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弘揚傳統文化,光大國粹經典,是當今時代主旋律。如何讓語文課堂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從成語入手,巧借成語使文言文迎刃而解、作文文質彬彬、德育潤人無聲,不失為一個方便法門。
關鍵詞:成語;文言文;作文;德育
2014年3月教育部出臺文件《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聯合出臺文件《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一時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光大中華國粹經典,成為時代主旋律。如何為往圣繼絕學,為先賢傳薪火。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以語文課堂為陣地,以成語為先鋒,不失為一條以少勝多、以一當十的妙計。
一、 成語讓文言文迎刃而解
文言文是漢民族文化的精華、縮影,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寶庫、源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之道盡在文言文中。文言文是高中語文的半壁江山,地位之尊盡人皆知,可現實情況卻是,學生談文言文色變,畏文言文如虎,加上教師教法陳舊呆板,因而文言文教學一直是“春種萬顆籽,秋收一粒粟”。如何讓文言文課堂飛揚趣味、閃爍靈動、燃燒思想,帶著成語上路,或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虛詞“而”為例。“而”作為連詞,初高中文言文中出現的常見用法有五種,分別是并列、修飾、承接、遞進、轉折。單純讓學生死記硬背這些用法,或以課內外那些文采不揚語少哲理的句子為例,都會讓學生學而生厭索然無味。若以成語為例,那就別有一番風味韻致了。如莞爾而笑、傾巢而出,這里的“而”表修飾;學而優則仕、信而有征、鍥而不舍,這里的“而”表遞進;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見機而作、溫故而知新,這里的“而”表承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里的“而”表轉折;恭而有禮、信而好古,這里的“而”表并列。“而”字的用法,言約意豐的成語,一舉兩得,一箭雙雕。如此,學生學得快樂,學得高興。
詞類活用,亦可以請成語助一臂之力。如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國四大美女來解釋何為使動用法;用重男輕女、不恥下問來解釋何為意動用法。如此,學生學得愉快,學得精彩。特殊句式,也可以借成語使其枯木逢春。如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貽笑大方講解何為被動句;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相濡以沫、持之以恒講解何為狀語后置;用情不自禁、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唯才是舉、何陋之有、夜以繼日、何去何從講解何為賓語前置;用四大皆空、勝敗乃兵家常事、人非草木、回頭是岸、民為邦本講解何為判斷句。如此,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了知識,在漫不經心間享受了進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境界,在這里盡顯風姿,盡得風流。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巧借成語,激趣文言文,怎一個妙字了得!
二、 成語讓作文文質彬彬
作文要想不盡高分滾滾來,除了內容引經據典、立意標新立異、語言文采斐然外,更重要的是結構上要做到一清二白、簡單明了。如何才能使結構眉清目秀、簡約實用,與成語同行,就可動人春色不須多、萬綠叢中一點紅。筆者大浪淘沙,千錘百煉,總結出以下幾種中心句結構模式。
(一) 成語+成語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正”為話題,可這樣安排結構:①公私分明,名揚天下。+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一事。②鐵面無私,流芳百世。+包拯懲辦舅舅橫暴鄉里、魚肉百姓一事。③大義滅親,名垂青史。+朱元璋處死走私茶葉觸犯國法的駙馬歐陽倫一事。三個中心句,用了六個成語,而公私分明、鐵面無私、大義滅親又與主題“公正”珠聯璧合、渾融無間,教人如何不點贊。
(二) 成語+一線貫穿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敬業”為話題,可這樣下筆:①孜孜不倦,他做到了。+袁隆平為了蒼生俱溫飽,不在家,就在試驗田里;不在試驗田里,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②鞠躬盡瘁,他做到了。+感動中國人物華益慰七十多歲了,依然每天堅持查病房,病號不看完不下班,依然堅持做手術。成語與主題“敬業”心心相印,“他做到了”一句一線貫穿,整個作文結構看起來悅目,讀起來上口。
(三) 成語+詩詞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為話題,可如此布局:①以信為本,他“生當作人杰”。+曾子殺豬一事。②言而有信,他“留得聲名萬古香”。+范式張劭雞黍之交一事。成語詩詞相得益彰相映生輝,選材古今結合豐富多彩,令人拍手叫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善用成語,作文出彩,怎一個靚字了得!
三、 成語讓德育潤人無聲
成語是我國古代文化成果中的璀璨珠璣,也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教科書。片言只語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寥寥數語間包藏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十九大報告明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如何落實,如何讓學生成人成才,帶著成語上路,或許是一條終南捷徑。
(一) 課前美德成語故事會
每節課前五分鐘,由老師或學生繪聲繪色講一個美德成語故事,以潛移默化滋養學生心靈。如用“一飯千金”的故事教導學生要懂得知恩圖報;用“百里負米”“緹縈救父”的故事教導學生要孝敬父母;用“程門立雪”的故事教導學生要尊師重道。
(二) 美德成語漫畫大賽,使學生澡雪精神
將成語分類如忠孝類、敬業類、愛國類、交友類、學習類等,定期選個主題開展成語漫畫大賽。
(三) 美德成語競猜,使學生陶冶情操,建立信仰
①成語填空。如暮(夜)無(知),用楊震“四知”故事,告訴學生做官要兩袖清風、廉潔奉公。②根據漫畫猜成語。如畫一個人路過家門卻不進去,猜這個成語姓啥名誰,用“過門不入”告訴學生工作后要恪盡職守、公而忘私。③根據故事內容猜成語。如西漢人董仲舒年少時學習非常刻苦,經常夜以繼日地讀書,他的書房緊靠著姹紫嫣紅的花園,他三年沒進過花園,甚至連一眼也沒瞧過,于是成語××誕生了。用“目不窺園”告訴學生學習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妙用成語,立德樹人,怎一個好字了得!
以上三種借成語使課堂鮮活精彩的方法,是筆者多年嘔心瀝血所得,付諸實踐,效果顯著。路漫漫其修遠兮,立竿見影,事半功倍,更好的語文課堂與傳統文化融合策略,我正上下求索著。
參考文獻:
[1]劉慶雙.中華成語大詞典[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
[2]楊琳.寓德育與成語與哲理中[J].教育藝術,2008(7).
作者簡介:
安健,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