企業師傅和學校教師交替開展實踐與理論教學、集團與學校雙重管理、集團與學校共同評價、畢業證與藥士或職業資格鑒定雙證書、全日制與非全日制雙學制的7個“二元”為主要特征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推行現代學徒制或“二元制”的學徒大多是應屆高中畢業生,與應屆中職畢業生相比,有其優勢,但劣勢更為明顯。
高中畢業生雖接受、理解、邏輯推理、自我約束能力強,但專業知識及技能毫無基礎,無法直接進入企業工作或實習,常需要經過第一年在校學習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第二年再進入企業實踐,根本無法解決企業迫切用工的問題;同時由于部分學徒入校時對學徒制及專業的認知不足、對前途信心不足,雖已簽訂三方協議,但仍有部分學徒中途選擇退出,既浪費了企業時間和資源,也缺乏安全感,影響了其積極性。中職生由于經過3年的專業學習,尤其是已有半年至一年的專業實習經歷,對本專業及藥品經營企業運行、就業崗位有更深的了解,人生規劃也更清晰,選擇學徒制后再退出的概率較小;同時中職生進入企業后的第一年既可勝任部分崗位的簡單工作,在師傅的手把手指導下可完成較為復雜的任務,能較快融入企業,3年學習期間每周均能為企業創造效益且不必另行招工頂崗。
1.2.1 課程體系缺乏有效銜接 目前福建省醫藥類中職學校未統一執行教育部的中職專業教學標準,少部分學校為了學生將來能考取執業藥師,大量增加與執業考試有關的專業核心課程,造成中職與高職教育階段的課程體系重疊,浪費教學資源;同時,醫學類高職院校與中職醫藥類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相互獨立,中高職的課程體系沒有形成有效銜接[2],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導致高職畢業生與中職畢業生工作能力差別不大,發展潛力不足,故許多中職生更愿意選擇畢業后即就業。
1.2.2 影響高職理論學習的積極性 我國中職學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輕理論的現象,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后理論課程學習方面較為困難或因部分理論課程重復而影響學習積極性[3],對其職業生涯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我校與福建東南集團合作從本校的中職藥劑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中遴選學徒進入“二元制”藥營專業高職階段的學習。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重構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學徒管理模式,使學徒在企業師傅和學校教師的指導下邊工作邊學習,增強理論學習信心,提高實踐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學徒為自愿報名參加的我校中職藥劑專業應屆畢業生,將醫藥類理論考試內容與藥學崗位技能測試相結合,具體為文化綜合知識(語文、英語)+專業基礎知識(人體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藥學崗位技能測試,并劃定理論及崗位技能保底線,任何一項未達保底線的考生均不得參加錄取,以保障學徒具備高職院校的學習能力。錄取后的學徒與學校、集團簽訂勞動合同和學徒協議,明確學校、企業、學徒(家長)三方的權利、義務、職責,并與集團遴選的師傅簽訂師徒關系承諾書。集團除給予員工同等工資、福利外,對于完成學習任務者,給予獎勵共計12 000元。
3.1.1 成立由校企雙方人員組成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由市藥學會、東南集團重要崗位的技術人員及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組成“二元制”藥營專業教指委。在此基礎上,聯合集團專家、學院領導、專業教師組成專業“二元制”工作小組。
3.1.2 校企聯合制訂“二元制”人才培養方案 學校組織專業教師開展專業調研,確定“二元制”藥營專業培養目標為適應藥品經營業務與營銷管理一線崗位需要,從事東南集團醫藥商品購銷、調儲、養護、藥品質量控制、營銷策劃與管理等崗位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專業教指委圍繞集團的崗位需求和醫藥行業職業標準,研究確立了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保證人才培養最大限度滿足集團人才儲備需要和學徒成長的需要,凸顯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特色。
通過與集團協商,在不影響企業正常運營和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下,創新了校企共管的“一二三四、六七八九”的全程工學交替、邊工作邊學習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二三四”是指藥營專業“二元制”學徒每周休息一天,利用周六、周日兩個雙休日集中授課,周一至周四在企業上班四天,設定學制3年,每學年有3個學期;“六七八九”指最后一個學期即第九學期在企業實習6個月,在學期間必須完成七大綜合實訓項目,項目設計涵蓋核心課程和職業核心能力,集中授課共有8個學期,每學期8周,授課時間盡量避開集團業務高峰時段,3年培養期共有9個學期。
在企業上班4天,學校集中上課兩天,在企業時由企業師傅全程指導學徒的實踐技能,下企業掛職鍛煉的教師指導理論知識并參與管理,學徒接受企業和學校的雙重教育和管理。通過校企雙主體、工學一體化的校企雙師帶徒的“二元制”培養模式,既能全面提升學徒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又能保障集團生產經營活動不受影響和避免學徒中途退出。
根據企業生產管理和學徒工作實際,實行學分管理,采取彈性學制,允許學徒在2~5年內完成學業,學徒可充分利用生產經營淡季和業余時間靈活、合理安排時間分階段完成學業。
東南集團負責選拔德藝雙馨技術技能人員和管理骨干(門店經理、部門主管或工作5年以上的具有執業藥師資格者)擔任學徒的導師(師傅),由1名師傅指導4個學徒并簽訂師徒關系承諾書,負責學徒在集團的崗位技能訓練,確保技能實踐的專業課程大部分在企業完成;學校選派教研室主任或工作8年以上骨干教師及專業帶頭人和培養對象10名在企業一邊負責指導集團骨干教學方法與手段,一邊以“指導師傅”的身份協助管理學徒并指導專業理論,做到技術與理論的雙重指導。實行雙“輔導員”制度,選拔已擔任輔導員5年以上者擔任“二元制”班級的輔導員和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擔任企業輔導員,負責學徒在學校及企業學習、工作期間的思想動態的跟蹤、日常管理與協調,保證每一位學徒均有4個導師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
“二元制”藥營專業教指委根據集團崗位需求、藥品經營的職業標準和我校中職藥劑專業課程體系,把人文素質課程與集團運營實際相結合,共同研究整合職業基本課程、職業核心課程、職業拓展課程以及技能實踐課[4],明確著重培養學生的適應、行動、創新創業、自學、團隊協作能力5種通用職業能力和營銷策劃、商務談判、市場調查與預測、藥品儲存養護、藥品質量控制、藥品購銷與電子商務6種核心能力,形成滿足醫藥商品采購、倉儲保管、藥品營銷與基層經營管理等職業崗位要求的“二元制”藥營專業課程體系。對于中職階段已開設的職業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課程,則高職一般不再重復[5],但考取執業藥師既是學徒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發展所需,故高職階段仍保留部分理論性強、與執業藥師考試有關的核心能力課程,包括實用藥物學基礎、臨床醫學概要等(見表1)。
根據集團的崗位需要及專業培養目標,滿足學徒盡快適應集團用工的需要,分別開設了具有本集團特色的課程,如東南醫藥企業管理學基礎、東南醫藥物流管理基礎、醫藥企業常用經營軟件基礎、商務英語、東南醫藥電子商務、東南醫藥連鎖經營等;根據醫藥行業趨勢及集團當前戰略重點為養生保健,開設了中藥養生;以集團現有管理與運營軟件為基礎開設醫藥企業常用經營軟件基礎,以取代高職學生必修的計算機應用基礎;以職業英語取代大學英語,依據醫藥行業特點著重對學徒進行相關的日常商務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為保證特色課程的教學質量并滿足集團要求,理論和實踐教學全部由集團技術骨干及管理人員承擔,授課安排在集團進行。
根據每門課程的特點與要求,將課堂表現尤其是團隊協作精神、出勤情況、平時作業、實踐環節、工作表現和期末考試成績有機結合進行綜合評定。
課程組織形式充分結合集團工作實際,公共課程如思政課采用線上學習,學徒需結合集團運行實際撰寫學習小結和對集團企業文化的建議;體育由企業根據學徒工作實際合理安排,每位學徒可自行選擇一項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鍛煉并用手機記錄,如登山、跑步、游泳等,根據鍛煉情況評定成績,如有參加各級比賽并獲獎者可加分;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由師傅在平常工作中進行指導,并根據學員進步情況進行學業評定;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設在第四學期開課,采用慕課形式;專業課程的實訓全部以集團生產、運營的實際任務及案例重新設計為綜合實訓。每位學徒自組團隊完成七大模塊的實訓任務,包括撰寫所在門店或企業遵守藥事管理法規的情況調研報告及同事網購行為調研報告、自擬高血壓或社區人群營養習慣問卷調查表及分析報告、醫藥商品年度采購計劃與工作總結、完成藥庫的養護報告、獨立完成門店藥品陳列并提供圖片、完成本部門或門店銷售新進品種的質量檢測報告、新藥品進入本公司或本藥店的市場調查報告和策劃案。
通過與東南集團合作,選拔中職藥劑專業畢業生作為學徒進入“二元制”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學習,能真正實現中高職課程體系無縫對接,有助于全面提升勞動者的技術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6]。

表1 中職藥劑專業與高職“二元制”藥營專業工作崗位及課程體系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