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對于心理學來說有積極心理與消極心理之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應該運用積極心理學來進行教學活動,從而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對學習和生活充滿向往。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小學語文課堂;積極作用
一、 引言
“積極心理學”在適應社會與時代的不斷發展中實現進步。小學正是學生剛開始對世界進行認知活動,是身心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小學生進行積極心理的培養,所以,在教育中,要將其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融合,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為小學語文教學營造愉悅的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本文就積極心理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以下探討。
二、 將課堂目標合理化
課堂目標的設立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激勵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析,使它能夠進行明確地展示給學生。對于課堂目標最基本的是要合情合理,教學目標的設定要與本班的學生情況進行結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如此,對于語文教材中的不同類型的課文,要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是教學目標更有的針對性,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時,教師要對難易程度進行準確的把握,對于不同學生要進行不同的目標設定。與此同時,教師對于教學目標的設定效果要進行評價,目標不是停留于口頭上的,而是要運用于教學實踐中的,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從而使教師能夠對教學目標進行更好地掌握。
三、 創造積極的課堂環境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積極的心理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環境進行設定,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為了創建好的課堂環境,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一) 教師與學生要建立好關系
要想將課堂教學的效果最大化的實現,教師就要與學生搞好關系,在小學階段,很多的小學生對教師心存敬畏,他們對老師充滿著恐懼、害怕等消極心理,日過向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學生模仿,孩子情緒也能夠被影響,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家里父母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同樣,在學校教師就是他們的主要影響者。教師要充分地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用自己的積極情緒去影響學生,從而加強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 將課堂氛圍實現輕松化
研究表明,人類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才能夠對某一學科的學習實現最優,在課堂中,學生占據著主體地位,所以,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摒棄,教師應該走下講臺,融入學生中去,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語文課堂教學實現高效運轉。例如,在教師在進行課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朗讀方式進行朗讀。可以自由朗讀,也可小組朗讀,只要是對學生朗讀有積極作用的就可以采用。在學生進行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走入學生中間,對于學生在朗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
四、 實行積極的課堂體驗
對教學目標及教學環境進行了設定時,我們更不應該忽視學生對于課堂的體驗,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展現自我的機會,要對學生的發言等及時地給予回應,從而增加學生積極的課堂體驗。
(一) 為學生創造展示的機會
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要主動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的環節設定上能夠積極地為學生創建表達自我的機會,對學生的積極性進行了充分的調動。例如,在學習《別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時,兩首詩都是送別詩,可以讓學生對兩首詩進行比較不同,討論二者存在著怎樣的差別,并就存在的差別進行詳細的了解。這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文本解讀。
(二) 在教學中采用積極的評價語言
在課堂教學中,對于積極的語言對語文教學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小學生對于事情的看法和對問題的了解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教師對于學生脆弱的情感要進行保護,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說,不僅要實現課堂目標,還要對學生的生活進行關注,在課堂上盡量采用積極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使他們在愛中成長,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對于評價要遵循一定的規范,首先,評價要有針對性,并且能夠對學生起到鼓勵的作用,例如,“你的文章讀得特別好,字正腔圓”等評價,代替了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千篇一律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心意。與此同時,在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要做到多表揚,少批評,因為,小學生正處于對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對于這一階段,很多學生內心十分脆弱,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了批評,那么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
(三) 采用正向引導的管理方法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更加關注那些在課堂上“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孩子,其實,在很多時候,這種關注反而回事他們變本加厲,因為小學生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想法是要和教師對著來,秉持著“你越想讓我干什么,我越不干什么”的原則來進行課堂活動。事實上,這些學生身上有很多好的優點,只是被現有的缺點掩蓋住了,這時教師要對這些優點進行充分的挖掘,引導他們向好的方向發展。例如,教師讓學生進行課文朗讀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學生朗讀的時候走到他們中間,對于那些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表揚,從而帶動其他學生不斷進步,因為對小學生來說,榜樣的作用是極其強大的。一個好的寫字姿勢,對于周邊的學生能夠起到帶動作用。一個好的衛生習慣,也能夠對周邊的學生產生影響。通過此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 總結
綜上所述,將積極心理學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進行提高。同時也為教師教學創造了環境、營造了氛圍。相信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逐步得到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將積極心理與語文課堂進行融合,從而使語文教育事業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任麗芳.兒童心理學在小學初段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建設,2017(26):14-15.
[2]肖婷婷.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研究[D].蘇州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吳克淑,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實驗小學。