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水
摘 要:構建現代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方法,是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和目標。文章對新課程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對新時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數學;優化策略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而傳統的初中數學教科書向來以枯燥和乏味令學生望而生畏,新的初中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進行了新的定位,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理念。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優化課堂教學,重新認識和確立自己的角色,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強調尊重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教師要從課堂活動的主體、主角、主宰轉變為組織者、引領者、合作者。在教學方式上,激勵學生主動探索,自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學生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初中數學課堂成了探索和體驗知識的場所,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數學實踐的舞臺。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觀念,營造師生民主化教學關系
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新課標強凋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學生才真正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和主導。由“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轉變為“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進行的數學實踐活動,是共同提高的過程。數學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平等交流、尊重學生人格,允許學生在探究知識中出錯,敞開胸懷和學生真誠交流、共同體驗、相互促進,使課堂教學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師生融為一體,互為補充,共同發展,注重學生的學,達成師生情感上的共鳴,建立一種平等、和諧、合作的教學關系。
二、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傳授者的身份出現,通堂課由教師不停地說教,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和觀念,數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脫節,課堂教學氣氛嚴肅而沉悶。新的初中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這就體現了數學知識與生產、生活緊密聯系,要求學生學以致用,以人為本的數學教學目標,強調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筆者在教學“軸對稱與中心對稱”時,首先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物體形狀,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是軸心對稱圖形,然后讓同學說說這些圖形給人什么樣的感覺,看誰想得又快又多又準確,同學們挖空心思地想,激烈地互相評議,這時整個課堂氛圍便活躍起來。有個同學居然說“還是軸對稱好看,因為我們的臉是對稱的,不對稱就不好看。”這下把課堂學習氣氛推到了高潮,幾乎全班同學對參與進來,同學們自己幾乎把對稱圖形的特點和性質全部總結和概括了出來:軸對稱圖形或軸對稱的物體給人以端莊、大方、穩重、氣派的感覺;中心對稱的圖形或物體給人以旋轉、跳躍、運動、活撥的印象。在這堂數學課的教學中同學們同時得到了美的享受,增加了美學方面的知識,提高了審美的情趣。整堂課和學生一起交流,激發學生對學數學的興趣和對美的追求以及在輕松、愉快、平等、和諧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三、教師要勇于鼓勵創新,使數學知識趣味化
興趣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學生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可組織各種各樣的數學趣味活動,發揮學生的不同特長,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體會數學帶給他們的成功機會和快樂,培養創新的興趣。新課程要求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注重學生的經驗與學習興趣。學生在經驗興趣上探索知識,需要老師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發展的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開發創新思維大有好處,如筆者在教學列代數式和列一元或二元方程時,讓學生收集各行業的有關數據,編制不同的應用題。自編、自列、自解,這有利于培養學生興趣和創新能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學生受知識、經驗等的限制,難免在創新過程中出錯,作為教師應正確對待,因為學習是通過反復思考招致錯誤的緣由,并逐漸消除錯誤的過程。因此,當學生在學習上出現錯誤時,教師要巧妙引導,并發動學生相互幫助,共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新理念,注意角色轉變,相信學生,認真組織、積極參與,常有創新,引導得法,學智能的火花就會熊熊燃燒,生生不息,課堂教學活動一定會充滿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四、教師要善用數學知識,使教育目標多元化
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而素質教育并不只語文課或思想品德課等文科學科的任務。數學新課程設計改變過去抽象、嚴肅而枯燥的模式,而呈現出豐富、活撥多樣、貼近實際生活的內容,數學課堂同樣是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素質教育最好的場所。在教學中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數學家的故事、典故,既可以使學生了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增加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學習前輩們的刻苦鉆研與創新精神。其中的小故事、思考題的設計能發學生深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為好奇,學生有了創新的愿望,就會努力去揭開事物的神秘面紗,這種欲望就是求知行為在孩子心靈中點燃的思維的火花,是最可貴的創新性心理品質之一。
總之,新時期要有效的推動素質教育,需要數學教師在觀念上不斷更新,在實踐上不斷強化和探索,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利用一切機會和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有效的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蒲元凱.淺析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5.
[2]王慧敏.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J].青年文學家,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